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2019-03-29李斌

商情 2019年6期
关键词:科技金融风险投资河南省

李斌

【摘要】本研究以创新驱动背景下河南科技金融业为视角,分析科技金融对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河南当前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认为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中介组织尚不完善、科技投资与需求不匹配等因素制约河南科技金融发展的进程,进而提出河南科技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壮大科技创业投资、设立河南省科技投资平台、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等角度提出促进河南科技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金融 风险投资 河南省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河南在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过程中,在大力推进技术领域创新的同时,更需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破解资金与技术的对接难题,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从技术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发挥金融对技术的资金支持作用,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才能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实现河南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增长。

一、河南省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科技金融领域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近年来,河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全方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保”业务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河南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等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分别设立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河南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一系列支持引导科技创新、创业的专项资金或基金,提高了河南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风险投资资本总量。

(二)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初显成效

近年来,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瓶颈。河南省科技厅联合财政厅,构建了“科技贷”业务模式,对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进行创新,从直接变间接、从无偿到有偿、从限指标到普惠性,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建立绿色通道,专项额度、专项审批,贷款实物资产抵质押率不超过30%,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1.3倍,政府对出现的损失给予30%-60%的补偿。“科技贷”业务通过降低贷款的实物资产抵质押率,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少与创新发展资金需求大的矛盾。在河南省“科技贷”业务的推动下,各地市也在探索地方“科技贷”业务。郑州、洛阳、新乡、信阳等市也出台了“科技贷”实施方案。

(三)多融资渠道科技金融体系出现端倪

近年来,河南已有众多天使基金、科创专项基金、私募基金等社会资本进入科技领域,此外,还有新三板、上海股权交易中心、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本市场,助力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数量达1485家,其中交易板77家,展示板1408家,覆盖了全省18个地市148个县区。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达到13.77亿元,预计今年完成融资目标8-10亿元。在河南挂牌新三板的200余家企业里,大部分都是科技企业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使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二、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

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度大,以银行为主的信用评价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还远未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准入门槛过高,由于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较长、风险较大,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高、融资成本高、项目审批时间长等融资瓶颈。银行机构支持对象只限于有产品、有订单、有市场、有现金流的科技企业,处于初创期、尚未产业化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在银行难以获得满足。

(二)创业投资不能满足科技创新需求

受创业投资上市出售股权利益最大化动机影响,创业投资出于风险考虑,偏向寻找成熟的创新型企业投资,这给相对早期、未具备一定规模、在以银行为主的债权融资无望的创新型企业又设置了融资障碍。而且,创业投资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以财务投资为主,无法带来有效产业战略资源,企业长期绩效难以有效提升。

(三)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包括产权交易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投资评估机构等。目前科技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不但数量少,而且种类不齐全,尤其是与投融资密切相关的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估值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等科技中介就相当缺乏。机构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行业龙头机构,导致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与配置。

(四)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缺乏对接渠道

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担保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需要融资支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多数没有途径寻找到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有大量的存量资金但对缺乏资产担保的科技型企业的项目、技术、信用等把握不准而不敢投资,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缺乏沟通、对接的渠道。

三、推动河南省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发展壮大科技创业投资

发挥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鼓勵省、市、区联动,联合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子基金。聚焦示范区发展,设立区域性子基金或行业性子基金,实现核心区子基金全覆盖。加快设立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通过“战略直投”方式,重点支持军民融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才创业项目,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好河南科创风险投资基金、省互联网+基金、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河南已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基金等在河南设立相应子基金。

(二)设立河南省科技投资平台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建立完善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库、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信息库、科技金融人才库、科技企业信息库等数据平台,设立河南省科技投资平台,集合科技和金融资源,逐步打造成覆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业务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科技咨询、政策支撑等全过程、全链条投融资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园区、孵化器、产业技术联盟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服务功能完善的全省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三)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

积极争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开展投贷结合、投保贷结合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投、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创新交叉性金融产品。探索开展贷款信用保险、专利保险试点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专利保险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深化与“科技贷”业务合作银行战略合作,加强“科技贷”业务推广和培训力度,引导银行对“科技贷”业务在信贷审批、激励约束、资产拨备、坏账核销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探索适合“科技贷”业务特点的银行业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和监管体系

(四)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建立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设立公益性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省、市、县(区)三级联动,共同开展科技金融公益服务。支持专业化服务团队建立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平台,探索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模式。二是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功能,汇聚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政策法规等信息,实现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在线申请、推荐、对接,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服务机构业务办理流程网络化。逐步探索与条件成熟的银行实现端口对接,提高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审贷效率,建成河南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开展经常性科技金融交流活动。支持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常态化开展与金融机构、创投机构的对接交流,促进相互了解,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积极向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推介当地优秀科技企业,通过联合尽职调查,分片区、定点、定时开展座谈会、创业沙龙、融资路演等活动,促进银企对接,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工作

深入推进郑州市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积极整合区域科技金融资源,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新模式。启动河南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将自创区列入首批省级科技金融试点地区,引导和支持科技资源丰富、金融生态良好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家高新区等作为省级科技金融试点地区,积极开展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探索,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

四、促进河南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风险投资融资体系

充分发挥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作用,重点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在孵企业提供风险投资支持。鼓励省辖市整合有关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创造条件吸引省外优秀创投机构落户河南,省级给予适当补助。各省辖市要逐步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各类创新载体设立投资基金,强化孵化服务,支持其范围内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

(二)加快推动股权投资

省级整合有关涉企资金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通过省、省辖市联动,争取中央基金参股,引导创投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股权投资,打造科技型企业全链条股权融资链。运用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成长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优先支持。积极发挥“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培育发展“互联网+”领域创新领军企业。

(三)支持科技企业债券融资

积极创新债券市场品种,推广股债结合品种,发展优先股试点、可交换债、可续期债等创新产品,加大对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利用长期债券、高收益债券进行融资。对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实现融资的企业,按照实际发行额给予发行费补贴。

(四)鼓励创新科技信贷业务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业务,加大对纳入科技中小企业库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除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外,对银行、担保机构开展的科技企业低比例实物资产抵押信贷业务,可给予一定比例的损失补偿。拓展省科技计划支持方式,对河南优势产业创新链的重大科技项目给予貸款贴息支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五)营造科技金融健康发展环境

组建河南省科技创业投资联盟,集聚政府引导基金、创业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等资源,加强行业交流互动,强化行业信息共享和行业自律,营造诚信经营和理性投资氛围。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开展科技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对创投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向河南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投资给予风险补偿。

猜你喜欢

科技金融风险投资河南省
风险投资企业关系嵌入与投资绩效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中国科技金融实践中的经验、误区与路径导向
科技金融内含机理与体系界定
绝对离差风险测度下的多阶段风险投资组合优化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