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管石复位术治疗水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9例*
2019-04-08董永书田中华
董永书,田中华,宋 昕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指头部运动到一些特定位置后诱发出来的有明显特征性眼震的短暂眩晕,是最常见的临床前庭系统疾病[1],占所有眩晕的17%~50%[2-4];根据病变半规管部位的不同该病可以分为后半规管型 (PC-BPPV),水平半规管型(HC-BPPV),前半规管型(ASC-BPPV)。水平半规管型占BPPV的30%左右[5]。且根据诱发实验中眼震方向的不同分为管石型(HSC-Can)和嵴帽结石型(HSC-Cup)。水平型BPPV临床发病率偏低,且由于患侧定位较为困难,故治疗有效率较低[6]。2016年10月-2018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结合管石复位术治疗水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9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眩晕科门诊及脑病科住院部收治的水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7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平均(41.76±14.65)岁;病程平均(6.18±5.32) d;其中管石型(HSC-Can)22例,嵴帽结石型(HSC-Cup)7例。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平均(43.28±16.11)岁;病程平均(7.08±5.43) d;其中管石型(HSC-Can)20例,嵴帽结石型(HSC-Cup)8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7]的标准。①患者在头体位变动时出现典型的短时性眩晕;②Roll test试验时出现向地或背地性眼震,同时出现短暂眩晕症状;③出现的眼震潜伏期在1~20 s,发作时间小于60 s(根据眼震向地、背地方向的强弱分为管石型和嵴帽结石型)。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水平半规管型BPPV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晰,查体配合,可以做起、卧、翻身等动作;③可以接受针刺治疗;④年龄18~75岁。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前、后半规管型BPPV;②合并有头晕的疾病,如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前庭病和眼科病;高血压、偏头痛、焦虑症等;③就诊前接受过其他管石复位术或其他理疗;④服用过抗组胺药、抗眩晕药、抗焦虑药等药物;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按照《2008年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BPPV治疗指南》要求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如为管石型水平半规管BPPV可采用下面2种复位手法。
4.1 Barbecue翻滚复位法
操作方法:①受试者坐于床上,迅速平躺,同时头向健侧扭转90°;②然后身体快速向健侧翻转;③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④坐起,每1个步骤的持续时间为发生眩晕症状后30~60 s,以上步骤连续完成1次记作1个循环。
4.2 Gufoni手法复位
操作方法:双腿下垂端坐于检查床边,快速向健侧倾倒,然后保持侧卧位2 min后头部向下转动45°,维持1 min后回到坐位。如果为嵴帽结石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可先采用Gufoni手法(双腿下垂于床边,在手扶下快速向患侧倾倒于检查台上,保持侧卧2 min,然后快速向上转头45°,保持1 min,后将眼震类型转换成向地性眼震型,再采用上2种手法复位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主穴:百会、风池(双侧)、晕听区(双侧)、太阳(双侧)。操作方法:选用28号1寸或1.5寸的毫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20-04),显露头皮后进行穴位定位,然后用75%酒精棉球或碘伏进行穴位常规消毒,持针将针身与头皮平面呈15°~20°角快速刺入,深度0.5~1寸,随即用手拇指指腹和食指桡侧缘夹持针柄做快速捻转动作,施术频率为200~300次/min,持续时间10 s或以局部有持续沉重感为度,留针4 h,期间可活动,于120 min后和拔针前给予再次行针以加强持续针感,1 d 1次。
两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8]:该表可以帮助研究者量化受试者发生残余头晕的生理、心理及运动受限程度。共有25个选项,评定受试者的躯体感受部分(共7项)、功能部分(共9项)和情感部分(共9项)3个方面的损伤程度。每个问题有3个答案,总分100分,得分高者说明眩晕症状对受试者的影响程度越重。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BPPV疗效评估标准[7]。痊愈:眩晕完全消失,位置性眼震消失,Roll-test阴性。有效:眩晕症状减轻,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眩晕或者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变为其他类型BPPV,或Roll-maneuver试验阳性。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比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水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小 结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临床的常见病,但由于该病在我国的医疗认识水平较低,故误诊、误治率较高。管石复位是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疗效肯定[9]。据报道,后半规管型BPPV管石复位的成功率高于90%,而水平型BPPV的成功率仅为60%~90%[10-11],成功率明显较低。此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天旋地转的感觉以及典型自主神经反应也给受试者带来恐慌,且短时间内的再发作也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状况。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治疗过程的不适感以及减少再发作成为临床常常关注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BPPV属于“眩晕病”范畴,其病机以痰、火、风为标,脾虚、肾虚为本。治疗时应采取补虚泻实,疏通经络的方法。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海,故针刺部位宜选择头部的穴位。本研究采用快速捻转及长时间留针的治疗方法刺激受试者头部穴位,利用经络、穴位特性及高强度行针激发经络之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百会位于人头脑之颠顶,诸阳之会、提领一身之阳气,有定眩安神的功能;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经穴,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可升发少阳经气血上归于脑,髓海充足则眩晕自消[12];太阳穴为头部经外奇穴,可调补气血,增强百会、风池二穴清窍化痰定眩功效;晕听区部位有治愈眩晕的作用。诸穴合用可起到补脑益髓、补虚泻实、行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结果表明:采用快捻久留针刺法合并手法复位等治疗能明显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症状,明显提升该病的临床治愈率,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而且能显著减少该病的复发,和单纯手法复位相对比疗效显著(P<0.01)。合并快捻久留针刺法治疗后也能使患者的DHI评分显著下降,明显改善眩晕患者日常的活动能力,减轻其心理及生理的不适,结果显示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复位(P<0.05,P<0.01)。其机理可能是针刺治疗能促进脱落耳石的溶解或者使耳石膜结合耳石的牢固程度增加而不易使之再次脱落,另外长时间高强度的针刺治疗能有效地促进前庭代偿,使双侧前庭传入中枢的信号强度趋于对等而使眩晕感减轻。合并针刺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但由于水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较低、自然病程短和高自愈性等因素导致临床试验样本量有限,今后需要收集更多临床病例,扩大样本量来做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