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郁血瘀型临床观察

2019-04-06张晓晓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行气传导血瘀

张晓晓

(河南省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治未病科,河南 郑州 4500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原发疾病及对症治疗为主,而综合治疗已成为必然趋势[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郁血瘀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7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1~75岁,平均(57.78±5.69)岁;糖尿病病程6~17年,平均(11.91±1.23)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5年,平均(2.91±0.31)年。观察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7.69±5.71)岁;糖尿病病程6~16年,平均(11.89±1.25)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2.95±0.2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2]。感觉障碍,肢体麻木,有虫爬蚁走、触电样感,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深感觉减退。中医符合脉痹诊断标准[3],为气郁血瘀证。症见肢体苍白,太息纳呆,气短懒言,肌肤蚁行,口干口渴,胸胁痞满而痛,大便不调,舌紫瘀,脉弦涩。排除药物禁忌症,依从性差,外伤感染、颈椎病等引起的神经病变。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运动,控制血糖等,同时给予依帕司他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012)50mg,1日3次口服。另用行气祛瘀方(红花12g、白芍12g、熟地黄12g、当归12g、桃仁12g、川芎9g),水煎后分早晚2次服,1日1剂。

观察组加用针刺疗法。取阳陵泉、曲池、肾俞、脾俞、肺俞、三阴交、四花、八邪、八风穴,用固始县康健针灸用品厂生产的直径0.25mm针灸针针刺,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30s,留针30min,1日1次。

两组均治疗30天。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肢体麻木、肌肤蚁行、气短懒言、胸胁痞满每项计分0~5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神经传导速度:用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NDI-200P+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

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4]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深、浅感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2~5m/s。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肢体麻木 肌肤蚁行 气短懒言 胸胁痞满对照组 48治疗前4.21±0.61 4.09±0.63 4.16±0.66 4.19±0.71治疗后1.33±0.16*1.25±0.19*1.22±0.21*1.28±0.20*观察组 49治疗前4.23±0.59 4.11±0.61 4.18±0.65 4.21±0.73治疗后 0.55±0.03*△0.43±0.01*△0.40±0.01*△0.46±0.0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对照组 48 治疗前 33.69±0.99 29.81±0.89治疗后 36.91±0.76* 35.66±0.70*观察组 49 治疗前 33.71±0.97 29.79±0.91治疗后 40.10±0.51*△ 39.11±0.50*△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0,P<0.05)。

6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生于下肢,且呈对成性发展,以疼痛、麻木、腹胀、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血管损伤、高血糖代谢紊乱、细胞因子异常、免疫、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密切关联,其中高血糖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原发疾病病情,药物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依帕司他属可逆性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能通过抑制红细胞及神经山梨醇水平,调节轴突流异常,改善腓肠神经髓鞘厚度及髓神经纤维密度,增加神经血流,改善神经机能及神经传导速度[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脉痹”、“萎证”范畴。主要是由于病邪入络,发为血瘀,脉络不通,气阴两虚,脉失所养而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瘀血阻滞为主,血瘀即为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原则[7]。行气祛瘀方中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熟地黄、当归滋阴补血,川芎、白芍补血和营。诸药合用,行气导滞活血。药理研究表明[8],红花水提取物能够通过对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扩张血管,提升血流量,抗炎镇痛;红花多糖具有较佳的免疫活性,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熟地黄水煎剂能够活化机体纤溶系统,调节AD水平发挥滋阴补肾效用,增强机体耐力,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系统发挥养血补血功效。当归水煎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动脉管径,增加心排出量,加快血流速度,通过抑制慢性损伤及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抗炎镇痛;当归粉能够降低血糖水平,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及物质代谢,所含当归多糖能够提升造血调控因子水平,发挥补血效用。桃仁水煎液具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加速肝脏微循环。川芎可增加肾血流量。针刺选穴以背俞穴为主,可舒经活络,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调节血小板黏聚性,改善神经缺血状态。

针刺结合行气祛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行气传导血瘀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话说血瘀证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