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多样化理解词语的能力

2019-04-03周运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多样化理解词语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词语的理解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而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与这四大素养皆有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奠定基础尤为重要。然而,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只是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要带领学生灵活、多样地去理解词语,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多样化;培养;词语;理解;能力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关键语素,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理解词语的能力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四者都和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息息相关,学生“听”别人说话,要听到大量的词语,如果理解不了听到的词语,就是“不知所云”;学生“说”给别人听,如果对所说词语自己都不理解,那最终皆是“胡言乱语”;在“读”文章之时,如果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去读来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写”那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具备理解词语的能力,写出来的定是不堪入目的。由此而观之,学生词语理解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语文素养的高低。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的理解也是由字到词、连词成句、串句成篇,由易到难,慢慢递进的,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语文基础情况决定的,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词语理解的教学。

带领学生理解词语这是语文教学的必备环节,然而我们不能只为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或者单一、重复的使用一两种方法,虽然老师总觉得“屡试不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会屡试——不爽。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制约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方法必须要多样化,原因有二:一是用单一的方法对于理解一些生疏的词语不一定适用,必须要让学生多掌握几种方法,一招不灵换一招,要不然一旦“黔驴技穷”,最终功亏一篑;二是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就像面对一潭死水,看不到半点的涟漪,没有新奇之感,哪来的学习兴趣?结合近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历、经验,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多样化理解词语的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善用猜测法

猜测法很好理解,就是带领学生去猜测词语的意思。但是猜测不是胡乱去猜,我们也得有根据,我们可以借助整个文段要表达的意思去猜测,把握了文段的文意,要理解一两个生僻的词语不是不能做到。也许学生不能准确说出词语的具体意思,至少也能有所会意。在阅读很多文章时,能有所会意也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抓住句段中的关键词语来猜测,语言都是具有逻辑性的,上下句之间总有一定的关联性,只要抓住了关键词就能够做一定的推断猜测,这样一来也就扫除了“拦路虎”,走上平坦的“道路”。

在部编本教材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对猜测法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很普遍,在很多课文课后的习题中,要求学生理解词语的都要让学生先去猜一猜,而不是让学生先去查一查,可见新教材的编写者对学生猜测能力的重视。猜测不仅仅是猜,更是一种逻辑的推演与判断。查字典仅仅是一种手法,而猜测却是一种技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可得要多重视学生猜测能力的培养,让这种推演判断的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道护航”。

二、 巧用观察法

观察法在词语理解方面是一个很适用的技巧。中国汉字的创造及构成有其独特的一面。在造字上以象形、会意居多,在构成上以形声字居多。因此,在带领学生使用观察法时就要让学生明白中国汉字的特点,懂得用这一特点去理解生疏偏僻的词语。比如,带领低年级学生认识“忐忑不安”以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观察法,先观察“忐忑”二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学生不难看出与“心”有关,再观察结构,“忐忑”二字均为上下结构,偏旁上部的字为“上”“下”二字,再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理解:对某件事总是心上心下感到不安,内心难免担忧,如此一来学生对“忐忑”一词的意思也就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了。

对字形结构的观察是理解词语很必要的一种方法,因为我们汉字的结构组成特点的特别,让观察法成为理解词语屡试不爽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多培养学生观察、拆分汉字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它的妙处,在体会中感知它的魅力。

三、 活用拓展记忆法

拓展法就是思维的一种拓展延伸方法,由此物拓展到彼物,而所能拓展的二物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如同一棵大树的根与枝,看似遥不可及,但却有树干将其紧密连接。在带领学生理解词语之时我们可以探寻一些词语内部的关联关系,由此及彼,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词义。如在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8课《望庐山瀑布》一文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中就运用了拓展记忆法,先给出“穷尽”一词,在给出“山穷水尽”一词,便是让学生由理解“穷尽”一词后延伸到“山穷水尽”一词。“穷”和“尽”本是近义词,都表示极少之意,再加上“山”和“水”,学生不难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此题后面的“层叠,层林叠翠”“烟云,烟消云散”“山川,名山大川”几组词语也是同一个原理。

拓展记忆法要用活,做到灵活多变。要灵活观察,观察出词语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理解、记忆的诀窍;要灵活引导,让学生领悟到拓展法的诀窍;要灵活运用,用得恰到好处。

多样化理解词语的方法不局限于以上几点,在此只是抛砖引玉而已,然而在各式各样的方法中,需要老师巧妙选用,用巧、用活,在不同情境之中选用恰当的方法便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遵循学生成长及认知规律,探索适用方法为学生综合处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贾永田,马建梅,邵相富.小学生语文知识百科[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2]李慧.词语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6(10).

[3]屈贝贝.因词施教开展词语多样化教学——词语教学案例思考[J].课外语文,2017(6).

[4]朱璇翔.唤醒词语,让词语“活”起来——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3).

作者简介:

周运,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枪杆小学。

猜你喜欢

多样化理解词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