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课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2019-04-04郑铃华

名师在线 2019年5期
关键词:政治课知识点政治

郑铃华

(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晋江 362200)

引 言

初中政治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智慧、心理、伦理、实践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导致许多学生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经常有学生问笔者:“老师,政治学科究竟怎样学啊?我背了很多原理、路线、方针、国策,可一到考试,我的成绩就是上不去,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的确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个难题,也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探究与实践,并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和思考生活。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1]”因此,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知识传授,应更多地将教学转变成导学,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融入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获益。而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政治学习资源。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传统课堂强调照本宣科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学得被动,理解得不透彻,记忆也不深刻[2]。如果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悟,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实践,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将会非常深刻。例如,初一思想政治上册第一课《我上中学了》就是为学生的实际需要所设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入学过程中的身心体会,通过与新学校、新教师、新同学的接触感受上中学后的新变化。又如,在学生学习《生命宝贵》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动物世界》、动画《斑羚飞渡》,或者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观看电视《狂野周末》。使学生了解生物是如何生存下去的,体会生命的宝贵,从而了解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进而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护大自然。对于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学生往往能感受较深,这为知识的掌握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体验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政治考卷中经常有一道实践与探究题,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整理的知识点,其自身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较差,但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点能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一道实践与探究题:八年级(2)班对学校学生的上网问题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强,责任意识较弱。请你通过至少两种调查方式来写一份倡议书,针对学生的上网问题给学校或社会提出几条建议。以往在做类似的题目时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地写出答案,但这些答案只是他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式,并不是从实践中得到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在强烈的创新动机的激发下,学生才能发挥创新的潜能。于是笔者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负责设计问卷,第二组负责对年段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第三组负责对问卷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统计,第四组负责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进来。学生虽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这道题目,但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研究工作的不容易。通过实践也让学生了解了其他学生上网的目的以及上网的时间和浏览的内容,使学生给学校或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有了依据。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基于“证据”的表达,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的真心话,这样就达到了政治学科要求学生进行实践与探究的目的。

三、回归真实,引导学生在交往中成长

在生活中,学生总是因为一些琐事而抱怨与人交往的不易。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非常明显,往往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矛盾迭起。再加上学生不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而总是挑剔别人的缺点,进而影响了班级的团结与凝聚力。针对这种现象,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说教,或通过教学情境简单呈现同学交往中的正确原则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和自己有矛盾的同学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解决他们的矛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学到了人际交往中的注意事项,因而能够做到在交往中成长。

四、走向至善,引导学生在情感中升华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但往往因为身在其中而并未感受到。例如,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由于需要个人空间不愿意过多地与父母交流沟通,也不愿意父母过多地干涉自己,于是父母与子女的矛盾时有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若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来劝阻学生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让学生认为教师肯定是站在父母那一边的,从而变得不信任教师。

因此,在《我与父母》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回家后先观察父母的外貌和作息时间,然后第二天到学校发言。第二天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发现,父母的皱纹在不知不觉中增多了,手上的老茧也厚了。父母总是早出晚归,回到家还要做饭、洗衣服……这些在他们平时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此时却显得那么伟大。通过观察,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于是笔者又让他们当天回到家后帮父母做三件事:帮父母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衣服。做完这些事后把所看到、听到的记录下来并在班上与同学分享。在下一节课堂上,学生对父母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位学生说:“自己做了那么小的事,但妈妈却高兴地掉了眼泪说我长大了,我觉得我之前为父母做得太少了。今后我要做得更多,让妈妈为我骄傲。”通过情感的碰撞,能让学生感受到父母那份沉甸甸的爱,也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

结 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同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创设出多样化的生活情境,改善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模拟生活,再现生活,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创新教学内容,用生活中的疑难问题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人。

猜你喜欢

政治课知识点政治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