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诊断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2019-03-29谢暄

商情 2019年6期
关键词:改进高职院校信息化

谢暄

【摘要】课堂教学诊断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协助教师全面搜集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完成课堂要素诊断和學习效果诊断。本文从传统的教学诊断存在的局限和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诊断改进策略,目的是促进教学双方的水平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诊断 高职院校 改进 策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在2015年6月、12月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等文件,旨在推动和指导各地和职业院校分类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职业院校建立常态化的自主诊断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也开启了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新历程。

高职教育呼唤教学品质和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必须顺应国家发展方向,顺应市场选择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随着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能够全面地掌握和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培养情况,并且随之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保证了课堂教学诊断的有限性和顺利实施。

一、教学诊断的定义及作用

课堂教学诊断是提升教学品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学诊断(Teaching Diagnosis)的概念来源于医学术语的“诊断”。“诊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诊和“断”,即,医生对于病人病情的检查、综合分析和判断疾病的种类。患病的原因。课堂教学诊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诊断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规律、学习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可持续学习能力等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多元化、全面地诊断,从而利用教学诊断思维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作出决策,确保教学目的的达成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传统教学诊断方法的局限

传统的教学诊断通常具备以下局限性:一、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数据单一,通常以知识考查形式,采用试卷的方式获取学校效果的反馈,无法对知识体系、能力构成和素质养成形成综合性的效果评价;二、学生学习状态反馈数据缺乏,课堂教学的双方无法反馈教学过程的数据和信息,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学习时长,专注度等情况;三、教学评价方式落后,教学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期末考试试卷作为结果性评价为主,辅助部分的过程性评价。但是由于缺乏学生学习状态的过程性数据,很多教师仅仅凭借总体印象,对学生进行模糊的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形同虚设。四、教学诊断的目的性不明确,教学诊断的目的在于了解学情,方便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然后由于缺失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全方位信息,无法实现基于事实与数据的科学诊断分析,更谈不上针对性的问题改进。

三、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信息化教学,是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服务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而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要点。2012年,教育部发布第一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又一次明确了发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地位。在信息化教学的浪潮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迎来了必然的挑战,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的育理念和教学实施手段应运而生。然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教师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还局限于多媒体教学上,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就可以完成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无法成为串联教学过程的一个主要手段。此外,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热情较低,从心理上不重视信息化教学改革,或者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无法整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没有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主导性作用。虽然有少数老师愿意并且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但是往往是为了参加比赛,精心准备的一节课或者一个项目虽然精彩、实用,但是没有形成体系,对于教学的实际帮助很少。

在学生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改变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渴望老师传授知识,不善于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主动挖掘自身潜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很难展开。同时,由于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初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信息搜集和简单处理,中期结合专业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在后期可能还要整合信息,形成结论,批判性地思考和进行实践。然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较低,信息素养能力也很局限。学生不能恰当使用信息化技术、面对海量信息不知道如何应对,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基于信息化的教学诊断改进策略

高职课堂教学诊断,在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的内容、模式、氛围等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诊断,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素质的培养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与改进问题,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放远教学诊改新视野

信息化教学是结合大数据的教学手段。在大数据的时代,教师要具有大数据的思维,习惯依照精准数据把控课堂,管理学生和调整教学;学生要顺应潮流,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手段,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以,无论是教学管理者、一线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提升大数据意识,强化信息化教学素养,价值认识,积极应对信息教学带来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变革。

(二)搭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确保自上而下的教学诊断效果

教学诊断的依据在于全面、准确和持续的数据。信息化教学手段促進了数据的搜集,为教学诊断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从院校层面看,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还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针对性、持续性和标准性。学院可以根据管理平台上大量的监控数据,通过定期汇总和定期分析诊断等方法,了解分院、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情况,制定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方向、学生人才培养方向等。

(三)分析课堂教学诊断数据,提供精细化的整改方案

信息化的课堂教学诊断是以数据说话,关注细节、注重过程的一种课堂教学分析方法,包括了课堂教学要素诊断和教学效果诊断两个方面。

课堂教学要素的诊断包括教学氛围、教学双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诊断。教师在授课和进行教学诊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教学要素诊断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为:学习氛围是否符合职业情境和就业导向;教学目标是否符合高职学生职业要求;教学双方是否配合融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做到教学相长;学习内容是否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要求、是否满足学生专业和岗位需求;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控学习深度和专注度,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中来,能够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课堂教学诊断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效果诊断根据过程性的数据分析,首先诊断教学的知识目标是否达成,诊断包括专业知识、沟通知识、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诊断学生的能力目标是否达成,诊断包括专业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和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自我意识、跨文化交际、思辨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第三诊断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效果,包括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心理素质是否健全,具备抗压能力等。

最终,以课堂教学诊断的数据为基础,形成针对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诊断报告,及时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知识的获取率和提升个人能力。

教育信息化使教学改革成为了一个历史的必然,高职教育也必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数据的时代背景,网络课堂、未来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师生转变思想,积极行动,紧抓数据这一有利依据,利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形成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和改进策略。

猜你喜欢

改进高职院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