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的价值

2016-12-26覃继红伍劲松饶雷

中国广播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广播新闻供给侧互联网

覃继红+++伍劲松+++饶雷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编者按:2016年8月25日,由BIRTV组委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联盟主办,中广互联、中国广播联盟秘书处、《中国广播》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广播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作为第25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16)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中国广播大会与展会主题“融合媒体,智慧广电”积极呼应,来自全国各地的广播业界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声音的价值”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启发灵感。

在本次大会上,与会嘉宾分别围绕“广播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激烈竞争中突围”“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实践”“如何打造有价值的声音”“怎样提升声音的价值”等问题发表演讲、分享成功案例与经验、推介优势技术平台,并和现场观众交流互动。本期“特别策划”将发言嘉宾的演讲内容集纳刊出,同时整理推出的还有《中国广播》杂志对央广“中国广播云平台”、上海“阿基米德FM”、江苏“微啵云”、成都“看度”客户端主要负责人的访谈实录。

优化供给侧,升级新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 侯东合

【摘要】广播从来都是一种善于创新的媒体。本文从更新观念、优化采编播、拥抱新技术、保持积极心态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优化供给侧,升级新广播。

【关键词】广播新闻 声音价值 供给侧 互联网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做好新闻广播,实现声音的价值?经过这几年实践思考,大家在理念上已经比较统一,那就是:既做好传统无线广播,又积极与互联网融合,打通传统收音机和移动互联网两个收听场,全面提升广播影响力和传播力。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起而行之”,将理念付诸实践。

特别是2016年,广播创新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在互联网冲击下风景独好、一直保持广告上涨的广播行业,2015年已出现下跌。这一年,传统媒体广告整体下滑7.2%,广播广告下跌0.4%。广播行业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应对,这种下滑趋势也许会进一步放大。

发展的具体路径有多种。个人认为,经过前些年的扩张发展,当下广播业也像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新闻广播须从近几年听众新需求和广播新理念出发,在广播的供给侧围绕声音、新闻、技术三要素进行优化创新,这也是一种发展之路。

一、更新观念,供给“升级版”声音

广播向听众供给的,首先是声音。

作为一种已有百年历史的媒体,频率专业化和类型化已经使传统广播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极致,节目样态已经基本定型和固化。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广播面临新机会,并对听众进行重新塑造。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达6.56亿。只要上了网,人们就可以用手机来听广播,一部上网手机就是一部收音机,而目前中国收音机总数是5亿台。从这个角度说,移动互联网收听广播和音频的工具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收音机。

工具变化了,人们的收听习惯也产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人听广播、音频都是用手机。不同于单向接收的收音机,用手机收听可以重复收听、双向互动、社交传播。单一的线性收听变成了可存储、碎片化的反复收听。在这种收听习惯下,人们对节目内容、形式、长度、互动方式等方面的需求都随之变化,对广播声音精品的要求提高,听众需要可收藏、可转发、可反复收听的广播精品。

需求侧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们供给的声音产品当然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声音产品有新的理解,需要声音观念的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宜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节目可听性。适度调整原来广播节目生产的低成本理念,提高精品意识,有意识制作适合精品化的节目,满足听众反复收听的需求。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5年特别策划《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2016年特别策划《先生》,就因为它们是精品广播节目,值得反复收听,所以在互联网上被多次转发,很多人就是用手机收听这一系列节目的。

二、优化采编播,供给“升级版”新闻

新闻广播向听众供给的主要是新闻。它生产的是新闻节目,做的是新闻采访,如果不是新闻,声音再好,也只是朗诵。

中国听众已经被互联网海量信息包围了18年,被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包围了6年。在信息的包围与轰炸中,他们对新闻的要求更高、口味更重。特别是智能手机产生后,广播已不再是唯一的移动媒体,手机客户端等众多移动媒体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曾经,广播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时效快、现场感强,但在自媒体的包围下,这种优势正在渐渐被解构。所以,残酷的生存困境给广播新闻的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打造“时效快”的升级版。在坚持广播第一时间报道最新消息的同时,还要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进行求证、解读、评论升级。网络时代,虽然越来越难有独家消息,但这种深度延伸报道体现了一个媒体的高度和水平。有独家内容,也易于被互联网二次传播。

第二,打造“现场感”的升级版。在坚持广播要专业记者报道第一现场的同时,还要扩大报道触角,第一时间采访现场当事人、目击者,与当地电台、报纸、电视等媒体现场记者合作、用户生成内容(UGC)、新闻热线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力,尽一切可能报道新闻现场。

第三,打造“专业精神”的升级版。自媒体时代,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众声喧哗中,声音最响亮的往往是专家和匠人,我们要明确培养专家型编辑记者。专业声音作品是广播记者的强项,与自媒体声音信息发布者比拼“无厘头”“小清新”“呆萌”,我们也许拼不过别人,但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有一支专业的队伍。对新闻的权威发布、专业报道才是我们的旗帜。

第四,打造“节目样态”的升级版。移动互联网时代,声音传播渠道发生变化,听众收听习惯发生变化。我们在节目样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对节目资源进行新媒体改造和开发利用。对适合的广播内容进行有效的新媒体传播。例如:中国之声2015年推出的 《今天我值班》,由国家部委发言人或者司局级官员全天在中国之声直播间定点出声“值班”,每次6分钟,就该部委推出的热点政策向公众征求意见,回答大家提问,以“两微一端”和新闻网站为工具与听众和网友实时互动,并且在夜间进行1小时集中直播访谈。这个节目完全是兼容传统广播和互联网传播的一档节目,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今天我值班》这个话题在新浪微博的点击数已经超过6.5亿。

三、拥抱新技术,供给“升级版”融媒体产品

广播发展与技术密切相关。

广播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媒体。广播从来就不排斥任何先进技术。从广播史中我们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就是广播人做的,那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媒体融合。当时广播人意识到了电视技术的存在,迅速发展了电视,所以我们会发现世界上一些知名的资深广播电视机构名称都没有“电视”一词在里面,如英国广播公司(B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都一直沿用他们最老的名字“广播公司”。广播今天发生的所有变化都跟技术相关,短信刚出来的时候我们用短信、微博刚出来用微博、微信刚出来用微信,现在视频直播出来了,就用视频直播。

今天的广播只有与新兴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让新媒体力量全面进入新闻生产流程,才会让百岁高龄的广播焕发出新的活力。广播记者经过培训,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文字、图片和短视频、手机移动直播都可以成为我们在声音主业之外的新媒体产品。节目编辑和新媒体编辑根据记者提供的素材,经过编辑和改造,最后在广播、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平台上播发。例如:2016年南方抗洪报道和里约奥运报道中,许多广播记者已经在现场普遍使用手机视频直播。在报道过程中,他们敏锐捕捉新闻热点,在为广播直播节目连线后,通过手机进行视频现场直播。广播记者做主播,专业性强、解说自然,并与受众有效互动,报道接地气、有感染力。

广播与新技术密切结合,可以使广播成为以声音为主的全媒体。从互联网产生以来的实践看,广播不仅是受新媒体冲击最小的传统媒体,甚至还靠互联网补足了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短板,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我们必须珍惜广播与生俱来的电子媒体基因,努力推动广播拥抱最新传播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满足听众当下的声音需求,更重要的是去发现听众还未意识到的声音需求,主动推出相关产品和应用,引领声音行业的潮流。

四、保持积极心态,发挥主观能动性

广播供给侧优化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不是广播人不够聪明,不是广播人没有能力,而在于我们是否有积极的心态。

今天一谈媒体融合、一谈节目创新,最后往往都会被归于要解决机制问题。的确,机制是解决“一揽子问题”的根本,打造“升级版”的媒体确需“升级版”的机制。但好的机制不可能一天建成,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能等待,不能观望,而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所作为。

广播是种“小、快、灵”的媒体,船小调头快,一个主持人的变化就可能影响到一个节目的变化,一个节目的变化可能影响到一个频率的变化,个人和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在广播节目生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今天我国广播的发展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频率专业化和类型化改革。那时候也存在机制问题,前辈们为何能坚持十多年并最终把广播“专业化”和“类型化”做成?原因很简单,广播当时在电视冲击下举步维坚,进入最低谷,每个广播人都背水一战,大家从自己的报道、节目、频率开始改进节目,按广播规律办事,并抓住汽车进入家庭的机遇,最终成就了很多好的电台。

如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上一轮广播专业化、类型化改革的红利已经被基本用尽。2015年广播行业广告下跌就是一个警示信号,广播人必须有所行动。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之后,许多人记起了1980年那句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需要的,正是那么一股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优化每一篇报道,优化每一期节目,优化每一个流程,为听众提供“升级版”的广播新闻,积少成多,为整个行业升级换代创造条件。广播的未来,就在我们脚下。

(本文编辑:黄一樑、饶雷)

猜你喜欢

广播新闻供给侧互联网
广播新闻语言表达形式探讨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探析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