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施教》利弊分析

2019-04-03李海燕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分析

摘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继续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大班型、齐步式授课制,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施教是在大班型授课制情况下,应用“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施教的实施、实施原则两方面的理论研究,总结分层施教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指明了分层施教的发展前景。分层施教意在探索出数学教学在异质同步班级授课环境下,使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潜能。

关键词:分层施教;最近发展区;分析

一、 前言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本文以后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在生理发展、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了”和“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实行分层施教。所谓“分层施教”是指在学科教学中,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类学生实际,应用“因材施教”原则,分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进行施教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课堂教学分层施教的实施

课堂教学分层可分为: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式分层、施教方法、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一) 学生分层

分层施教模式需要教师在不改变原有教学班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兴趣,认识水平,学习动机及情感意志等因素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显性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生分层,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体发展,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二) 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学中,对学生分完层次后,要真正落到实处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出发点,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目标分层有利于提优补差,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三) 教学内容分层

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因此,无论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即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内容分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

教学内容分层,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自信心。

(四) 教学方式分层

对A层学生,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想方设法创造探究的氛围,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适当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多采用启发、激励式教学。教师要努力培养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渐甩掉老师这个拐杖,争取早日转换层次;对于C层学生,则多采用引导式教学,着重基本的数学概念和一般的解题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练习时不求多,但求会,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方式分层,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课堂教学分层施教的实施原则

“因材施教”是数学教学分层施教的理论基础,分层施教在实施中要求教师教学时,要因异确定层次类别,因类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因材施行分类分层教育教学,因能设施分层实践和练习,因需安排辅导指导,因趣组织课外活动,因人设置检测评价,因期作好阶段调整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便受教育者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理论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施教的教学模式,利大于弊,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施教”是非常必要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现行的分层施教仍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不能否认分层施教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胡学增等.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张杰亭.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6]于立新.论分层教学之利弊[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7]罗军.浅淡中学数学中的分層施教[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

作者简介:

李海燕,辽宁省铁岭市,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古榆树中学。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从最近发展区理论看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