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武都饮食文化在第二课堂中的运用

2019-03-29张桂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期
关键词:饮食文化第二课堂运用

张桂花

【内容摘要】武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融入高中第二课堂的开发中,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得地方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本文结合武都的历史地理文化元素,对武都洋芋搅团、酸菜、北山黄酒等饮食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合,提出武都饮食文化在第二课堂中的运用。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立足学生情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期对于发展弘扬武都饮食文化、开发高中特色第二课堂活动、实现高中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饮食文化  第二课堂  运用

赵荣光教授在《中华饮食文化》中指出“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它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等因素都密切相关,这也就形成了武都独特的饮食文化。当然,地方饮食文化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武都在解放前劳动人民生活极为艰辛,缺吃断顿的现象非常普遍。地处山林地区的农民普遍流传这样的说法:“西支、五马河,荞面火锨馍,漆油炒酸菜,招待人的好吃喝。”城镇居民因没有足够的财源,生活也很清苦,断炊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时市面小吃只是一般的面条、凉粉、饼子、油炸馓子等。解放后人民生活有了改善,尤其8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饮食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由粗粮为主过渡到以细粮为主,城镇小吃市场花样百出,味道各异,有传统的、新创的,也有引进的。无论早市和晚市都颇为红火。当然武都饮食文化的发展,不仅依靠其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而且还得益于广泛吸收外来经验。它无论对兰州的牛肉面还是对汉中的米皮或陕西的擀面皮,都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华,充实自己。但是,武都饮食尽管丰富多彩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系统的产业文化链,使其服务于地方旅游业,促进武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发扬家乡的饮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培养高中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将借助第二课堂多角度的展示武都饮食文化的知识结构、实践操作和精神文化。

一、通过在第二课堂了解学习武都饮食文化中的历史地理元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地方自豪感。“酸菜”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在陇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凡是农家妇女,都会做“酸菜”,“酸菜”成为百姓餐桌上必备的家常菜肴。据说在三国时期,陇上名将姜维(天水甘谷人)带领军队经过武都米仓山,军队因缺少粮食,常采集野菜来充饥,士兵发现,与面浆混合煮熟的野菜经过存放味道变酸,食用起来别有风味,不但对人无害,而且还具有消暑止渴和清热解毒的神奇功效。后来,人们将这种菜肴的汤汁称作“姜水”,亦取谐音为“浆水”,有纪念姜维之意。武都饮食中嗜好酸辣。武都饮食一般多采用辣椒、花椒、葱、姜、蒜等为调味品。油泼辣子和醋是吃米皮面皮和洋芋搅团的必备的调味品。这种嗜酸的习俗,除了与干燥的气候有关系,与水上多呈碱性也有关系。食辣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副食的不足。

二、通过武都饮食在第二课堂中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第二课堂中的开展烹饪课,不仅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体验丰富多彩的武都饮食文化。在武都饮食文化中“發酵”技术应用普遍,如北山黄酒、咂杆酒、者家醋、豆豉、酸菜、甜醅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发酵”技术的讲解、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通过在第二课堂中多角度感受武都饮食文化,增强学生的“家乡”意识,有利于促进武都的经济文化建设。武都的饮食有洋芋搅团、面皮凉粉、米皮、擀面皮、面茶、炕包、豆花子、牛肉面、洋芋饼饼子……数不胜数,武都是一个小麦和水稻复合地带上的城市,它的饮食也是中国小麦文化圈与水稻文化圈两个食文化圈的大融合,麦子和水稻,代表旱地与水泽,一个制造味道的中庸地带。

武都饮食的长期繁盛是源于它的开放性,拿来主义是武都人的好性格,好东西都可以接纳,有人吃就会有人做,又有精糙两吃的宽容精神。武都的饮食文化展示着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精神。2018年7月30日,陇南武都发布上发表了一篇《一起去青岛国际啤酒节吃洋芋搅团好不好?》,开篇是这样写的,“嗨,如果你既想去美丽的青岛旅游,又割舍不下家乡美食。怎么办?小武已经帮你打听好了,咱武都的洋芋搅团,带着它的朋友凉粉、漏鱼儿、炒叶叶,一起亮相青岛国际啤酒节了。所以,现在可以放心地出发,去啤酒节上吃家乡美食了。”这样一下子把青岛和武都联系了起来,进而延伸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 中华饮食文化[M]. 中华书局.

[2] 田仁信 主编. 武都[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3] 曾礼 主编. 武都县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 董生贵 主编. 故园轶事[M]. 陇南邮电印刷厂,2003.

【本文系甘肃省2017年度规划课题“武都民俗文化与第二课堂结合策略研究(GS[2017]GHB0943)”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饮食文化第二课堂运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从方言词汇看乌鲁木齐地区回民的饮食文化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