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年制规培生双语临床教学在骨伤科应用分析※

2019-04-04刘爱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骨伤科骨伤双语

刘爱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天津 300391)

骨伤科学双语教学是指在骨伤科学教学过程中全部或部分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能力,达到应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目的[1]。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件,鼓励高校对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英语仍是目前最主要的信息交流语言载体,因此双语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走向国际化的敲门砖、奠基石[2]。骨伤科学与现代骨科学联系密切,采用双语教学,利于学生对骨伤科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应用骨伤科的八年制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行双语临床教学应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2011级、2012级在骨伤科的八年制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语临床教学组和常规临床教学组。37人在八年制规培生的骨伤科临床带教行双语教学,36人行常规临床教学。

1.2 教学方法

1.2.1 八年制规培生培训 自愿原则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2011级、2012级在骨伤科的八年制规培生,随机分为双语临床教学组和常规临床教学组,双语临床教学组行开展双语教学环节培训。双语临床教学组在完成规培计划以外要完成以下5项内容。(1)每天骨伤科英语交班八年制规培生担任翻译;(2) 每周一次出骨伤科双语板报;(3)每周1次参加骨伤科双语临床病例讨论;(4)每周1次行骨伤典型病例翻译为英文包括病例特点,对病史询问内容、技巧、完整性及体格检查的内容、顺序、技巧;(5)每周1篇查阅并宣读骨伤专业英文文献。根据以上5项内容给予八年制规培生综合评估作为规培考核。常规临床教学组按天津中医药大学对八年制规培生培养相关规培规定执行。

1.2.2 双语临床教学环节安排 骨伤科临床交班采取双语教学,临床授课幻灯片中英文占60%以上,老师讲授采取双语教学,重点及难点用汉语重复。骨伤科双语板报中英文占80%以上;骨伤科双语临床病例讨论中英文占80%以上;骨伤典型病例翻译包括病例特点,对病史询问内容、体格检查内容;查阅并宣读骨伤专业前沿英文文献。

表1 双语临床教学组与常规临床教学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人数(%)]

1.2.2 教学效果考核 骨伤科双语临床教学学习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考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 х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双语临床教学组与常规临床教学组比较,营造了八年制规培生学习医学英语氛围、转变了八年制规培生学习医学英语态度、激发了八年制规培生学习医学英语热情(P<0.05)。与常规临床教学组相比,八年制规培生临床教学组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P<0.05)。双语临床教学组在提高医患沟通技巧、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面的提高和学生的满意度方面也优于常规临床教学组(P<0.05)。但在病历书写方面的提高,常规临床教学组优于双语临床教学组(P<0.05)。骨伤科临床疾病诊治能力的提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与常规临床教学组,双语临床教学组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P<0.05),同时学生临床操作能力也显著提高(P<0.05);但临床理论知识考核,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双语临床教学组与常规临床教学组考核成绩比较结果比较(,分)

表2 双语临床教学组与常规临床教学组考核成绩比较结果比较(,分)

组别 人数 理论知识考核 临床操作考核研究组 37 87.5±7.4 89.1±6.8专业英语考核92.6±6.2对照组 36 86.8±6.9 88.9±7.2 80.1±7.5 t值 0.526 2.169 8.045 P值 0.547 0.152 0.000

3 结论

经过对八年制规培生近一年的双语教学应用,结合所得数据分析表明骨伤科双语临床教学能培养八年制规培生学习医学英语习惯、提高了医学英语水平。

4 讨论

4.1 骨伤科学临床双语教学现状

4.1.1 主要模式 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专业课完全采取外语教学;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部分专业课采取外语教学,部分采取中文教学,逐渐过渡到全部外语教学;保留式双语教学模式:选择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其余课程采用中文教学。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这些双语教学模式[3]。本次双语临床教学教学模式是个很好的尝试。

4.1.2 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开展多年仍面临诸多问题,部分教学效果不佳[4]。为了迎接教学评估而开设双语教学,教师被动接受双语教学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5]。临床医学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不系统,教学过程中医学专业英语的语言点被夸大。医学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科知识水平,不能牺牲学科知识,片面追求外语水平[6]。双语教学教师要精通专业和英语,但是教师资质有限[7]。口语水平处在初级阶段的教师,使得双语教学互动沟通不畅[8]。调查研究显示专业教师对双语教学效果最具影响力,因此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亟待加强[9]。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其英语水平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双语教学就是把英语从相互沟通的职能直接转变成学习国外前沿医学知识的工具[10]。因此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骨伤科学双语教学体系,构建积极语言氛围、营造良好环境,克服学生对专业英语恐惧,提升对双语教学的信心,是骨伤科学双语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4.2 提高骨伤科学双语教学策略 骨伤科学与解剖学和影像学关系密切。运用双语教学可能出现师生信息不对称[11]。如“枪刺样”“餐叉样”畸形,如果无图片演示,很难理解。运用多媒体等的教学手段,展示影像学照片、音频和视频,加深学生对疾病理解。采用创新教学模式,降低英语词汇理解和记忆难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设计成专题,记忆将更加深刻,教学效果会大幅提高[12]。

5 展望

骨伤学临床双语教学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医药需要走向世界,骨伤学科疾病谱在国外表现和国内相同。这就要求骨伤学双语教学大力开展,提供国外开展骨伤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平台。国家政策支持、英语普及和水平提高、对外交流增加,都为骨伤科学双语教学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提高骨伤科学双语教师资质水平和骨伤科双语教材质量、创新骨伤科临床双语教学模式、形成骨伤科临床双语教学良好氛围,需要广大骨伤科双语教学师生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骨伤科骨伤双语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基于CBM数据库中医骨伤学文献计量分析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