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2019-04-04李双阳王凌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活血缺血性胶囊

李双阳 王凌雪 白 雪

(1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 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且存在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水平,治疗上强调早期诊治及预防再复发[1]。研究显示血小板功能与 AI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相关[2-3]。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是我院杨思进教授在总结长期的临证治疗过程中形成的纯中药制剂。前期研究显示其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及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改善血流动力学,笔者从血小板参数的角度分析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脑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4~78岁,平均64.89岁。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6~76岁,平均63.63岁。2组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病例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的诊断标准[4],行头颅 CT或 MRI明确诊断;发病时间在 6~72 h,NIHSS评分介于 5~25分,年龄 40~80岁。

1.3 排除标准 意识障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栓性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等。

1.4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抗动脉硬化、改善脑代谢、脱水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

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外给予蛭龙活血通瘀胶囊1.2 g,口服,每天3次(由黄芪、水蛭、地龙、大血藤、桂枝等组成,每粒0.4 g,每粒含原药材2.625 g),疗程14 d。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药剂科提供。

1.5 观察指标

1.5.1 神经功能评分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评分(BI) 进行。由同一位神经科医师在患者入院1 h内和治疗14 d后分别进行评分。

1.5.2 血小板参数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1 h内及治疗14 d后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或者贵要静脉血 2 m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在2 h内检测完成。

1.6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评分法分析NIHSS评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结果评判,NIHSS评分减少 ≥90%,为基本痊愈;评分减少 ≥45%且 <90%为显著进步;评分减少 <45%但≥18%判定为进步;无效为 NIHSS评分减少 <18%甚至死亡;若治疗后评分增加≥18%为病情恶化。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例数/总病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收集整理完成后由第 3人,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有效率比较使用 х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组患者入院后治疗期间,对照组 1例患者因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后出现转氨酶升高,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监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治疗未见异常情况;合并其余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情控制平稳。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比较 2组患者入院 1 h时 NIHSS及 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给药干预 14 d后较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评估 NIHSS和 B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 NIHSS降低、BI提高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NIHSS、BI的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NIHSS、BI的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NIHSS BI 13.17±5.08 67.43±13.19治疗后 7.02±4.21a 78.86±11.95a观察组 35 治疗前 13.06±4.77 67.43±12.91治疗后 4.29±3.19ab 86.14±9.24ab组别 例数 时间对照组 35 治疗前

2.4 2组患者血小板参数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血小板参数指标 PLT、PCT、MPV、PDW、P-L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 14 d后,较治疗前相比,PLT、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PV、PDW、P-LCR较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LT与PC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 以及 P-LCR三项血小板参数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

表3 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 P>0.05,dP<0.05

MPV(fL)12.36±1.36 11.68±1.66b 11.75±1.59 10.84±0.97bd组别 例数 时间对照组 35 治疗前PLT(×109/L)181.57±47.52治疗后 187.49±43.43a观察组 35 治疗前 185.86±52.30治疗后 191.46±35.57ac PCT 0.23±0.06 0.21±0.04a 0.22±0.05 0.23±0.06ac PDW(fL) P-LCR 17.48±2.51 41.38±8.03 15.34±3.37b35.49±9.17b 16.00±4.07 39.30±11.28 13.45±1.89bd31.19±7.23bd

3 讨论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或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基础。在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进一步发展为脑动脉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其中血小板激活并黏附聚集在动脉壁上是动脉血栓形成的核心环节[5]。血栓的形成过程需大量消耗血小板,并刺激骨髓血小板生成,使血液中血小板形态及功能等发生改变。

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例(P-LCR)等,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直观依据。既往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既存的血管病变及血栓形成可使 PLT聚集、黏附增加,消耗性地导致 PLT减少[6];而血小板的消耗会刺激骨髓产生新的血小板,在AIS中,血小板的数量是一个动态变化平衡的过程。P-LCR反映大血小板所占比例,新生的血小板活性更强,易于活化,其表面有更多的糖蛋白 IIb/IIIa(GPIIb/IIIa) 表达,且携带 β血栓球蛋白、α2抗纤溶酶、血栓烷A2等活性物质,可促进血小板之间的黏附和聚集,使血栓的形成加速[7-8]。MPV是反映骨髓中血小板生成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其升高与 AIS神经功能缺损相关[10-12,14]。PDW提示全血中血小板体积的差异程度,新生的血小板体积较大,称之为大型血小板,成熟后体积逐渐减小,因其体积与成熟血小板差异较大,导致血液血小板体积不均匀,可引起PDW升高,与MPV均被认为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2-3,15],与脑梗死患者预后有关[11,13]。因此,评估血小板参数对了解血小板功能状态、脑梗死疗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由黄芪、水蛭、地龙、桂枝、大血藤等药物制备而成,全方寓以益气为主,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为辅,用于缺血性中风病风痰夹瘀证,应用临床多年显示其有较好疗效。方中重用黄芪,意在鼓舞阳气,所谓“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故需补而为通。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等途径,显著改善脑部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对脑梗死预后有利[16-17]。配伍水蛭、地龙,取虫类药性善走窜之性,意在透达经络、搜剔痰瘀、祛除内风,在补中寓攻。水蛭素,即水蛭有效成分,可强效抑制凝血酶活性,降低血液黏度、减小红细胞压积,同时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18-20]。地龙有效成分具有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内皮黏附、聚集的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并可调控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平衡[21-22]。桂枝取其疏风温通之性,所谓“高巅之上,唯有风药可到”,畅达气机的同时又有引经药之意,桂枝有效成分桂皮醛也被认为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作用[23]。兼佐大血藤,可“攻血,治血块”,力入血分,破瘀生新,其活血化瘀作用与大血藤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小板活性、抑制其在血管内聚集、改善脑膜微循环有关[24-25]。前期研究证实,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可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全血黏度、降低血脂、抑制红细胞聚集等途径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增加临床获益[26]。

本研究表明,在脑梗死急性期早期及时的干预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MPV、PDW及P-LCR指标,改善血小板功能;其中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比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MPV、PDW及P-LCR下降更为明显,表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异常导致的病情加重有良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小板成熟,调节血小板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相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活血缺血性胶囊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时光胶囊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光胶囊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