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军文化培育老区新人
2019-03-29汪波王曙光
汪波 王曙光
红安县七里中学围绕“弘扬红军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制订了“遵循德育规律,传承红军文化;科学整合资源,坚持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思路,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德育文化课程——红军文化课程,有效提升了德育效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在环境建设中弘扬红军文化
学校对教学楼进行整体装修改造,使主体建筑与长胜街革命遗址群(徽派建筑)保持一致;从校门口开始布置红军文化墙,分别展现“红军历史、黄安谣、红安精神、红军精神、将军手迹、红色七里坪”六个板块内容,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七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征程,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书画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校革命传统教育馆内以实物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革命先辈坚守信念、舍生忘死、不畏艰险的革命情操与丰功伟绩。这些内容是培养奋发向上、爱党爱国高尚情操的珍贵资料,是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接受红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宝贵资源,是师生长期开展“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
各班级还确定了以红军人物命名的中队名称,如秦基伟中队、徐深吉中队、秦绍勤中队、张南一中队等。教学楼走廊外墙分别悬挂“七里英烈简介”“革命遗址简介”“品行立德”“学识立身”牌匾。教室内设有“红军之星评选栏”,每学期一次的评选,让优秀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班级内的宣传展板换成以中队命名的红军人物事迹介绍、革命故事、励志故事,营造出浓厚的红军文化氛围。
二、在课程中弘扬红军文化
学校充分挖掘红军故事和事迹,结合对中学生培养的相关要求,编写成适合中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读本,让红军文化传承规范化、课程化。一是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组织教师重温红军的历史和故事,收集一些鲜为人知的红军故事,让教师的心灵受到洗礼。二是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学校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广泛收集史料,先后走访了红军老战士、烈士陵园管委会等工作人员,并在红安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支持下,将七里坪的红军史实整理汇编成校本教材《红色七里坪(第二辑)》。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内容科学,详细记述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的辉煌历史以及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让校本教材更有教育性。
重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学科渗透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国家课程教学中,学校发掘学科、教材中的育人内容,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把红军精神融入学科教学,打造红色课程,让课程发挥“1+1>2”的育人功能。每周利用班队会、班会课等开展红军文化专题教育,延伸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组织学生阅读《红安为什么这样红》《红安将军故事》《红色记忆——七里坪》《秦基伟回忆录》《黄麻起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红星照耀中国》《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等书籍;积极开展“讲好红军故事,弘扬红军精神”主题活动,鼓励每个学生花三分钟给全班同学讲一个红军故事。这些举措促进了学生对红军文化的理解。?
三、在活动中弘扬红军文化
学校分年级开展以“红军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每学期观看一部关于红军的影片,参观一处红军革命遗迹,参加一次红色情景剧表演或纪念红军精神的征文大赛。学校组织学生学唱《黄安谣》《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送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歌曲,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革命先烈的文化生活和高尚情操,在活动中逐步继承红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具体而言,活动分为以下三类:
影视德育。学校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黄麻起义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师生观看《黄麻惊雷》《铁血红安》《夜袭》《惊沙》《董必武》《李先念》《长征》等影视剧,了解与红军相关的革命史实,体会红军将士胸怀大局的奉献精神,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基地德育。学校将革命遗址作为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七里坪革命纪念馆、长胜街革命遗址群、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纪念碑、列宁小学旧址、秦基伟将军故居、徐向前元帅旧居以及抗日军政学校旧址。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组织学生到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等处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每年在红四方面军诞生日、黄麻起义纪念日,举行“发扬红军精神,不忘耿耿初心”“英雄先烈永不朽,红军精神永不息”等特色纪念活动。
体验德育。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重走红军路,学习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七里坪周边风景区——腾子冲森林公园、香山湖、周八家古村落、杨山天然河滩,让学生适应野外生存综合实践的大挑战。“红米饭、南瓜汤、蒸红薯”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条件下常吃的各种主食,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传统的象征。学校组织学生在野外自己动手垒灶做饭,“吃一顿红军饭”,引导他們忆苦思甜。
(作者单位:黄冈市红安县七里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