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9-04-03何永松郭彦忞徐潇蓉
何永松,郭彦忞,徐潇蓉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且突入椎管的情况,导致脊柱神经根或者硬膜囊产生压迫,可出现腰腿痛[1]。本研究用针刺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组男23、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52.21±2.11)岁;病程1~14年,平均(7.44±0.56)年。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41~78岁,平均(52.25±2.45)岁;病程1~14年,平均(7.41±0.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或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理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都可出现肌内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X线摄片检查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示椎间盘突出部位。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周岁;③近两周内未接受过相关药物及物理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针刺推拿不适;②妊娠期、哺乳期;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④有手术、外伤、结核、肿瘤病史而未做相应检查以排除相关病因;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牵引治疗,使用间歇性牵引,根据患者耐受和体质量等决定牵引力,一般245 ~441N,维持90s,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每次0.5h,每天1次,牵引10天。
观察组联合针刺推拿治疗。①针刺: 主穴取环跳、大肠俞、腰夹脊穴、肾俞、委中,配穴取阳陵泉、太冲、足三里、悬钟、承山,局部消毒,进针后平补平泻,留针20min,2天1次,治疗10天。②推拿:俯卧位,从上到下进行脊柱双侧推拿,点按和弹拨疼痛部位,每次10min,2天1次,治疗10天。后改为侧卧位屈膝,用肘部按压患者肩部与臀部,给予手指点压椎间盘突出关节。后嘱患者伸直下肢,进行双侧髋部屈伸和外展。每天1次,治疗10天。
3 观察指标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减轻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视觉模拟评分(分值0~10分,越低越好)、JOA功能评分(分值0~29分,越高越好)。
4 疗效标准[3]
显效:症状消失,疼痛和功能指标正常。改善:症状和疼痛和功能指标改善程度达到50%。无效:疾病改善不明显,疼痛和功能指标改善低于50%。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视觉模拟评分及JOA功能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视觉模拟评分及JOA功能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视觉模拟评分及JOA功能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 时期 视觉模拟评分 JOA功能评分观察组 46 治疗前 6.21±1.22 13.25±1.21治疗后 1.32±0.21 26.19±2.35对照组 44 治疗前 6.19±1.21 13.21±1.22治疗后 2.65±0.56 21.19±2.34
两组疼痛症状减轻时间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症状减轻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疼痛症状减轻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 疼痛症状减轻时间对照组 44 5.42±2.21观察组 46 3.02±1.21 t 8.214 P 0.000
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推拿可充分放松脊柱肌肉,促进炎性物质吸收,改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针刺可抑制脊髓P物质释放,缓解粘连,改善局部循环[4-5]。
牵引联合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