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法华思想在《银河铁道之夜》中的体现

2019-03-30王洁如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孤独幸福

内容摘要:宫泽贤治的作品《银河铁道之夜》被誉为只有大人才能读懂的童话,它里面的故事情节引人无限遐想。贤治信仰的法华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本文从法华思想的介绍展开,分析了《银河铁道之夜》的乔万尼、康帕内拉、捕鸟人以及天蝎火这一象征,浅析法华思想对宫泽贤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以及“法华文学”的魅力之处。

关键词:法华思想 孤独 幸福 天蝎火

一.宫泽贤治简介

宫泽贤治是日本昭和时代的作家。他的家乡在日本东北部一个寒冷贫困的岩手县,但他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贤治毕业于盛冈高等农林学校,之后赴农村任教,并开办农业技术讲习所,创办农民协会,亲自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贵族出身的贤治与农民同甘共苦,旨在拯救劳动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如他信仰的佛教思想一样,贤治慈悲为怀,心中牵挂着广大农民群众,个人安逸早已抛之脑后,终生为劳动人民的幸福无私奉献。宫泽贤治坚决拒绝了父亲让他经商继承家业的要求,并且因为宗教信仰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贤治一生创作了94篇童话和一千多首诗歌,然而他的作品无人问津,失意不得志。这位充满幻想和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他37岁时便英年早逝,如同流星般璀璨却又转瞬即逝。

二.法华思想简介

法华宗思想以“中道实相”学说为中心义理,营造出同体相即的圆融境界,主要体现在“三谛圆融”学说之中。圆融三谛在确立中道实相这一绝对真理的同时,并不排斥空、假、中三种相对真理的存在。即此学说承认绝对真理就在相对真理之中。所以三谛乃至一切事物中的绝对真理是相互包容、渗透、圆融统一的,也就是众生的迷或悟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法华宗相信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并且信往生,向往西方极乐净土。贤治自18岁阅读了《法华经》开始,深受震撼,日后终生信佛,他用自己的行动一直在践行着佛教普度众生的信念。法华思想在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中多处可以体会到。

三.乔万尼的孤独

主人公乔万尼是一个平凡人家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外出打渔毫无音讯,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休养。家里的负担落在乔万尼稚嫩的肩膀上。他放学后就会去印刷厂打工补贴家用。乔万尼不仅疲于生活的奔波,而且还要忍受扎内拉一伙的嘲笑,与最好的朋友康帕内拉也渐行渐远。从中看出了乔万尼深深的孤独感。本文故结构事为“内—外—内”浦岛太郎型,乔万尼而后从现实世界进入了梦境,最后又从梦境回到了现实世界。乔万尼在梦里与康帕内拉一同通往银河之旅,本是非常欣喜的事情,康帕内拉却消失了,最后证实在河中溺水身亡,留下乔万尼一个人,加深乔万尼的失落与孤独感。乔万尼渴望友情,然而生活的重担羁绊了他,使他变得胆小自卑,所以他通过梦境来补偿现实生活中的爱的缺失。通过宫泽贤治的经历来看,《银河铁道之夜》是在贤治妹妹去世之后创作完成的。乔万尼正是贤治自身的真实写照。贤治痛失至亲,与乔万尼失去好友的经历相同。贤治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乔万尼身上,引发了他对人生而孤独的宿命论的思考。

本文共有九小节,前五节都是在描写乔万尼的日常生活,直到第六节才进入乔万尼的梦境。用长篇幅来描写是为了铺垫,烘托出乔万尼的孤独感。

四.通向幸福之路

虽然乔万尼自身觉得孤独,但他一直努力将温暖传达给身边的人。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乔万尼是贤治的真实写照。宫泽贤治十分虔诚地信仰法华宗。《法华经》方便品中写道:“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诸佛的本愿是希望众生都能脱离苦海成佛。贤治也希望所有人都能获得幸福,这一点与他时幼经历无不相关。他自小目睹农民的生活疾苦,心中充满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同时妹妹敏的去世,更加坚定了他希望所有人获得幸福的愿望。佛教相信世上有阴阳六界、转世来回。贤治为了祈祷妹妹能够在天堂平安,亲手为她建造“人间天堂”。那在《银河铁道之夜》之中是如何描绘“人间天堂”的?我们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捕鸟人在表现出对乔万尼随意通行的车票的极大羡慕之后,乔万尼心想:“为了这个素昧平生的捕鸟人,不管是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还是食物,什么都想送给他。如果能成就他真正的幸福,自己哪怕一直站在那个熠熠生辉的天河原野里,捕上一百年的鸟儿也无怨无悔。”(宫泽贤治 2013)乔万尼同情这个辛勤劳动的捕鸟人,也与贤治同情劳动人民的行为相一致。可是无论乔万尼怎么做,他也改变不了捕鸟人的命运。捕鸟人遭受的挫折、痛苦甚至不幸,都必须自身去经历。这里体现了贤治救世济人的美好愿望无法实现时的无力感。其次,乔万尼所希望的捕鸟人的幸福,还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幸福上。真正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这不仅是乔万尼的思考,也是康帕内拉的思考。

康帕内拉在与乔万尼刚登上银河列车时,一直在惦记着妈妈是否会原谅他。“只要妈妈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做什么都愿意。不过,什么才是妈妈最大的幸福呢?”(宫泽贤治 2013)这里提出的不仅仅是康帕内拉对妈妈个人幸福的思考,也是贤治对幸福定义的思考。康帕内拉选择下河救同学,最后失去了性命。这一结果必然使妈妈悲伤,与他自己所希望的结果相违背。然而康帕内拉思虑再三,坚信妈妈会原谅他。“这我不知道。不过,不管是谁只要做了真正的好事,就一定是最幸福的。所以我觉得妈妈会原谅我的吧。”(宫泽贤治 2013)康帕内拉在下河救同学时,不一定想到自己会失去生命,虽然在作者的安排下他的死亡是必然的。但是当时的康帕内拉,可能只是出于善良的本性,下意识地去救同学的生命。等他上了银河之车,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了人间的一切。康帕内拉也许那时并没有献身的意识,只是结果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孝道的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家庭来说,陪伴父母身边才是最大的孝道。所以康帕内拉最初怀着自责的心情,责怪自己让妈妈伤心。但最后,康帕内拉坚信做了真正的好事,就能获得妈妈的原谅。这种康帕内拉的心理自我安慰,可以看做是他精神世界的又一次升华。

之后乔万尼又在列车上遇到了青年家庭教师和他的两个学生。他们三人本乘坐着船回国。船撞上了冰山,即将沉没。青年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青年担负着监管孩子的责任,无论如何也要送孩子上救生艇。然而前面还有很多孩子和父母,青年没有勇气推开其他人。青年回头一想,“與其这样救他们,还不如就这样大家一起去见神明,这才是对他们而言真正的幸福。”青年似乎隐隐传达着一种观念,死亡并不可怕。那是通往天堂的必经之路,而接近天堂,就是接近幸福的真谛。贤治创造了一个基督教虔诚信徒的角色,蕴含着法华宗包容万物、兼容并济的气魄。但青年转念一想,宁愿背负违背神明的罪过,也要无论如何把孩子救出去。虽然结局不如人意,但青年从来未考虑过自我安危,他只关心孩子们的生死。这体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

乔万尼、康帕内拉和青年教师都不同层次地说明了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那么最高层次的献身是什么呢,文中描述的是“天蝎火”。

天蝎本是以吃虫为生。有一天,它在被黄鼠狼追逐时,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它这时忽然醒悟,它觉得以前自己祸害太多生命了,这次轮到它要被抓住。世事无常,难以预料。为什么自己不主动献上自己的生命呢?于是蝎子的身体变成了一团火焰。佛教讲究因果报应。蝎子杀生必有恶报,然而难能可贵的是,蝎子拥有了自觉性。他由“恶”转“善”,带着内心的祈祷化作火焰为众生照明,体现了佛教人人皆能成佛的思想。这一层层对幸福的递进思考,使得乔万尼的思考也不断改变。“我也要像那只蝎子一样,只要能让大家幸福,哪怕把我的身体烧上一百次,我也心甘情愿。”(宫泽贤治,2013)在银河之旅接近尾声的时候,乔万尼似乎找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哪怕遭受不幸与悲伤,哪怕牺牲自己,也要追求真正的幸福。最后,乔万尼看到天空中的黑洞,明白了真正的幸福就是无惧黑暗,寻找大家的幸福。这也是宫泽贤治终其一生所追求“人间天堂”的模样。

五.结束语

宫泽贤治家一直信仰净土宗,而贤治在18岁时读了《法华经》后,被《法华经》深深震撼,改信法华宗。贤治还一直希望父亲能够与自己一样改变宗教信仰,他创作“法华文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妹妹的去世,还有可能是为了改变父亲的信仰,甚至改变更多人对法华宗的看法。贤治将他的信念深刻地表达在了作品中。他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不仅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也为大人们呈现了一颗纯净的童心。贤治努力惩恶扬善,给黑暗的夜空带来了一丝光明。他可能不会想到,他的作品在现如今收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欢迎。贤治用他的实际行动,贯彻了他无私奉献、为众生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的思想。贤治的“法华文学”依然在当今的“银河系”中熠熠生辉,为我们指引方向,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石原千秋.2009.読者はどこにいるのか[M].河出ブックス.

2.宫泽贤治.2013.银河铁道之夜[M]//王小燕.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周异夫.2003.“法华文学”与人间天堂——宫泽贤治的理想之路[J].日语学习与研究,(2):68-70.

4.成洁.2017.从《银河铁道之夜》来谈宫泽贤治内心的孤独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5):57-60.

5.杨君.2017.從精神分析学解《读银河铁道之夜》[J].陇东学院学报,(2):43-47.

(作者介绍:王洁如,宁波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孤独幸福
我的世界谁来懂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