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2019-04-03蒋红
蒋红
212005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病情迁延时间较长所致,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常规消炎治疗难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患者主要表现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经及白带增多,少数患者会出现低热。妇科检查:子宫呈后位,活动受限,有压痛,增厚等表现。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8.9±3.3)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3±0.3)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38.8±3.4)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4±0.4)年。
方法:对照组给予针刺法进行治疗,选穴足三里、三阴交、水道、关元、气海。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胖瘦情况选择合适的毫针[1],胖者选择0.22 mm×40 mm的毫针,瘦者选择0.22 mm×25 mm的毫针,快速刺入皮下,采取平补平泻手法对患者进行针灸。留针30 min,治疗5 d/周,1次/d,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赵氏雷火灸治疗。具体采用腹侧针刺方法。首先对少腹两侧施灸,即取赵氏雷火灸条1支,于两侧少腹部距皮肤2 cm进行针灸[2],每来回针灸10次,并按揉针灸部位1次,两侧治疗各8 min。第2对任脉施灸:即选神阙至曲骨止,每来回针灸10次,并按揉针灸部位1次,共5 min。第三配穴方法:维胞、归来、曲骨、气海、关元,距离皮肤1 cm啄式灸。针灸次数:28次/穴,按揉次数:1次/7灸。背侧盆骨部施灸:于第5腰椎至第1尾椎,距离皮肤2 cm上下来回施灸8 min,按揉次数:1次/10灸。于双侧骶髂关节,距离皮肤2 cm,针灸5 min,按揉次数:1次/10灸,配穴:八髎穴,距离皮肤1 cm。针灸次数:28次/穴,按揉次数:1次/7灸。双侧三阴交回旋灸后点刺。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腹痛总有效率99.0%,腹坠胀总有效率99.0%,腰酸痛总有效率98.0%,带下总有效率99.0%。对照组腹痛总有效率87.0%,腹坠胀总有效率84.0%,腰酸痛总有效率85.0%,带下总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痊愈86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0%。对照组痊愈45例,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讨 论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小腹部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的炎症,病变范围较广,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生,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肾精亏虚,且摄生不慎,或感受邪毒,瘀血、湿热、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3]。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妇女一生经历月经、妊娠、分娩、产乳等生理活动,常以血为用,而气血又相互为用。妇科疾病多是由于气血失衡导致的。针灸治疗是祖国医学传统的治疗方法。赵氏雷火灸是针对疼痛病机,集针、灸、药外治于一体的治疗方法,所用的艾条主要成分是艾绒,并加入多味名贵中药,起到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由于慢性盆腔炎“久病多虚,多瘀”,因此雷火灸治疗能够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散结。在选穴方面,选择气海、关元、足三里能够补益肝肾,健脾行气;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会,可以达到不养冲任的作用;在腹部选穴,使药物渗透到腧穴,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散结的功效。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腹痛总有效率99.0%,腹坠胀总有效率99.0%,腰酸痛总有效率98.0%,带下总有效率99.0%。对照组腹痛总有效率87.0%,腹坠胀总有效率84.0%,腰酸痛总有效率85.0%,带下总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86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0%。对照组痊愈45例,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刺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