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个别谈话中的非职业身份选择及动机探究
2019-04-03陈静
陈 静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引言
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在交换信息的同时也会建构自我身份(Goffman 1967)。近年来,这一现象吸引了许多语用学研究者的关注,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研究成果。研究者们(Bucholtz & Hall 2005;De Finaet al.2006;陈新仁 2013,2014,2018;Locher 2015)发现,只要是谈话,就离不开身份的选择;谈话中特定身份的选择,是由其交际需求驱动的,具有动态性,并通过特定的话语方式来实现;动态交际中的身份可以充当说话人的行事和情感资源,以满足特定的交际需求,对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不仅如此,交际双方会通过话语互动,就彼此的身份进行建构与磋商(Spencer-Oatey 2007),进而推动身份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身份建构研究不仅涉及日常人际互动,也触及各类职业人士在特定机构环境下的身份表现。例如,Dyer & Keller-Cohen(2000)的研究表明,说话人会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来建构自己的职业身份。Ho(2010)发现,学校领导在写给教员的电子邮件中建构了具有负责任、理性、礼貌等特点的个人身份。Li & Ran(2016)探讨了嘉宾在电视辩论中如何通过解构他人的职业身份(涉及职业角色、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来动态建构自己的职业身份。
高校辅导员需要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日常管理,进行就业、学业、交友等各类辅导,最常用也是最有“温度”的辅导方式之一便是与学生展开一对一的个别谈话。借助个别谈话,辅导员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感情,为建构民主、和谐、平等的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提供有利条件。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注意到,辅导员有时会刻意偏离其默认的职业身份,而使用诸如家长、朋友等非职业身份与学生交流(陈静 2018)。鉴于目前国内鲜有文献专门研究此类互动现象,本研究拟在语用身份论(陈新仁 2013,2014,2018)的指导下,围绕辅导员个别谈话中的主要话题,如学习、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辅导员选择非职业身份的类别及其背后的动机。
二、研究设计
参与本研究的辅导员共有6名,均来自南京大学,学历均为研究生。其中,男性辅导员1名,女性辅导员5名;文科专业背景辅导员2名,理科专业背景辅导员2名,工科专业背景辅导员2名;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辅导员2名,工作年限满5年但不足10年的辅导员2名,工作年限大于等于10年的辅导员2名。为了尽可能贴近实际,笔者事先并没有预设个别谈话的话题,而是请辅导员在自然状态下,从了解学生的近况入手,顺着学生提及的话题与之展开互动。在征得辅导员和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个别谈话过程进行了录音,录音内容不含作弊、男女情感等敏感话题。6次个别谈话在不同时段(2014—2015学年)完成,时间跨度为两个学期。笔者对录音进行了转写和整理,语料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辅导员个别谈话语料的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选择非职业身份的动机,笔者设计了几个访谈问题,请辅导员根据录音和转写语料回忆之前的谈话情况,追溯当初自己建构特定话语的初衷。尽管回溯访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与有声思维法相比,仍具有相对简单、较易操作的优势,而且由于与前述个别谈话之间相隔时间不太长,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具体说来,笔者用于回溯访谈的问题有以下5种形式:1)当你说……时,你是怎么想的?2)你这里为什么会使用……的说法?3)你经常说……吗?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4)你在这里使用了“我们”,而不是“你”,为什么呢?5)你经常使用“我希望”,为什么呢?
三、非职业身份类型分析
语料分析显示,6名辅导员在个别谈话中都或多或少地选择了个人、对方、朋友、学生和家长这5种非职业身份。这些身份与辅导员当前的工作岗位无关,不由工作性质、职责和场所内在决定。
(一)个人身份
所谓个人身份,指的是一种与特定机构、组织和社团身份不同的中性身份,不带有其他群体或个人的立场、偏见或喜好。总体而言,在5种非职业身份中,辅导员最青睐个人身份。在个别谈话中,个人身份体现了辅导员对学生平等话语权的尊重,是对建构“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张达2007;罗玲云 2009;任云 2009;汤娟 2013;于曦、海维芳 2013)的有益尝试。试看例(1):
(1)学生:我觉得自己上大学后就没有怎么好好读书,读新闻啊,我觉得应该静下心来去拓展一些不同的领域,这也是非常有趣并且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辅导员:是啊,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不是一开始就让你钻在一门小课上。我个人是很推崇那种金字塔式的知识积累过程的,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时候,你就应该广泛涉猎,什么都看,在打牢基础之后,再追求术业有专攻,这在更多的时候是研究生阶段的事情。事实上,本科就业专业不对口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国内外都是如此。
例(1)中,辅导员采用显著的个人身份标记“我个人”来建构其所选择的身份,由此向学生表明,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推崇那种金字塔式的知识积累过程”是个人看法,不带强加色彩,仅为对方提供参考,对方既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二)对方身份
在5种非职业身份中,辅导员对对方身份的偏好仅次于个人身份。这一偏好表明,辅导员在个别谈话中十分注重真诚原则和理解原则,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试看例(2):
(2)学生:这是我妈想的。
辅导员:但是你好像也赞同她的想法。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不会完全按照妈妈的想法的。
学生:没有,其实一般情况下,我最后走出来的那条路都和她想的不一样。
辅导员:那你自己的想法呢?
学生:我其实,我打算研究生毕业就工作的。如果打算去大学当老师,怎么也得有个博士学位吧,因为现在要求比较高,一般还得留个学。我现在还不太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实我还是比较注重自己的感觉的,就是我得选一个我做着高兴的工作,不一定得家长觉得好,还得有个保障什么的。
例(2)中,当学生提及母亲对其未来的规划时,辅导员以“如果我是你的话”建构了对方身份,站在学生的立场建议他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三)朋友身份
在本研究的语料中,朋友身份是辅导员经常选择的一种非职业身份。试看例(3):
(3)辅导员:那除了学习之外呢?
学生:生活方面吗?
辅导员:生活方面,你有没有什么困难啊?我们既是师生,更是朋友,你有困难不妨直接说出来。
学生:有啊,我觉得,嗯……
辅导员:或者还有那个社会工作啊,等等。
例(3)中,辅导员在问学生生活方面是否有困难时,通过使用“我们既是师生,更是朋友”建构了自己亦师亦友的双重身份。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这一做法在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中是较为常见的。
(四)学生身份
在个别谈话中,辅导员有时会选择学生身份。试看例(4):
(4)辅导员:虽然我们差了一点年纪,但是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且还有家庭的烙印、时代的烙印……我到大学后才发现,经历类似的同学也是会有差别的,有些同学做得就非常棒……我会以他们为榜样。当然,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些朋友,他们会教我,也会告诉我,哪里做得不是特别好。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朋友,同时你又觉得需要,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也需要自省,这个能力是OK的。
例(4)中,辅导员向学生讲述了自己读大学时候的一些经历。此刻,辅导员选择的并非是职业身份,而是与对方一样的学生身份。在此后的谈话中,辅导员还提及自己曾是学霸,同时也曾“跌跌撞撞,走了很多弯路”。辅导员通过陈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比照当下的想法,进而作出合理的选择。在笔者所收集的语料中,辅导员这种回归学生身份的谈话方式颇为常见。
(五)家长身份
在个别谈话中,辅导员有时也会选择家长身份。这往往与某些辅导员的年龄意识有关,比如觉得自己比学生大很多,或与对方父母年龄相仿,等等。试看例(5):
(5)辅导员:你现在才大一哎。
学生:但是我觉得现在已经很大了。
辅导员:哦,但问题是你现在还没有切实做过什么勤工助学,可能连具体设想也没有吧,对吧?学生:对对对。
辅导员:嗯,现在没有也没问题,后面也可以。但是做兼职要注意安全啊,我们做家长的,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的安全了。
学生:嗯。
例(5)中,辅导员在问及学生勤工助学情况时,使用家长身份来叮嘱对方要注意安全。“我们做家长的,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的安全了”具有浓厚的亲情色彩,体现了辅导员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一般意义上,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选择非职业身份属于非常规、非默认的语用身份偏离。辅导员既非学生的家长,也不再是学生,其在工作场所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不同于私下里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的聊天,建构职业身份才是常规且符合预期的做法。然而事实上,辅导员基于特定语境选择适恰的非职业身份,不仅有其认知、逻辑以及语用上的理据和合理性,而且往往能收获较好的交际效果。那么,该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下文笔者将对此加以探析。
四、非职业身份选择动机分析
结合回溯访谈,笔者分别归纳了辅导员作出上述5种非职业身份选择的动机,具体如下:
其一,当辅导员选择个人身份时,其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动机:1)把决定权留给学生,这是此种情境中最常见的动机;2)创设有利于开展个别谈话教育的和谐氛围;3)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显示关心,拉近距离;4)采用“迂回包抄”策略,照顾学生的情绪和面子;5)表达真诚。
当辅导员选择个人身份时,其实包含了“自己也可能如此”的预设,带有一定的共情色彩。学生会觉得辅导员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无强加于人的意味,因而乐于耐心倾听辅导员的指导和建议。研究发现,对于一些辅导员而言,选择个人身份已经固化为一种习惯,而非临时性的谈话策略。
其二,当辅导员选择对方身份时,其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动机:1)建立同理心;2)表达理解,获取信任;3)表达亲切、友好,抚平学生的紧张情绪;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5)分享经验,获得认同;6)表达尊重。
辅导员选择对方身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可以有效避免说教,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获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推动谈话目标的达成。
其三,当辅导员选择朋友身份时,其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动机:1)引发换位思考;2)引导反思;3)改变对方的认知;4)表达真诚。
辅导员站在朋友的立场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体现了平等原则和尊重原则,有助于个别谈话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的氛围之中,学生会感到非常亲切,觉得辅导员跟自己推心置腹,真心实意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乐于配合辅导员实现谈话目标。
其四,当辅导员选择学生身份时,其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动机:1)共情;2)分享自身经历;3)引导学生改变自我;4)表达理解;5)体现为对方着想。
辅导员选择学生身份,与对方一起分享自己曾经的学生经历,带头开展换位思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原则,有利于化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对抗情绪。这种身份选择之所以对学生比较有吸引力,一方面在于辅导员自身所拥有的经验优势无形中增强了学生接受其建议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在于不带强加色彩的“现身说法”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其五,当辅导员选择家长身份时,其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动机:1)分享作为过来人的经验,用事实加以说服;2)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关怀之情、爱护之心;3)引导学生站在家长角度换位思考。
辅导员选择家长身份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便于双方建立亲切感和信任感,让学生在“亲如一家”的氛围中体会到辅导员是真心为自己着想。
五、结语
本研究以语用身份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真实语料的分析,探索了辅导员在个别谈话中选择非职业身份的类别及其背后的动机。研究表明,辅导员对个人、对方、朋友、学生和家长这5种非职业身份的选择是由多种动机所驱动的。这些动机主要包括引发换位思考、表达尊重、分享经验、以情动人、创设和谐的谈话氛围等。辅导员以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等职业身份的建构为基点,适当采用多样的非职业身份进行互动交流,不但可以凸显自身的亲和力,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而且有利于平衡各方面的诉求,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未来研究可以扩大采样范围,并进一步分析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对辅导员个别谈话中非职业身份选择的影响,以期获得更具普适性和指导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