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见”的词汇化

2019-04-03金卓玥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词汇化副词对比

摘要:“日见”是一个春秋时期出现的“日+见”的状中结构,“日见”的词汇化过程起始于战国时期,明代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并成熟于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具有“渐变”义特征的副词。

关键词:副词;日见;词汇化;日渐;对比

本文将以渐变副词“日见”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日见”的词义历时演变过程进行考察,重点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日见”的词汇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比“日见”与同义词“日渐”在用法上的不同。

一、 “日见”词义的历时演变

(一) “日”字意义的演变

“日见”中的“日”字最早是以一个名词的形式出现在上古时期的甲骨文中。“日”的本义为太阳,《说文解字》中对“日”的解释为:“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例如:乃命义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今文尚书》)

春秋时期开始,“日”字渐渐引申出了其他的意思。因为太阳又代表了白天,“日”字由本义“太阳”延伸出“白天,白昼”的意义。例如: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诗经·唐风·葛生》)

随后,“日”字又衍生出了“时节”或“特定的某一天”的意思。例如: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奚其适归。(《诗经·小雅·四月》)

在时间范围上“日”字又扩大为表示一整天,产生了“一昼夜”的含义。例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诗经·国风·邶风》)

“日”在指具体的“一昼夜”含义的基础上,引申出具有抽象特征的时间含义。

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在词义逐渐由实变虚的过程中,“日”最终产生了“每日、每天”的含义,并且由名词演变为副词,用来修饰谓语。例如:我日构祸,曷云能谷?(《诗经·小雅·四月》)

据此可以归纳出“日”是按照“太阳>白天>时节;特定的某一天>一昼夜>每日,每天”的语义引申过程逐渐由名词发展为副词的,并且发展得很快,都发生在春秋初期。此外,正是由于“日”所具有的时间上的持续义特征,使其具备了可以与“见”搭配的语义基础。

(二) “见”字意义的演变

《说文解字》对“见”的解释为:“视也。从儿从目。凡见之皆属从见。”此时的“见”是同见的本义“看到”。随后,“见”逐渐引申出了“进见;会见”的含义。例如:往见楚王。(晋·干宝《搜神记》)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见”又衍生出“显示出;出现”的含义。例如: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由此,可以总结出,在用法方面,“日”和“见”都体现了一种持续渐进的过程,因此,这为“日”和“见”创造了良好的结合语境。

二、 “日见”的词汇化过程

“日见”正式地从一个结构演变成一个副词的进程开始于战国时期,但该时期的文献用例较少,例如:“君子之教以孝也,家至而日见之也。”(《孝经·广至德》)

通过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日见”不同于初期的松散结构,在意义和形式方面都具备了整体性的特征。

语义上,“日见”整体已经具有了“渐变”义。形式上,“日见”不可再进行分割,而是以一个副词的形式紧密结合,例句中“日见”的意思是一天一天地,该句的意思为掌控政治的君子,教百姓尽孝心,并非是亲自到别人家家里去教,也并非一天天地面对面去教。

然而“日见”此时为渐变义的用例非常少,搭配形式也比较单一。“日见”需要以一个词的形式充当状语,这便为“日见”紧密结合成一个词的结构环境,但因为这种词汇化的特殊性与初始阶段的不稳定性,因此该阶段“日见”作副词的例子还不太成熟。

“日见”的词汇化进程在“明代”进一步发展。在明代,“日见”作为副词出现的频率已经开始慢慢增多。例如:龙闻言颇嘉其孝,常给赀以赡之,令之勤读,而家资日见颓败。(《包公案》)

我们通过上述例句可以发现,“日见”的搭配能力已经有所增强,虽然“日见”在明代发展迅速,但是其词汇化过程仍然没有彻底完成,在这段时间,“日见”在状中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大。例如: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三国演义(中)》)

“日见”的词汇化在清代发展已经成熟。从清代开始,文献中“日见”作为副词出现的比重大大提升。此外,在此时期,“日见”在语义和搭配功能方面也都表现得相對稳定。例如: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九弟之病,自正月十六日后,日见强旺。(《曾国藩家书》)

其中,能代表“日见”词汇化发展成熟的是例,当“日见”能够和“强旺”“兴盛”一类的具有延续性特征的动词进行搭配时,也就是当构成“日见+延续义动词”时,说明“日见”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表示“渐变”义的副词。

三、 “日见”与“日渐”的用法对比

日见和日渐为同义词,二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表副词义,皆表示一天天明显地(表现出某种情况)。但二者在用法上仍旧有一定的区别。

“日见”的释义为一天一天地显示出;逐渐地;表示通过人对某种情况变化的观察而显现。“日渐”的释义为一天天慢慢地;则表示客观地一天一天地慢慢变化。

“日见”的第二义项与“日渐”的意思是相当的,因此,它们后面都可以接形容词,例如:日见好转;日渐增长、日渐兴盛。显然,“日渐增长”也可以写作“日见增长”“日渐兴盛”也可以写作“日见兴盛”。

“日见其×”这类结构具有非常强的派生性,除“日见其淡”外,还有日见其少、日见其好、日见其怪、日见其个等;而“日渐其×”则没有。例如:现在对于文艺的批评日见其多了,是好现象;然而批评日见其怪了,是坏现象,愈怠多反而意坏。(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1)》)

四、 结语

我们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渐变”义副词“日见”是春秋时期的状中结构通过词汇化演变而来的,它的词汇化开始于战国时期,明代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清代。通过本文对“日见”的词义历时演变和“日见”词汇化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日见”的词汇化是在语义融合等因素的作用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

[1]董秀芳.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9(5).

[2]高娜.现代汉语时间副历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

金卓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词汇化副词对比
短句—副词+谓语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