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2019-04-03靳绵绵
靳绵绵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焦作 4540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屈氏韧带以上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病变所致的急性出血,主要以呕血、黑便、血便为临床表现,若短时间出血量超过1000 ml或循环血量20%以上时可致周围循环障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法,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雷贝拉唑与奥曲肽联合用药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输血量,并可有效提高止血效率[3]。但对于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4]中的相关诊断;②入院前1周内未使用过抑制胃酸药物;③未经其他相关治疗的患者;④对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标准:①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者;②生命体征不稳,需手术治疗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者;⑤怀孕期、哺乳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29~46岁,平均35.74±6.05岁;诱因:消化性溃疡34例,门静脉高压11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27~47岁,平均36.02±6.33岁;诱因:消化性溃疡32例,门静脉高压14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嘱卧床休息并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供氧。电解质紊乱者纠正电解质紊乱,打开静脉通道进行补液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出现休克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将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补充血容量,以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100 g·L-1,红细胞压积(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30%为控制目标,同时通过胃管以生理盐水冲洗胃腔。对照组加以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140055)40 mg以生理盐水5 ml溶解后加入1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Bi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309,规格:1 ml:0.1 mg),首剂量为0.1 mg静脉推注,后0.2 mg奥曲肽采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以 2.08 μg·h-1微量泵注维持静脉泵注。经上述内科治疗72 h仍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者,立即采用手术或胃镜下止血治疗。
1.3 评价指标
1.3.1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24 h内止血;有效:24~72 h止血;无效:出血超过72 h,须进行手术治疗。
1.3.2血液学检查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对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尿素氮、血浆碳酸氢根离子进行检测。
1.3.3凝血功能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 d,采用全自动凝血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进行检测。
1.3.4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进行检测,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例(%),n=48)
2.2 两组患者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碳酸氢根离子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尿素氮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2 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PT、D-D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IB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2.4 安全性评价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异常,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P=0.315)。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虽然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止血有了许多新的突破,但药物治疗仍为该病治疗的首选[5,6]。质子泵抑制剂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常用药物之一,大量研究证实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减少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征象,而减少手术及内镜下止血的使用,还可对长期使用非甾体药物患者上消化道状况由明显的改善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治疗效果更佳。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联合用药对升高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碳酸氢根离子,降低尿素氮作用更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因体内大量失血引起凝血因子丢失,加上灌注量不足可导致乳酸的大量产生而使患者出现酸碱代谢紊乱,当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8]。血浆碳酸氢根离子是临床上常用的代谢性酸中毒的判断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浆碳酸氢根离子明显更高,尿素明显更低,提示联合用药可更好地纠正患者酸碱代谢紊乱,防止代谢性酸中毒。正常人血细胞比容平均值为(0.441±0.026)vol%,出血后24~72 h被稀释至最大限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恢复更为迅速,提示止血效果更佳。联合用药止血效果更佳的原因可能有:雷贝拉唑可通过抑制胃酸而达到提高胃内pH作用,可抑制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而使血痂稳定,还可促进血小板凝聚,加上奥曲肽的使用可加强对胃酸及胰酶的抑制作用,降低胃排空,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集,从而加快止血效果[9]。②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目前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机制可能与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相似。研究显示组织损伤、酸中毒、血灌注量不足、炎症反应等均是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启动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可用于对创伤性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10]。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PT、D-D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两组FIB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提示联合用药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分析原因奥曲肽为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素,具有控制内脏血管收缩、降低内脏器官血流量及门静脉高压的作用,同时还可上调粘液的分泌,并对血小板凝血功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雷贝拉唑可通过抑制H+/K+-ATP酶以抑制胃酸分泌,升高pH以促进血小板凝聚,在联合用药的双重作用下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相比可明显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碳酸氢根离子、降低尿素氮、门静脉血流量及脾静脉血流量有关。因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取得的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下步将扩大样本量、增加指标的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