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初探
2019-03-29谢璐明
谢璐明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信息化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高职课堂而言,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此而言,引进并实施信息化是必然趋势。高职学校为了普及信息化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但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本文就高职学校可以选择的信息化手段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其在课堂上的应用展开了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高职 信息化 课堂 教学手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信息化水平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日益缩小。信息化已经融入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高职课堂而言,引进并实施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教学让教师与学生从传统的粉笔与黑板中脱离出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手段讓沉闷枯燥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一、高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学校对信息化的探索还停留在PPT投影仪的初步阶段,制作PPT虽然是当下作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但其质量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资历深厚的教师仍习惯于用板书的形式教学。对于在机房授课而言,信息化手段相对较多,机房里一般都统一装有红蜘蛛等控制软件,教师可以通过其监控学生电脑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发布提交作业。很多专业在机房装有自己的教学软件,比如会计专业的用友u8等。对于高职学校而言,学生的兴趣调动永远是重要的课题,信息化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其必要性,积极努力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培训,力求让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并将其融入课堂。
二、高职授课可供选择的信息化手段
百度云等网络云端:百度云为文件的随时交流提供了可能,教师课前课后在百度云端发布任务,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对本次课的重要环节进行质量诊断与设计,发布云上课件。
课堂派等课堂互动程序:课堂派除了可以发布、提交作业,还有很多课堂互动功能。课前,可以用课堂派生成的二维码扫码签到;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输入数字等方式灵活签到。课中通过课堂派发布提前准备好的互动选择题,让学生们投票选择,搜集课堂上的实时反馈,还可以实时在投影仪上滚动点名、倒计时,制造紧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期结束时,可以直接在课堂派生成平时成绩,方便快捷。
Focusky等PPT的替代软件:PPT是信息化教学的初步探索,现在大多高校已经普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市面上涌现出很多类似但更灵活的软件,比如Focusky,可以在放映时实现旋转、放大缩小等空间性的视觉变化,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某种程度上而言比PPT更加具有吸引力。
微弹幕等互动软件:使用微弹幕,可以实现在投影仪上推送弹幕的效果。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发送自己的实时感想。有些不喜欢开口提问的学生,通过这个方式很容易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现较有意思的弹幕,会极大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不再沉闷。
希沃等授课助手:希沃软件可以实现即时拍照投屏,当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时,教师可以在课堂走动,查看作业的完成情况,遇到比较典型的可以用手机端拍照,选择投映到电脑端,进行点评讲解,可以实现课堂即时互动的效果。
云上实训等在线实训平台:云端实训现在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实训内容通常是企业一段真实时期的业务,学生可以在云端把课堂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模拟在企业工作的情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堂知识,缩短就业后与岗位衔接的时间。
直播姬等直播平台:直播是近几年的热点,脱离课堂之后,可以用直播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学生可以在直播平台发弹幕提问,由教师当场解答。该方式可以达到对课堂的一个补充的效果,甚至拉近课堂距离,让学生感到新鲜,更能博取其关注。
三、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如何把众多信息化手段融入一次课堂,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一次课堂的教学组织方式为课前发布任务课中讲授演练课后练习答疑的三段式。课前,先在云端发布思考题,引入授课内容。正式上课前几分钟扫码签到,培养学生契约精神。课中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利用云平台展示课前作业并归纳总结完成情况。用Focusky做的课件投影讲解知识点,在该过程中,实时插入相关的选择题,和学生互动。当感觉课堂气氛低沉时发布学习兴趣投票,调动课堂氛围。讲解完毕后提出问题,在课堂走动,并把学生的答案用希沃投屏在投影仪上,全班一起讨论;告知可以随时发送微弹幕,以此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课后,反思授课时的不足,总结有待提高的部分,对课后需要加强的部分发布课后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在线视频、练习在线实训等方式巩固拓展知识点。对学生还有疑问的部分,用时下热门的直播方式,进行直播答疑。
四、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成效
改变了传统授课方式,将整个授课过程与信息化教学平台、资源相融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师的选择更多,有助于达到其理想中的课堂状况。系统性地设计了每一个环节,监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大大提升了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更真实的情境。课前课后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学生可以自行探索,让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完整。
五、普及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课堂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还停留在初步阶段,融入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化手段,相比传统的课堂,有了更多的优势,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的社会对信息化的要求。有很多年龄稍大的教师,已经用单一的方式教授了几十年,这期间并未出现问题,也得到了不少成就,他们本身是不太愿意进行改变和探索的。在课堂里,学生是禁止玩手机的,而实行信息化课堂,不可避免需要学生使用手机配合,这样一来,手机该禁还是该疏,也成为一个问题。有部分信息化手段需要教学设备的支持,涉及到学校经费开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阻力。对于今后高职学校信息化课堂的探索,相信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