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水平三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

2019-04-02施春良

关键词:篮球教学学情策略

施春良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与综合性很强的运动,紧张激烈的对抗、快速的攻防转换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因此,在水平三学生篮球运动的实际学习中,教师应关注、分析学生的学情,并并采取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科学合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以达到体育教学的“四维目标”。

关键词:学情;篮球教学;水平三学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45-1

《体育課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即水平一相当于小学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5—6年级。笔者下面谈谈如何进行水平三学生篮球运动的教学。

一、课前学情分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传统的教学设计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实行统一教学,优秀生与潜能生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接受同样的教育,吸收内化的知识量是不同的,使得优秀生越来越优秀,潜能生的潜能激发不出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呈逐步扩大化。而如果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设计,优秀生可以带动潜能生在互帮互助中一起进步,潜能生通过教师量身定做的教学方案,自信心增强,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例如: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一是初步建立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概念,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和要领的认知目标;二是能正确运用脚步动作投篮,并按照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标准进行练习的技能目标;三是培养善于观察、思考、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应设计趣味导入的热身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共性进行集体练习,分为徒手练习5到6次与有球练习5到8次。随着学生学情相异性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遵循优秀生帮助潜能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右手投篮为例,将教学目标分为右脚向前跨出时接球、左脚蹬地紧随起跳后右脚屈膝上抬的同时举球到头部的右侧、腾空后上体稍后仰并随着身体跳至最高点时右手臂伸直再用手腕前屈和手指力量将球投出。动作要达到:一跨(大)二蹬(小)三(高)跳。即达到跨、蹬、跳三部曲的教学目标。

二、依学情分层分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学情是通过细心观察、积极调查、科学分析、合理测试而获得的,针对的也是每一个学生,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情的主人公,因此,以学情为出发点的教学可以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例如:《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的篮球运动教学中,首先讲解运球的动作要领、学习重点与难点与安全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徒手操、伸展运动、腹背运动、弓箭步压腿的热身运动。由于《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课的特殊性,可以采取两次分组的方法,第一次分组是两人一组一篮球,进行初步的速度、协调与灵敏度的合作练习。在每个小组的运球练习达到一定水平后,进行五人一组一篮球的分组合作运球练习。分层分组的原则是根据学生在平时的速度反应、身体的协调程度与动作的灵敏度,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双手胸前传、接球反应快,身体协调性好、动作灵敏度高的学生选定为组长,带领小组练习,组员要认真学习教师的动作演示、注意观察组长的技术动作。学生通过合作运球的练习,增强了身体体质,发扬了勇于探索与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篮球比赛科学化,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在篮球教学中,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就如同拿到了提升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水平之门的钥匙,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学情非常了解,在实施篮球的教学过程中,才可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沟通、交流与评价,把因材施教做到实处,使篮球教学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更加科学、直接、有效,师生的和谐友好关系得到增强。

例如:篮球比赛中的控球后卫(控球为主)、得分后卫(外线准投的稳定性好)、小前锋(远距离投球)、大前锋(速度、弹跳力、力量、卡位兼备)、中锋(配合大前锋抢篮板、传球运球)的位置分配,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教师可以采取两种组织方式:发挥型球队与提高型球队。发挥型球队是根据学生的学情,觉得哪位学生最适合在什么位置上打篮球,就分配在什么位置上,就让其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夯实了篮球学习基础;而提高型的球队是根据每位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需要提高的能力,在哪个位置上打篮球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就分配在什么位置,于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况学习理论并进行实战,篮球知识与技能水平就会得到迅速提高。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在赛场进行中的师生交流,还是在比赛结束后的师生评价中,都会使师生的互动更加有效,学习效率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以学情为出发点,进行篮球教学设计、分组合作学习和篮球比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只有学生在篮球运动参与活动中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篮球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从而得到持续进步与发展。同时,通过传球、运球、投篮、突破、防守等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灵敏、弹跳力、对抗力等素质,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竞争协作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这些素质的提高,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谢晨,胡惠闵.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5(02).

[2]汪圣龙.学情调查:回归教育本质的起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

[3]卢燕妮,程钟泽,覃利.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体育课的作用[J].运动,2012(21).

[4]陈忠.小学篮球运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0(06).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学情策略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