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马铃薯新型肥料试验探讨

2019-04-08孙多鑫柴宗文李世成

甘肃农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薯率基施粒重

孙多鑫,李 圆,柴宗文,李世成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通过研究马铃薯一次性基施几种新型肥料的施肥效果,土壤氮素残留、肥料的利用效果以及对鲜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揭示几种新型肥料在甘肃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为甘肃马铃薯施肥技术的建立与完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特进行此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点

安定、榆中、庄浪。

(二)试验设计

本实验设置9个处理,以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定位3-5年。试验选择代表当地土壤肥力的典型地块实施,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大于60m2。肥料统一采用表1、2方案实施。供试品种选择当地主推品种,种植技术采用当地主推技术,其他田间管理与当地大田相同。

表1 马铃薯旱作区不同处理施肥方式和肥料用量设计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的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

(二)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中,处理5的各项指标较高,单株结薯数最多,达到3.7个,单株结薯重最重为0.326kg,单株商品薯重为0.527kg,而其他处理只是在某一方面好些,在经济性状方面,处理5的表现突出。安定区试验发现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在株粒重、大薯率等性状表现上有差异,以处理4(一次基施中化蓝麟33 558.3kg/亩,尿素28.0kg/亩)与对照(处理1)相比,株粒重、大薯率分别增加0.29kg、48.18%,与对照(处理2)相比,株粒重、大薯率分别增加0.22 kg、36.83 %。

(三)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1产量最低,处理5(一次基施中化螯合肥93.8kg/亩)产量最高,达到3 039.2kg/亩,处理3(推荐施肥)产量次之,达到2 928.5kg/亩,处理8、处理9产量、处理4和处理7 产量相当,表现较好,其余处理产量表现不佳。

表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表3 旱作区不同处理马铃薯农艺性状表

表4 不同处理马铃薯产量表

三、结论

处理5(一次基施中化螯合肥93.8kg/亩)产量最高,达到3 039.2kg/亩,处理3(推荐施肥)产量次之,达到2 928.5 kg/亩,处理8、处理9产量、处理4和处理7产量相当,表现较好;与当地施肥水平相比,在生育期雨水有保障的情况下,施肥量多的相对的产量就高。3.2蓝麟335减量20%较蓝麟335未出现明显减产,从成本投入考虑仍有减量使用空间。

从各种施肥方式总体的产量表现和排名来看,中化螯合肥、中化蓝麟335产量较高,排在第1位和第2位;试验还发现新型肥料具有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功能,因此对作物抗性、产量和品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薯率基施粒重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不同锌肥与氮肥施用水平互作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美可辛”在安定区马铃薯上应用效果试验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锌锰微肥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收获期对甘薯“金徐薯69”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凉山州马铃薯“青薯9号”早春(冬)作栽培技术研究*
氮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