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语方言
2019-04-01王淼陈柯冉陈沫澄
王淼 陈柯冉 陈沫澄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大背景下,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兴起,网络流行语也随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其中较明显的就是汉语地域方言对网络流行语的渗透,这些汉语方言因其极具表现力、富于生动性并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特点而受到众多网络使用者的喜爱,因此,方言网络流行语在网络流行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现象,本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语方言展开研究,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汉语方言影响网络流行语的现状、方式及原因。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方言 原因 方式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072-02
在现代科学的推动下,互联网的使用人数激增,网络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创新和改变着我们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作为网络使用者最直接的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的涵盖范围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近年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几乎以不可抵挡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些社交平台也为自媒体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网络语言也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汉语方言对网络流行语的渗透和影响尤为明显,汉语方言因其极具表现力、富于生动性并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特点而受到众多网络使用者的喜爱,在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和渗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汉语方言影响网络流行语的现状
从比较直觀的角度来看,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办的“汉语盘点”活动和由《咬文嚼字》杂志组织的“年度十大流行语”都是当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记录和盘点年度最热网络流行语的平台。
从上表“汉语盘点”和《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来的近两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不难发现“蓝瘦香菇”“扎心了,老铁”“怼”“尬舞”等受汉语方言影响而来的网络流行语。它们有的是形式上借用方言,有的是使用了方言谐音,但都受到了大家极高度的认可和喜爱,成为网络热词。事实上,除了这些入选的热词以外,近几年出现的“撩妹”“有木有”“然并卵”“港真”等网络热词都是受汉语方言影响而来,很多网络流行词汇由于形式上不是那么明显地有方言的特点,人们就很少意识到它们的来源,事实上是汉语方言早已以各种形式渗透于网络流行语并且对网络流行语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方言对网络流行语造成影响的原因
(一)理论基础
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语方言主要涉及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变体和言语社区两大方面。
首先,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方言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渗透实质上是一种语言变异的结果,它是一种语言变体。语言变体是由于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地域、阶层等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1]是一种具有同类性质的人类言语模式,它是指具有同样社会调整的人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2]事实上,方言就属于语言变体的一种,它是特定群体使用的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语言表现形式,而同时,网络流行语其实也属于特殊的语言变体,是各种因素作用下语言在网络交际中发生变异的结果。
其次,从言语社区的角度看,言语社区是通过人们频繁交往而形成的,在语言的运用上形成共同的社会规范、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且与其他体系有显著差异的集合体。[3]互联网就是一个由数字化技术构成的虚拟的言语社区,是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在网络语言运用上具有共同规范的集合体。因此,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的言语社区特殊语言环境中,网络流行语很容易在方言的影响下发生语言变异。
(二)语言因素
1.汉语方言自身的优越性
方言即地方语言,汉语方言是跟汉语标准语相区别的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本身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凝聚感情、增进交流的特殊作用,同时在地域文化特色的熏陶和影响下,方言也具有了生动活泼、极具表现力、富于戏剧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因而方言凭借其自身的魅力和特色在网络言语社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为网络语言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活力。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中的方言可以更好地帮助网络使用者表达感受、宣泄情感,使网络使用者在言语交际中减少距离感,为网络交际提供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增加语言交流的生动性。例如网络流行语中很受女性网络使用者喜爱的台湾方言“造了”“宣你”等词,它们分别是“知道了”“喜欢你”的意思,这些稀松平常的表达在闽方言的表现下富有了娇俏可爱的情感色彩。再如入围年度流行语的“蓝瘦香菇”,由于广西壮语没有送气音和翘舌音的发音特点,给网络使用者们一种诙谐幽默的感觉,使网络使用者在交流中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气氛。同样入围年度流行语的东北方言“扎心了,老铁”就是东北方言在网络流行语中的一个代表,给人一种豪爽之感,瞬间可以拉近网络交际中网络使用者的距离,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2.语言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语言学中被普遍认可的重要的语言原则,也就是省力原则,它是指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会趋向于选择比较简单、省力且具有有效的表达结果的语言表达方式。汉语方言在进入流行语时就正好迎合了网络使用者趋简避繁的经济原则的需要,汉语方言进入流行语所运用的谐音方式、合音方式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加上网络言语社区中的言语交际主要依赖于打字输入法,语言的经济原则在网络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也是方言以各种形式进入网络流行语的一个重要前提。
(三)社会文化因素
首先,由于网络流行语脱胎于网络,网络技术发展一定是影响流行语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方言进入流行语提供了充分的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使用者打破地域界限进行自由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方言自然地被网络使用者带入网络言语社区。
其次,网络使用者对方言进入网络流行语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网络使用者群体不断壮大,将各个地域的特色方言带入网络交际,同时网络使用者普遍地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追求趣味性,方言这种新颖特别的表达方式也就自然地受到认可和喜爱,并得以广泛地传播。
另外,新媒体的崛起对方言进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已经几乎呈现了日渐普及的趋势,直播、自媒体的新的媒体形式更是以强势的样貌走进我们生活,这使得方言进入网络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例如近年综艺节目兴起,一些娱乐性很强的喜剧节目如《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笑傲江湖》等,为来自各地的喜剧表演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他们的表演也将各地的特色方言带入大家的视野,这些视频片段在微博、微信、自媒体等平台广泛传播,促进了方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网红、主播等更是通过微博、直播等平台直接推动了方言网络流行语影响力的扩大。
三、方言影响网络流行语的方式
(一)谐音方式
谐音方式是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词去代替原始的字或词的一种方式。方言网络流行语往往是借用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的字词去还原方言中的特殊声调、读法,这种形式本身就具有创新性的特点,用新颖的形式传达出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方言以谐音方式进入网络流行语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上。
受声母影响进行谐音的词如上文中提到的“蓝瘦香菇”,就是利用广西壮语声母n、l不分,声母k无法发出送气音的特点采用汉字“蓝”“菇”进行谐音,还原原汁原味的广西壮语读法,使其更生动且更增幽默诙谐之感。
受韵母影响进行谐音的词如“盆友”,是由于南方一些地区方言中很难发出鼻音ng,用“盆”代替“朋”,这种减少一些正式感的方式使网络言语交际变得更加轻松舒适。
(二)方言合音
合音现象语流音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由于快读、连读或者其他原因两个音节或者多个音节合读为一个音节。[4]这是一种明显的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也因为符合网络使用者这一需求而成为方言进入网络流行语的重要方式。方言流行语中的合音现象主要体现在江淮方言和闽南语中,像福建南平话中的“酱紫”,就是将“这样子”进行合音,“这样”快读连为了一个音节,达到既省力、又增添可爱娇俏的表达效果的结果。
(三)方言词汇直接进入流行语
这种方式是方言词保持原有形式进入网络流行语,但内容和表達的感情色彩可能发生转变的方式,这类方言主要因其生动幽默的特点得到广泛使用和传播。像上述年度热词“扎心了,老铁”就是直接来自东北方言,“老铁”是北方方言“铁哥们”的意思,“扎心”指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刺激,用这样的方式自带了调侃意味,增加了网络言语交际的趣味性。
总之,汉语方言影响下的网络流行语已然在网络流行语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且方言进入网络流行语的趋势仍在进行和发展之中。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语方言这一现象所蕴含的语言学信息也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研究,这对规范方言网络流行语也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持有一种包容开放的态度,同时去采取积极的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规范,引导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梅,张珺.浅谈语言变体及其表现[J].长江丛刊,2016(9):72.
[2]Hudson R 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Press,2000.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冯雷利.现代汉语方言的合音现象[J].宜春学院学报,2007(S1):145-146+203.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