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师的素养保证学生核心素养落地
2019-04-02张明红
张明红
摘 要:面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本原性问题是:教师自身的素养如何保证学生核心素养落地?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教师首先要关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哪些素养,然后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去理解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实现,素养也可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教师素养;核心素养
在对核心素养的诸多思考中,有一个问题是似乎被忽视了,那就是要保证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教师自身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养。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保证,而教师的素养提升或者说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又应当如何呼应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环境呢?现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素养浅析
当核心素养来临的时候,基础教育界又出现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情形,即言必称核心素养。而在笔者看来,核心素养概念一提出,首先要关注的其实并不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问题,而是教师是否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本领问题。如果教师自身的素养不够,那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当我们认识到当下的教育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时,不仅要认识到“教学”正升华为“教育”,而且应当认识到这样的转变,不仅挑战现有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同时也挑战着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
因此,一个实际的问题是:耕耘于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让常态的数学课堂彰显数学的学科特质,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呢?专家对此做出的判斷是:需要深入的理论思考与持续的实践创新 [1]。
而无论是理论思考还是实践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对自身素养的关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关注自身素养,可以从这样的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自己的素养体现在哪里?小学数学知识貌似简单,但面向小学生能否顺利促进他们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生成对数学学科的合理认识,这些问题实际上值得思考。如果说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不能通过数学学习获得数学认知体系的建构,没有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甚至是运用,那即使学生在数学测试中成绩再好,也不能说自身的数学教育素养是高的。甚至可以说得再直接一点:数学教师的素养不只体现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更应当在学生有一个合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亲近感,有初步地运用数学知识观察事物,用数学思维分析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意识与能力。
二是提升自身素养的途径在哪里?一线教师最容易出现的影响自身素养提升的障碍,在于当前考核体制下的路径依赖。过于重视分数而对学生机械训练,然后通过学生较高的考试分数来判定自身教育的“成功”,而实际上多年应试所累积的经验,并不能提升自身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学的理解,甚至不能清晰地描述出核心素养以及其他学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显然这样的教学状态,必然会导致与核心素养培育需要的教学水平的脱节。从这个角度讲,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途径,在于对核心素养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理念下的教学经验的累积与分析。
尽管这样的两个问题的思考,并不能为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类似于此问题的思考,可以打开核心素养提升的大门。
二、用独立思考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著名数学教育家,对小学数学一直高度关注的郑毓信教授日前撰文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关注教育的整体发展,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应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即应从专业的角度对相关的发展做出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包括:“走向核心素养”这一主张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什么是这一主张的具体启示或主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我们改进数学教学,又有哪些新的启示和意义?…… [2]。
这一表述可以说是面向当下的核心素养向小学数学教师做出的最贴心的提醒。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除了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积累之外,教师自身的思考不可或缺,某种程度上讲,教师个体基于自身所吸纳的理论以及实践的独立思考,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坚持独立思考,才能用科学合理的专业成长,来支撑自身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比如当前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基于已有的基础去提升自身的素养,以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提供帮助?
对此笔者的思考是:学校的考核办法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但这应当是保底的。教师要对自身的专业成长负责,那就需要超越这个保底层面,主动地吸纳理论知识,并与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对照。最重要的是,这个对照过程中,要生成自己的理解。
例如对于数学抽象的认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这是一个有一定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身不强,过于强调数学抽象是没有必要的;有人认为学习数学就意味着学习抽象的数与形,数学抽象是无法回避的。那么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六要素之一的数学抽象,在小学数学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笔者的观点是:在具体的某一个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具体判断。譬如在“圆”的学习中,在认识圆的特征、得出圆的定义的时候,基于生活中的圆去建立数学中的圆的认识,就是可以通过数学抽象来进行的。具体的做法是: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圆的例子,这是从直观感知的角度认识圆;然后给学生设计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工具在纸上画出一个圆,让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周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并在此过程中将从生活中得到的圆的认识,与纸上所画的用线条表示的圆形成对应。
于是这样的过程中,生活中的圆在大脑中形成的表象,转换成数学意义上的圆,并且在抽象过程中形成的圆的初步定义。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数学抽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可以为学生所接受的,因此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肯定是得到了培养。至于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否需要特别跟学生强调,以让他们知道这是一个数学抽象的过程,这确实是需要商榷的。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教育本身的概念是否需要向学生提供,确实需要慎重考虑,笔者的理解是不需要,因为数学抽象贵在让学生体验数学抽象的过程,而不是数学抽象的名称。其实纵观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发现相当多的数学概念构建的过程中,都有数学抽象的存在,因此数学抽象能力培育空间肯定是存在的。而即使要向学生传递数学抽象的思想,教师也可能通过语言来解释或引导,例如跟学生说“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去除其中的与数学无关的因素,只留下与数学有关的因素,那就可以更好地研究得出数学概念”,类似于此的解释通俗易懂,也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种下数学抽象的种子,以待在以后更为系统、重要的数学抽象过程中进一步形成数学抽象的概念服务,这也是可行的。
这样的思考可能只是一家之言,但在指导笔者自身实践的时候,确实起到了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是按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数学抽象的教学的,取得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学生在后面的数学抽象过程中,可以运用到此前形成的数学抽象能力,这其实就是能力的迁移,是符合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的。
三、教师素养提升以学生成长为参照
实际上在笔者学习的过程中,还看到一些有价值的论点,比如说有人认为:为了使教师核心素养的能力在教学模式上落到实处,提出教师三新“新知识、新能力、新教学”的教育理念来培养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核心素养 [3]。
用这样的“三新”理念来护航核心素养落地,也是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确实,教师的教学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尤其是要将这些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会形成新的教学能力,打开新的教学状态。而核心素养就是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期待,小学数学一直是课程改革的先行学科,小学数學教师在核心素养中也应当勇敢地立于核心素养的潮头。
同时还应当认识到的是,数学教师提升自身的素养,也离不开对学生的关注。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实践化,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然选择 [4]。
于是一个提升自身素养的思路就出现了:以学生为参照,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为参照,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为参照,然后反思教师的教学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这些努力的付出,就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自身素养得以提升,以为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保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潘小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追求[J]. 江苏教育,2017(57):74-75.
[2] 郑毓信. 从“核心素养”到数学教师专业成长[J]. 小学数学教育,2016(8):3-6,39.
[3] 王珊.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建构[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11-115.
[4] 张炳意. 彰显学生主体:核心素养
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意蕴与路径[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