中西药合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9-04-08李士旭
李士旭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肾病科,河南 南阳 473003)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将接受规范治疗超过2个月病情仍无明显改善的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既往临床通常采用西药治疗,但长期服用激素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导致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且停药后疾病易复发,不利于康复[2]。本研究用滋肾降浊汤辅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80岁,平均(69.58±4.0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69.61±4.0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第8版《内科学》[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连续使用激素治疗2个月无效;②经治疗后1年复发超过3次或半年超过2次;③临床采用激素治疗显效但停药或减轻剂量后复发;④ALB小于30g/L且24 hUpr≥3.5g/24h;④为必备条件,符合①~③中任何1项即可确诊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知情同意,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治疗,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哈尔滨医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0122)0.3g,日1次;辛伐他汀(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59)40mg,日1次;硝苯地平片(辽宁鑫善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0596)30mg,日1次。口服泼尼松(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二厂,国药准字H41020896),初始剂量为1mg/(kg·d),最大剂量不得超过60mg/d,连续服用8周,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减少药量,降至10mg/d,连续服用6个月。
观察组加用滋肾降浊汤。药用黄芪30g,金银花30g,生薏苡仁30g,熟地黄20g,山药20g,连翘20g,茯苓20g,白茅根20g,黄芩15g,川芎15g,紫河车10g,山茱萸10g,地龙10g。日1剂,加水煎煮取300mL药液,分早晚温服,连续治疗6个月。
3 观察指标
分别采集治疗前、6个月后24h尿液,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液3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均明显消失,24hUpro≤0.2g。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4hUpro<1g。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4hUpro<3g。无效:不符合“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及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及肾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及肾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Upro(g/24h) scr(μmol/L) TNF-α(ng/L)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5.21±1.05 2.87±0.68* 96.54±26.41 83.57±21.68* 176.62±18.65 121.68±20.41* 103.26±16.42 68.54±13.57*观察组 40 5.18±1.01 1.53±0.53*△ 96.61±26.45 72.15±20.74*△ 176.70±18.71 80.68±18.97*△ 103.32±16.39 43.56±14.26*△
6 讨 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形成慢性肾衰竭,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目前临床尚未完全阐明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炎症反应有关[6]。临床研究发现,发病后患者体内TNF-α、IL-6显著升高,因此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泼尼松是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属于中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结缔组织的生长,降低纤维蛋白的活性,从而改善细胞膜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胺的形成和释放,有效减少炎性因子的渗出[7]。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腰痛”范畴。发病机制为邪气入络、气滞血瘀,故临床治疗需活血化瘀、温补肾阳。滋肾降浊汤中金银花、黄芩、连翘、白茅根及地龙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熟地黄、紫河车补血滋润、益精填髓,茯苓和生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川芎祛风止痛、行气活血,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健脾补肾、利水消肿之效[8]。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药、熟地黄及山茱萸具有调节免疫功效,改善糖脂代谢水平,降低24h尿蛋白量;黄芪具有抗炎、抗凝、抗氧化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肾脏功能循环状态,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9]。
综上所述,滋肾降浊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