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二年级数学教学

2019-04-03黄亚容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数学教学能力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对于教学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同时要认识到教学模式的创新对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采用导学案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此次探讨的主题,重点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导学案教学实践做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方法;能力

一、 引言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 注重合作学习

先自学再指导,这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关键,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同时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问题核心,将预先编写的学案在课堂教学前及时发给学生。学生及时掌握了导学案的教学目标,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有效提升导学案教学效果。及时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后,教师总结了学习状况,在互动、合作的情况下,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三、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想的能力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将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或将一些平日的数学思考和发现及时记录、整理出来。“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让学生突破框框,解放思想,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的条件,从而真正提高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性。

四、 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

尽管教师对每一堂课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有时也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如一次我在讲授《复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时,有“两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当讲到这个问题时,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我写出解答。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原则,并利用这一原则说明了“i>0”不能成立的原因。然后,话锋一转,对那位同学说:“关于详细的证明的过程,我在课后再跟你面谈。”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五、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所得是认识、感悟、探究的基础,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已经掌握的方法去探究学习中的新问题,把这些知识和方法迁移到课堂学习当中,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原有的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我对教材进行取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理解的保留;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补充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课堂引入环节生活化、情景化,创设一种生活情景,给学生以亲近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要尽量的去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之中。

六、 掌握教学重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重点内容要做到重点讲解,及时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知识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点拨,主要将学生在小组探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为点拨对象。在知识点拨环节要做到:语言简练,目的明确,注意侧重点,也就是不必做到面面俱到,根据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启发。

七、 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当前教学现状来采取有效的导学案教学措施。明确导学案教学实践的意义,掌握导学案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导学案的含义,及时展示目标,促使教师和学生明确各自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探討,正确掌握问题核心,将预先编写的学案在课堂教学前及时发给学生,这样一来,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教育,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芳.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411.

[2]徐梅.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亚太教育,2015(9):44.

[3]黄国华.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34):62.

作者简介:

黄亚容,广东省湛江市,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数学教学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