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捧一本书赏一路花香

2019-04-03那春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章节新书课外阅读

摘要:我在多年的语文实际教学中发现,要想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光靠教材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联系书本内外的生活实际,注重语言积累,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怎么去引领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指导孩子们如何深入共读一本书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看法;书;探索

一、 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一) 学生阅读量少,家长不重视

我校的孩子大多是进城务工子女,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对阅读的重视不够。孩子每天仅仅流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大多数同学的阅读时间很少,即使有同学阅读,也只是流于表面,深入度不够,特别是遇到阅读困难时,更没有人愿意去克服,久而久之就渐渐放弃了。

(二) 学生欠缺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少数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也常读课外书,可是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不知道从书本中汲取养分。而在平时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孩子在阅读时不做笔记,即使有些孩子偶尔做了笔记,也仅限于好词好句的摘录,而在理解、感悟方面的笔记习惯远远没有养成,使阅读常常流于表面。

二、 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 老师的茫然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开始注重孩子的阅读。由于孩子还太小,我的着力点在古诗文的诵读方面,两年过去了,大多数孩子能熟读成诵《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古籍经典。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孩子们的读书视野需求在扩大,怎样指导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使阅读走向纵深,作为老师的我,我不禁有些着急。

(二) 孩子们的困惑

1. 一些孩子对阅读文字类的书不感兴趣,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或者是绘本类的书;2. 读得多,但是想得少,很少从写作的角度去思考,很少去主动地积累语言。

三、 如何指导学生共读一本书

下面我就指导我们班的孩子共读《再见,不勇敢的我》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 读前

1. 对于共读书《再见,不勇敢的我》的猜想

书还在邮递的路上,老师的导读就开始了。我精心准备了“阅读书单”,全班孩子进行了欢乐开猜。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听了书名,你觉得会给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它的封面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为它设计一个封面。(3)主人公是谁,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带着这些问题,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写下了自己的设想,这样大大增强了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对新书满怀期待。

2. 举行新书发布会

新书在大家的期盼中如期而至,我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让我们的阅读充满了庄严感。

带着好奇,带着渴求,孩子们观察了封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久慕大名的作者简.约伦进行了了解。

3. 看目录

(1)全书共有13章,你最感兴趣的章节是哪些?为什么?并猜想一下它会给我们描述一个什么样的情节。

(2)制定阅读计划。制作一个表格,设定好“阅读日期”“阅读章节”等内容。

(二) 读中

1. 督促阅读进度,漫谈阅读感受

班级阅读群里,老师要求孩子们每天就自己所读章节写下自己的感想,让家长发朋友圈,并截图发到阅读群,完成签到打卡。这种方式的带来的结果是,家长通过在自己的微信圈,晒孩子的阅读感悟,这其实是督促孩子用心阅读,并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行诸文字,获得亲友的点赞,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鼓励,这种鼓励,激发孩子进行深入阅读的原动力。

2. 做阅读批注,提出阅读困难,大家一起解决

同学们的阅读批注形式多样,有的写下了读某段文字的体会,有的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每周一上午,我都会用一节课时间,让大家针对自己所读的章节提问,有的同学帮他解答。

3. 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有了许多新的发现

(1)插图与文字的关系。比如目录左上方的插图;77页的插图纳特雷内心的孤独和91页插图纳特雷内心的恐惧,都能够很好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体会纳特雷的心情。还有故事结束之后的那幅完整的俯瞰地图,读者就很清楚地看到了故事发生的全景,以及纳特雷从一开始到最后的行动路线,每一个地点都发生过相应的事件。

(2)每一章开始前的“你应该知道”,都是对情节中将要涉及事物的介绍,使读者一目了然。

(三) 读后

读后交流是整个共读活动的重点,是需要大块的时间以及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来经行讨论和交流的,主要形式我采用了对话和梳理两种形式来进行。

1. 梳理

(1)情节的梳理。梳理的过程就是就是再次理性阅读整理的过程,它不同于第一次的感性阅读,梳理的过程中,会有对之前问题的再思考,也会有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产生之后的思考方式也许会和初读是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更趋于整体性的思考。

(2)人物关系的梳理。可以用思维导图或者小报的方式来梳理,用简单的词语来标示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说说自己对人物的印象。

(3)話题的梳理。读完了整本书,对于书中的某一情节,某一看法你是怎么看的,针对现实状况,大家一起来聊聊。

2. 阅读延伸

阅读后的余韵犹在,孩子们兴味盎然,趁热打铁很有必要,就这本书的延伸,我是这样做的:

(1)创意写作

我设计了两个题目:

①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说起危险,有一次,仅仅一次,一只狐狸出现,纳特雷不得不用死亡之所关上门,不过那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那么,请你继续续编故事,写写关于狐狸和纳特雷的故事。

②以《再见,不勇敢的我》为例,写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2)同主题延伸

《再见,不勇敢的我》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成长,老师给大家推荐另一本同主题的阅读书籍《报童的夏天》,它是用纪实的方式讲述了成长,大家可以对比着读一读。

四、 在阅读的路上,我和孩子们都有了收获

孩子们的收获:

1. 阅读的热情提高了。

2. 阅读的深度体验。

3. 人格的完善

4. 孩子们的作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想象力进一步得到了拓宽。

老师的收获:

老师从一个阅读的教授者,学着转型成了孩子们的阅读的引领者,孩子的阅读伙伴,和孩子们在阅读的海洋里徜徉,获得了一些阅读经验,逐渐懂得了怎样引领将阅读走向纵深。

以上就是我带领我班的孩子共读一本书所得到的收获。

阅读是一件终身的事,希望我和我的孩子们共同走在阅读路上:看天空云起云落,观庭前花开花谢。阅读方法的指导,我还走在摸索的路上,愿我们的路越走越宽敞。

作者简介:

那春,四川省德阳市,四川省德阳市东街小学。

猜你喜欢

章节新书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意林》新书,pick一下
新书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新书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