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2019-03-29胡嘉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完善少数民族

胡嘉

【摘要】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我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政策之一,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适用对象“一刀切”、少数民族对优惠政策的依赖、对主体民族构成逆向歧视等负面效应。需要从少数民族优惠向地区优惠、从集体优惠向精准优惠、把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调整;完善

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首要问题,而民族政策的制定便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着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我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内涵

民族优惠政策是指依附于少数民族成员身份或民族地区,有利于少数民族成员利益获得的倾向性对待措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国家基于各民族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即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又无力实现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的现状,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领域进行调节的措施。即国家从政策层面减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因特殊的人口状况、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等与主体民族之间的差异的措施。

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负面效应

实践证明,我国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自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民族间流动的加强,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渐凸显出来。

(一)适用对象的“一刀切”

我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适用对象是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中国公民。我国目前实施的优惠政策主要是集体性优惠政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少数民族都可以享受到优惠政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发展差距缩小,因此对少数民族不加区分地予以照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如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这种差别化的民族政策,从而使民族身份附着了各种利益。由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适用对象“一刀切”,近年来频繁出现篡改民族身份的情况,加剧了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对优惠政策的依赖

我国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对少数民族群体在政策上的倾斜照顾,目的是为了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主体民族地区的发展差异,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过多的采取“输血式”帮扶措施,如财政补贴、扶贫开发、各兄弟省市和先进地区的援助等促使各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却忽略了民族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和自身发展能力的建设,使少数民族群体过度依赖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和其他地区的帮扶,进而形成“等、靠、要”的思想。

(三)逆向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并不是基于平等原则的政策。政策上的倾斜照顾,必然带来的是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的不平等待遇。这种不平等首先表现在各个民族之间,其次表现在民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民族优惠政策没有按照经济发展程度等实际状况进行具体分层,而是宽泛地以是否具有民族身份来划定是否应该受到政策照顾。在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同样居住着主体民族,在发达地区和省市也居住着部分少数民族。因此在处于同等条件下的中国公民因为民族身份的区别而享受着不同的待遇,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少数民族成员也享受同等条件的照顾,民族身份成为了享有特定权利的身份,这无疑对非少数民族的群体构成了逆向歧视。

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人们价值观等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基于上述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应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客观情况,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

(一)从少数民族优惠向地区优惠转变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施几十年以来,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趋势不断增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由于我国发展具有不平衡特征,地区的发展差异更是显著。地区差异代替民族差异成为社会主要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仅仅只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逐渐向内地和沿海城市迁移,因此将少数民族身份作为受惠对象的判定标准,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将少数民族优惠向地区优惠转变,实现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从族际主义向区域主义转化。

(二)从集体优惠向精准优惠转变

目前,我国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是集体性的优惠政策,忽视了民族群体的内部差异。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群体内部也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并呈现差距不断加大的趋势。应该改变以民族身份为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对象的判定标准,在少数民族内部以其发展状况作为参考,制定合适的考量标准,精准识别真正需要帮助和优惠的特殊民族群体,减少当前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普遍性与盲目性,扶助真正需要帮助的民族群体。

(三)把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繁荣,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生产力的提高,即借助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支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发掘内部潜力,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首先要摒弃那种“等、靠、要”思想,应把党和国家的外部推动力度有效地转变为民族地区的内在发展力。民族地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立足点,必须建立在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

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但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与完善民族优惠政策,才能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完善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