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采访现状与对策

2019-04-02曹雅杰

科技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广播新闻新媒体

曹雅杰

摘 要 广播新闻节目要想提升收听、收视率,必须保证节目质量,才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找到新的出路,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要强化采访工作,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文章重点研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加强广播新闻采访工作的对策,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广播新闻;采访工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0-0050-02

21世纪是一个新媒体时代,各种移动终端相继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传统的广播新闻采访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传统的广播节目来说,新闻必须具有时效性,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1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人们拥有更多的获得信息的渠道,所以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鉴于此,广播新闻节目要想提升收听、收视率,必须保证节目质量,才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找到新的出路,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要强化采訪工作,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文章重点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加强广播新闻采访工作的对策,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媒体融合时代对广播媒体采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1 要求采访速度更快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媒体日趋融合,彼此互相作用,相辅相成,这使得社会上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21世纪是一个大数据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信息数量也不断增加,传统的广播媒体记者垄断的采访形式将被时代所淘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由于采访角色的不断转换,造成社会大众眼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也容易使受众对这些纷繁的信息产生一定的怀疑。社会大众越来越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发布者,广播媒体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喉舌,他们作为传统的新闻信息发布者,应该与时俱进,在大数据时代中勇于担当,做好采访工作,加快采访速度,尽快为社会大众传达具有权威性、真实性的新闻信息,这样才能使受众获得更精准的信息,更加信任广播媒体。

1.2 要求采访形式更加包容、开放

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不管是广播媒体的记者,还是采访对象,他们都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要适应广播媒体采访工作的变化,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采访人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或其他工具随时随地进行采访工作,从中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也可以用网络进行直播,与此同时,社会大众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随意发布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广播媒体的采访活动也要变得越来越开放,要变得更加包容,要探索更多的采访形式,第一时间获得新闻信息并及时传播出去,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3 需要与社会大众建立和谐的关系

传统的广播媒体依靠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造成受众也接受信息时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受到传统媒体的影响,但是媒体融合时代的出现,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了解社会上的新闻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如果要想获得更全面的新闻信息,广播媒体在采访工作中必须与受访对象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取得受访对象的信任,使他们在采访工作中能够畅所欲言,使采访人获得更真实的信息。采访人还要及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了解受众的看法与意见,与社会大众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合适的采访技巧,创新采访形式,以此促进广播媒体更快更好的发展。

2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广播新闻采访工作也在努力做出改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过于依赖摄录器材

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新闻采访工作需要在制作过程中依靠摄录器材,要录下第一手资料,才能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的来龙去脉[ 2 ],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广播新闻采访工作在过程中存在过于依赖摄录器材的问题,而摄录器材体积较大,需要经过严格的调试才能更好地记录现场,但是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大众通过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平板电脑也能完成现场采访拍摄工作,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广播新闻采访工作的实效性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2 采访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

广播新闻节目是党和国家的喉舌,采访工作必须具备时效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内容具有高质量,才能完成自身使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但是从目前来看,传统广播新闻采访工作还存在采访内容不够深入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广播新闻采访工作过分强调新闻内容的时效性,没有进一步深入,这导致广播新闻节目难以给受众提供更多的启示,进而在新闻内容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 3 ]。

2.3 传播速度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目前,我国进入了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广播媒体记者和新媒体记者可能都会出现在新闻采访现场,传统的广播媒体记者完成采访工作之后,还需要投入后期制作和编辑工作,而且传统的广播新闻是在固定时间播出的,在这个时间段内,新媒体记者可能已经直接通过网络技术将采访到的素材传播出去,使观众能及时知道一些采访内容,当广播新闻节目在播出时可能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让受众觉得是在“炒冷饭”。

3 媒体融合背景下改善广播新闻采访工作的具体做法

3.1 深入挖掘新闻线索

广播新闻采访工作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变现状,从本职工作出发,紧紧抓住新闻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事实真相、来龙去脉进行深度挖掘,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心声,挑选那些能够引起受众兴趣,并且有进一步挖掘价值的新闻线索,比如关心民生、社会的微博热搜话题等,这些都是新闻采访工作可以采纳的新闻素材,针对受众对这些话题的看法,发挥新媒体的力量[ 4 ]。

3.2 提升记者的随机应变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输者和生产者,他们也是信息的积极接受者,在新时期背景下,广播新闻节目的记者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一些工作技能,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结合新闻内容有机渗透动画、图表、音频等表现形式,增加新闻内容的生动形象性,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3.3 利用传统媒体优势

新媒体有着很大的互动性,但是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网络谣言,这些谣言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或者被不明真相的群众转发发酵,可能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不利于民心安稳,比如网络上流传的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螃蟹注胶等网络视频,直接对市场秩序造成了混乱,造成人心惶惶[ 5 ]。在这种情况下,广播新闻媒体要发挥自己的公信力,采访市场监管部门、水产专家等人士,通过现场实验、专家解读和市场巡查等工作,向人民群众交代事实真相,消除新媒体平台上一些网络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未来,广播新闻节目也要发挥这样的优势,对人民群众进行采访,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3.4 善于使用提问技巧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要想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需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更真实的新闻信息,这就需要广播媒体人在采访工作中合理使用提问技巧,对采访对象进行合理提问,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广播媒体人要结合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行提问,比如采取开门见山采访法,直接向受访对象提出采访问题,不需要拐弯抹角,这样可以快速完成采访任务。如果采访对象比较内向,那么广播媒体人就应该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提问,先以采访对象进行交谈与沟通,卸下他们的心防之后再提出采访问题,使整个采访过程在良好氛围中进行,总之,广播媒体人在采访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提问,关键是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新闻信息,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4 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媒体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创新采访工作,从多个环节入手,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可听、可看性,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勇.新媒体语境下我国新闻生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2]王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3]吕明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04.

[4]吴梅.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6(21):127.

[5]李长生.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13):142-143.

猜你喜欢

广播新闻新媒体
声音的价值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探析
坚持创新原则,确保广播新闻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