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有效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2019-03-29孙伟楠
孙伟楠
摘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一场坚毅之战,要着力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以“亮剑”精神为指引,善用“四种形态”,破解监督难题,构建完整监督体系,运用新媒体手段打造新型廉政教育阵地,以此有效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关键词:亮剑精神 两个责任 四种形态 监督瓶颈 廉政教育
一、“亮剑”精神为导向,“两个责任”为重点
“亮剑精神”。古意为: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今意为:一种气势和一种干事创业的一往无前的理想信念。它体现的是一种勇气,一种魄力,是面对困境时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以此精神为正确导向承传优秀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凝聚战斗意志,提高队伍素质,打赢这场历史性改革之战。
(一)多手段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重点“督”。要始终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划定党委领导班子、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其他成员主体责任边界。随时对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执行有关规定等工作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跟踪督促,要求整改到位。随时“促”。不断加大廉政谈话、检查考核、追责问责等工作力度。可以制作手机粘贴、车饰挂件、办公桌摆牌等廉政提示标语,要求领导干部时常“看在眼里”,有效督促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分管范围内的主体责任落实。
(二)多角度忠诚履行“监督责任”
对党忠诚不只是每名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一种理想信念,同时,也是衡量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质是否过硬的首要标尺。要始终坚持把忠诚作为要求干部履职尽责的第一要求,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干事,忠诚履职。
可以集中开展扶贫攻坚领域、机关工作作风整顿、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键时间节点“四风”和公车私用等专项监督执纪工作。要时刻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严格执行《问责条例》,落实“一案双查”“一问三责”,形成完整有效监督链条,将监督与执纪有效衔接起来。在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加大督促各基层纪委聚焦主责主业的次数与频度,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发力较为完整的监督体系。
二、监督关口前移,善用“四种形态”
(一)监督关口前移,监察力量下沉
要始终将监督关口前移,在执行纪律上敢于较真碰硬,让党的纪律真正严起来。一方面,要将关键时间节点节日检查实现常态化。对所辖区域党委的纪律作风、各单位和部门的假期值班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常态化机制。另一方面,在专项检查方面要做到经常化。可以持续围绕脱贫攻坚、低保等重点领域中心工作成立专项检查组并制定相关规定,以“专项”和“随机”相结合方式进行检查。
对于如何扎实做好日常监督的“基本功”,真正把好监督第一道关口。一方面,要始终积极探索运用批评教育、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多种方式并驾齐驱,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让监督无处不在,使监督约谈规范化。另一方面,不斷加大监督频率,延伸监督触角,让监督范围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时刻感到监督的“存在感”,监督就在自己身边,营造不敢、知止的良好氛围。
(二)善用“四种形态”,突出“第一种形态”
要始终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同时,突出“第一种形态”功效。
一方面,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快治、严刹,防止党员干部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加大开展“无问题”谈话力度。在定期走访、驻点办公、参加会议等日常监督中,从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随时随地作出提醒和教育。另一方面,在用好第一种形态的同时,不放松第二、三种形态的运用。第三方面,要紧扣实际推进制度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之并且加快制度创新速度,从而有力推动“四种形态”的贯彻落实。
三、找准监督瓶颈,破解监督难题
(一)破解对同级党委“难监督、监督难”难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表述中提出: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此一直作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准则。
对同级党委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一是“敢伸手、“敢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向同级党委提出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工作保障等方面对纪委优先保障,重点考虑等合理化要求。二是“敢监督、真监督”。在日常监督中能够做到主动发现同级党委存在的问题,及时主动汇报和提出整改措施。在同级党委作出重要决定或出台重要政策存在有重大廉政风险时,及时按程序提出修正意见或建议。三是“常教育、常提醒”。经常利用微信、短信、宣传板等方式,从党纪法纪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强化其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二)“关键少数”网格式监督方法
《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关键少数”领导干部采取网格式监督方法。一是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贯穿到其任职的各个环节。可以建立包括任前谈话、任中前三个月谈话,半年谈话等“多次谈话”的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及时敲纪律“警钟”、严规矩“红线”。二是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及重要部门的监督。坚持抓早抓小不放松,治病于未发之前,“多谈多谈再多谈”,加强对重要部门与关键岗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做到及时处置。让权力规范有序的在阳光下运行,全方位激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细胞”。
四、重视廉政教育,打造新型阵地
廉政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思想源头抓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好权力关、地位关和利益关,廉洁奉公,为民造福。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是树立党和政府清正廉明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是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不断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将运用新媒体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宣传成为众多方式中主流渠道,打造新时代廉政文化教育新阵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机微信、网站、qq群、H5动画、微电影、建立数字廉政图书馆等方式打造“立体化教育、全方位灌输”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活动,激发创作热情。廉政文化承载着“弘扬正义,批判邪恶,教化育人,净化心灵”的历史使命。廉政文化作品则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无可替代的有力武器。[]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及传播在廉政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首先,纪委自身要给予高度重视。可以加大举办此类相关活动力度大量征集廉政文化作品,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发布相关微信平台和网站并“以下至上”层层推送,鼓励创作热情。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可编纂廉政书册、画册下发至各党委。可以与当地文联、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取得有效沟通,使“创作精英”不要忘记百花园中的“廉政芬芳”;定期开展相关培训,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讲解廉政文化作品创作的重要意义、价值体现和创作要求、技巧和规律。三是紧抓重点教育对象,突出教育效果。可以将受教育对象延伸到重点领域、关键部位、重要岗位及腐败易发多发部门的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同时,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反腐倡廉教育的新思路,把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上党风廉政教育课、加强廉洁文化理论研究、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对象、时间节点、主题工作等,开设形势任务、落实主体责任、党规党纪等主题开展学习教育,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觉悟和行动力。
参考文献:
[1]任哨兵.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与传播[J].文化视界,2014,(05).
[2]胡和平.把监督作为监委的首要职责扛牢抓实[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1).
[3]王珍.监督——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5).
[4]梁亚荣.“五項监督法”构筑基层纪检组织监督体系[J].新重庆,2017,(07).
[5]庞丽峰.把握监督“关键少数”的关键点[D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09-1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