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中层理论的路径探析

2019-04-01马兴帆

现代交际 2019年4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逻辑经验

马兴帆

摘要:基于对默顿中层理论的分析,文章首先在提出中层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和过渡性两大特征及其具备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指出建构中层理论这一理论类型的核心路径:逻辑与经验的统一。再次,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具体地分析了建构中层理论的逻辑与经验的统一路径如何得以实现。文章最后指出,社会研究过程中方法论与实践操作之间总存在隔阂,达至逻辑与经验的统一并未易事,仍需学界继续探索。

关键词:中层理论 逻辑 经验 乡土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237-03

一、何为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他提到,“中层理论既非日常研究中广泛涉及的微观但必要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尽一切系统化努力而发展出来的用以解释所能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自成体系的统一理论,而是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1]在默顿看来中层理论是可以用于指导经验研究,且接受经验验证的;中层理论通过对自身的不断积累得以完善后最终可以发展成普遍性的理论体系。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抽象层次较低但同经验世界相联系的理论。笔者认为中层理论具备以下两大特征:

首先中层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同宏观层次的“元理论”想比,中层理论可以操作为可直接供经验事实验证的假设,有时候元理论虽然也可以操作成假设但这需要使用“中层假设”这一工具。比如说,社会学家若要完成研究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的任务也只有通过“中层假设”这一桥梁方能实现。如将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可以决定社会意识”的高度抽象化的理论同关于来自不同职业、教育、婚姻、家庭等状况的现代人的阶级(阶层)意识的不同这一经验现象连接起来,有赖于建立一个有关现代化人的中层理论。[2]

其次中层理论具有过渡性。默顿并不主张急于去发展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学理论体系,相反,他认为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需要经过一定阶段的知识积累。因为“社会学把主要关注点(但不是唯一关注点)放在发展中层理论上,它就能够取得进步;如果它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发展大而全的社会学体系,则它就会停滞”。[1]至今仍未有哪个学科能说它发展出了一种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社会学这一学科仍需要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够获得可观的发展。

二、为什么需要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有利于缓解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紧张,有利于缓解本土化与外来话语的紧张。[3]目前,由于定量研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学者运用起来仍有局限性,所以我国社会学界的多数人是擅长于一种基于定性研究逻辑的研究方式。且这种定性研究趋势在我国社会学研究领域中颇有一种偏好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微小而细致的描述的趋势,虽然这能使得对某一相关问题获得生动丰富的经验材料,但不利于构建普适性的概念或理论体系。笔者认为,若社会学研究过度关注细节,对同一问题在各自的关注角度和理解下各持己见,不利于形成一般化的知识。纯理论研究则是一项不易着手的工作,一般人若想从事理论研究,首先得对国外社会学原有理论的产生、发展、内容等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而这需要对国外历史、政治、文化环境有一定程度的认知;纯理论研究往往构建的是抽象层次高的理论,忽视大量的细节问题,不利于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此外,在美国社会学影响下的现代社会学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和数理化倾向,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学研究的经验主义偏好,从而导致了理论建设长期滞后的问题。[4]构建抽象程度较低、又同经验相联系的中层理论在架起经验研究通向理论研究的桥梁的同时,也是在缓解理论研究的紧缺状态。

中层理论的构建指引着我们在西方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践经验而构建起满足本土化需求的理论的目标。社会学是一个“舶来品”,我们透过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可以清楚认识西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容同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存在着不一样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以及不一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因此,重新梳理对外国社會学的借鉴方式,更多地转向创立有国情特色的本土中层理论,是中国社会学振兴的重要条件。因为外国社会学理论、概念缺乏在中国本土成长的生命力,因此,原路照搬很难得到社会上广泛、有效的回应。而且,外来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它容易让人们屈服于原有的“权威”思想而压抑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利于发展本土化的理论。[5]但这并不是说外来理论没有可用之地,它可以激发学者们的创新,它已累积的经验可以供大家借鉴,避免中国学者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学发展道路时走过多的弯路。“今天的中国学者要想绕过西方的话语直接进行‘本土化的思索和书写,就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思议”。[6]因此,我们应对西方理论在结合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接受和有创意的改进,或发展成一种本土化理论,而且是“中层”性质的理论。

三、建构中层理论的核心路径

整个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实际讲究的就是如何做到逻辑与经验的统一。研究者既可以在观察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描述分析并发展理论,也可以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形成假设再去观察事实,然后修正和发展理论。前者是归纳推理,后者是逻辑演绎。可见,前一种方法不局限于对经验材料的描述,会进一步运用逻辑的术语概括形成具有抽象层次的理论。后一种方法不局限于对理论逻辑的摆弄,会结合具体事实去检验理论,以使理论变得更加完美,事实上这种理论只有在是一种同经验事实相关联且可操作化成供事实检验的变量的理论的情况下,这个途径才能顺利进行。笔者认为,这样一种以逻辑与经验统一的方式作参考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是构建中层理论的核心路径。

介于中层理论两端的理论可以被分为经验理论和形式理论。前者的价值更多是体现在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的精确的预示和解释作用,因为它产生于实际,是对所观察到的社会事实的一种经验概括。它尽可能地描述出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但所把握的规律不具有普遍意义。也就是没上升到学界所提倡追求的“中层”理论。后者具有逻辑完美性,其价值不在于精确预示事物的具体发展,而在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形成具有解释力强、覆盖面广的普遍性的理论。因而常常不能描述具体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经验事实的支撑。如赵鼎新在《社会政治运动讲义》中提到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作为形式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他的理论假设中抓住了“人群规模”和“公共物品”两个关键变量,准确地抓住了分析人和社会结构同社会运动的联系的本质。单纯看奥尔森的理论逻辑,并没有什么缺陷,但若要看到该理论的实质内容我们就会发现,奥尔森假设人是理性的,但经验事实是: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情感的动物。他的假设还隐藏着认为公共物品是零和型的,如公路这样的公共物品确实会因为人的增多而个人享受利益减少,但事实上还存在非零和型公共物品如和平、民主等,人们并不会因为人数增长而感觉和平减少了,反而会团结起来去争取。[7]可见,一味地走构建经验理论或形式理论的途径,都会偏离社会学研究中构建中层理论的轨道。

四、中层理论的实际应用

对于中层理论的实际应用问题,结合本土化需求,本文以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例,阐述逻辑与经验是如何做到统一,乃至构建中层理论的。费老所指的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费孝通所提的概念“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乡土中国》里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经验观察的,且是抽象性的可运用于解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体系”,是一部中国本土化的有关农村社会的“中层理论”著作。学者童潇指出《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从“基本含义—人际关系—礼制秩序—权力结构”[8]四处来认识中国乡村社会的视角,再加上里面所涉及的“乡土社会”“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核心概念就构成为组成一个中层理论所需的骨骼——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亦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当然这样一种逻辑的构建仍需要一些具体事实的支撑,即组成中层理论的血肉部分:

费老认为“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因为靠农业为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就像植物生长在土地上一样。乡村社会的单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村落,且具有高度的不流动性,进而导致根据地域划分的地方性,不同地域的人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生活圈,但地方性相同的人却构建起了一种人与人之间高度熟悉的熟人社会,是共同的行为规则而非法制在维持着秩序,乡土社会由此而来。[9]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西方的人际关系是各自独立的,相互平等的,谁在团体内,谁在团体外有十分清楚的界限。而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人们以自己为中心,并经由亲属关系再由朋友关系发展出来自己的交际网络,就像一颗石头扔到水里荡起的波纹一样扩散出去。而且荡出去的范围大小依着中心权利大小而定,越有权有势这种差序格局伸张得越大。“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而“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这就是所谓中国的人情社会[9]。

从群体角度出发,中国乡土社会构建的不是类似西方的相对独立的“社群”,而是“社会圈子”,是一种依着单向的父系关系扩展构成的“氏族”群体结构。在一个西方家庭关系中,主轴是夫妻关系,子女则是配角,两性关系是家庭团结的重要力量,主要功能是生育;而在中国,主轴变成为纵向的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成为配角,因为事业需要(对为维持生活秩序所提倡的“家法”“三从四德”等传统习俗的刻板遵守),普通的感情被排斥,夫妻关系淡漠。因为“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述”,乡土社会追求一种原始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容易诱发“激动关系”的男女关系被遏制(若男女过于亲密继而发展成类似西方的夫妻为主的家庭关系,会破坏这种依赖纵向父系关系发展起来的能维持“事业“的“氏族”),所以它亦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家庭是个依靠生育的繁衍功能来扩大家的结构从而能够承担其他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功能的绵续性的事业社群。

以上只对应“基本含义—人际关系”前两个结构的有关“乡土社会”和“差序格局”的具体事实作了介绍,目的是想揭示费老通过对中国乡村生活的深刻观察,形成为立足于中国本土化的概念并借以同西方社会的对比形成一定的假设,如文章中出现“在这里我将接着根据这套概念去看中国乡土社会中基本社群——‘家的性质”。[9]“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9]等话语均体现了费老先生在与构建概念、理论体系所作的一个关键步骤“假设”,他所构建的这样一个关于认识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的理论视角依赖于丰富的事实材料的支撑和检验。他所建构的这一中层理论不仅有血有肉且有稳健的骨骼支撑。

从逻辑与经验的统一看,《乡土中国》是指导我们作经验研究的一个优秀素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费老这种基于客观事实材料的概括和归纳出来的结构体系是具有严谨的逻辑联系的。他首先描述了乡土社会的事实,然后根据人们的互动交往提炼了“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然后继续探讨了维持这种稳定的交往关系所需的“礼治秩序”,最后再探讨基于这样一种秩序下的权利格局,形成为一个指导学者研究乡村社会的“网络——制度”范式。借此范式,我们掌握了“明确导向”的途径,又可以将其操作化去研究这样一种结构下的乡村社会的其他问题,如“村民自治”“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衰落”等。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梳理”相同范式下的不同研究,进而对原有的中层理论进行扩充。总而言之,中层理论构建就是一种经验到逻辑、逻辑到经验的相互统一的过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倡导通往中层理论的努力,但事实上这一种努力还是存在一些障碍的,毕竟方法论与实际操作间是存在隔阂的,构建中层理论的主旨仍需学界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傅铿.默顿的中层社会学理论[J].国外社会学,1984(6).

[3]毛丹.中层社会理论的关心[J].浙江社会科学,2006(5).

[4]叶嘉国,风笑天.经验主义社会学的现状、特点和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00(1).

[5]谭建光.中国社会学更应重视中层理抢的价值——兼与蒋影明先生商榷[J].学海,1994(3).

[6]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86,387,390//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7]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

[8]童潇.论费孝通中层理论的建构努力及其当下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2009(2).

[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逻辑经验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