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教学是实施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019-04-07金希
金 希
探究性学习模式从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实验,利用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脑思考等活动,让学生感触直观具体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整体思维,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异步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遵循教为学服务的原则。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有自己的独特性、个体性,是个体化学习,所以教师的指导必须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学情指导学生的学习。
一、明确教师指导方法
在异步教学法原则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采取五步指导方式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同时,由于探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组织具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先提出相对应的问题,然后给出思路指导,具体的学习过程由学生全部来完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尤其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化学这门学科是学生以前从没有接触到的,在很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出现认识偏差的情况,而部分教师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采取自己手把手教学的形式,将所有的内容都系统地讲解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降低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难度,他们只需要紧跟教师的思路完成知识学习过程即可,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他们的探究意识较差。在将异步教学法运用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指导方法,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主要职责和扮演的角色,并提出符合学生学情的引导性问题。而在课堂具体的探究性过程中,结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奠定化学学习的基础,然后结合学生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学习活动。
二、提升学生自学效率
除了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探究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自学效率也是影响其探究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自学是首要环节。在此基础上,他们会根据自己自学的情况与他人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自学的形式来了解基础的学习内容,使其在课堂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自己自学过程中的知识点与他人进行分享,同时结合自己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他人进行沟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这一实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情况,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贯彻异步教学原则,给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化学学习能力。学生自学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启发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从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这一实验入手来了解氧气的制取,进而将制取与收集的方法进行衔接,进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对整个实验过程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
三、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异步教学法是将教师的五步指导与学生的六步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否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与教师的指导能否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有直接联系,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方法,使自己的指导能够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紧密结合,在发挥自身对于学生引导性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实验类型知识的讲解时,为了使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了解具体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进而对整个实验的认识更加深刻,化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增强。教师可以通过细节内容的创新来使自己的指导更加贴近学生的探究实际,在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相对应的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将之作为立足点。在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具体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科学化为基本原则,保证小组内学生能够在互相探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促进。
异步教学法实现了学生个体化和教师指导异步化的有效统一,达到高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完全符合了现代社会教学培养“快学习”和“快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异步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正在普及,相关理论也正在完善中,初中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开始,虽然化学知识性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自身学习情况以及知识本身情况的影响,很多学生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异步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