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定价模式看车险改革的危与机

2019-03-29

上海保险 2019年3期
关键词:车险保险公司定价

陈 贤 本刊记者

2018年9月起,陕西、广西、青海等3个地区启动放开商业车险自主系数浮动范围限制的改革试点工作。与其他非试点地区相比,改革试点地区将车险定价权交给市场,即由各个保险公司根据消费者的风险程度自主定价,不再对价格设置上下限,车险定价进一步放开。具体来看,各家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在拟订试点地区商业车险费率时,可在确保所使用的基础数据、精算方法、精算假设和精算模型符合通用精算原理和监管机构有关规定,且商业车险费率厘定结果合理、公平、充足的条件下,自行确定自主系数调整范围。

从运行几个月的试点数据来看,各改革区域当地车险市场呈现“三降三升”的特点:三降是指,保费收入明显下降,单均保费显著减少,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三升是指投保率明显上升,商业三责险责任限额明显提升,直销渠道保费占比有所提高。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车险改革后,车险的单均保费下降,消费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则情况复杂得多,但车险保费规模下降是显而易见的,车险改革在引入更多的定价因素的同时,在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服务的大背景下也在促使行业积极创新。可以说,车险改革之于车险市场的影响可谓“稳中有变、危中有机”。

一、循序渐进,车险改革稳步推进

曾有一段时间,车险的“高保低赔”被广为诟病。而“高保低赔”正是反映了车险定价粗放、产品定价基础与风险不匹配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简称“商车费改”。

事实上,自2015年开始,车险改革已先后进行多次深化。

2015年3月,针对当时车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原中国保监会启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黑龙江、山东、青岛、广西、陕西、重庆等6个地区为首批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地区,拉开商车费改的序幕。商车费改开始分区域、分步骤地推向深入。

当时的保监会印发的《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保监产险〔2015〕24号)规定,财险公司可以自主确定商业车险条款,科学厘定商业车险费率。同时指出,财产保险公司应根据非寿险精算原理,依据基准纯风险保费和附加费用率测算本公司商业车险基准保费。自主核保和自主渠道两个系数由公司根据赔付成本和渠道成本测算确定,是反映保险公司个体差异的两个因子。

2016年1月,试点范围扩展到安徽等12个地区。2016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业内称之为第一次商车费改。第一次费改后,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浮动空间,即全国范围内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浮动区间分别为0.85—1.15,深圳地区的为0.75—1.25。

2017年6月,原保监会继续扩大财险公司定价自主权,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根据不同的区域扩大了自主渠道和自主核保系数下浮空间(见表1),费率改革持续深化。此次调整被称作第二次商车费改。

▶表1 第二次商车费改自主系数上下限明细表

2018年3月,原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商业车险自主定价范围的通知》,进一步放开四川、山西、福建、山东、河南、厦门、新疆自主系数范围,开启车险第三次费改。其中,四川自主系数(包括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放开至“双65”,低于此前深圳的“双70”(见表2)。

▶表2 第三次商车费改自主系数上下限明细表

2018年4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的通知》,允许广西、陕西和青海三个地区作为试点开始自主定价,将商业车险费率调整系数中的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原来的浮动区间范围调整为保险公司自行确定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的浮动区间范围。

二、让利于民,车险改革成效逐渐凸显

此番渐进式的车险改革将使商业车险费率与机动车辆风险程度更加匹配,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自主权,促使保险公司从单纯的车险价格竞争向包括品牌、价格、服务等在内的多维度、多元化竞争转变。各公司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风险水平、自身的风险识别和精准定价能力进行定价,因此,同一辆车在不同的公司的报价标准可能不一样,消费者可以综合考虑公司的服务能力、品牌效应、价格标准以及自身的保障和服务需求做出选择。也就是说,在同等保费条件下,消费者可享受更高的保障额度和更多的保险服务,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消费体验。一位监管干部出身的保险公司高管曾说,车险的市场化改革本身不是改革的根本目标,其根本目标是提高消费者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的福利。

截至目前,车险改革的阶段性成效已逐步显现。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获得感持续提升。很多车险消费者的直接感受就是保费便宜了,而且条款也更人性化了,比如新版商业车险综合型示范条款在原有基础上删除了15项免责条款,将部分附加险纳入主险的保障范围。在保障范围扩大的同时,绝大多数消费者负担的商业车险保费大幅度下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全国商业车险车均保费为3037元,较改革前大幅度下降,消费者一年的平均车险保费支出减少900元左右。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其车险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车险服务水平持续改进。保险公司不断尝试产品创新,推出保障更为全面的车损险,推出了“机动车出境险”“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等新型产品,部分保险公司还开发了“试验性机动车综合险”等创新险种,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同时通过不断提升理赔服务效率,丰富增值服务内容,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让车险消费者安心买车险,明白享服务。

从行业来看,一是商业车险投保率得到提升。2018年10月,全国机动车商业车险投保率为84.9%,较改革前明显上升,一千多万辆原来只买交强险的机动车现在也买了商业险保障。同时商业车险责任限额大幅提升,2018年10月,全国消费者投保的商业三责险平均责任限额为80万元,较商车费改前期相比提升了 89%。车险投保率和保障水平的提升,健全和完善了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福利,充分体现了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二是车险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虽然车险保费增速逐步放缓,在主动减费让利上千亿元、惠及广大车险消费者的同时,得益于社会公众对商业车险新产品的支持和认可,2015、2016、2017年和2018年1—10月全国车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10%、10%、5%,仍然实现正增长。承保扭亏为盈,从2015年起,全行业扭转2013、2014年整体承保亏损的态势,连续4年实现承保盈利,承保盈利公司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三是行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能力在提升,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各保险公司产品定价能力、风险选择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均有所提升,从竞争靠费用成本推动转向更加注重包括品牌渠道、风险定价、保险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等在内的全方位良性竞争,从而推动了车险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三、布局未来,车险经营机构积极应对

渐进式的车险改革已进行了三轮,定价权也逐步交给了市场,而车险市场也因此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保险机构在变革中求发展,积极应对当前及未来市场的变化。

第一,车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小保险公司险中求变。

车险单均保费的持续下降和汽车的产销量增长持续回落,导致车险市场可能进入零增长时代。而车险市场供给能力则显得过剩,从2013年底至今,全国范围内经营车险的市场主体已从52家增加到67家。在供求变化不均衡的情况下,车险市场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大公司更容易形成价格洼地,通过成本、效率的控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小保险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车险市场是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随着商车费改的推进,市场规律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中小公司的出路在于自我调整,找准市场定位,提升产品设计、风险定价、大数据分析以及服务的能力,才能在车险市场寻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第二,科技赋能成趋势,“保险+科技”助力保险公司降本增效。

无论大保险公司还是中小保险公司,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拥抱技术,科技赋能将成为主流。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的保险科技类公司将迎来春天,具有科技优势的保险公司也将脱颖而出。以众安保险为例,众安保险和中国平安合作推出了全国首个互联网车险——保骉车险,众安保险通过搭建自己的“宙斯盾”定价核保模型,引入互联网专属风险因子,提升场景化的风险筛选能力,持续优化经营品质,车损险区分度比传统模型提升了20%。在SAAS平台的赋能和总对总快速对接下,可以较快地抢滩互联网流量和汽车新零售平台,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智能投保体验。在配送环节,“海德薇”配送系统对接了众安、平安的核心配送系统,线上收集资料,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审核投保,自动分发配送保单,从而节约了超过50%的配送费,时效也提升了20%。目前众安保险正在研发的“AI语音投保”“区块链连接数据合作伙伴”“SAAS系统渠道赋能”以及与车联网头部展开数据合作,计划打造大陆境内第一款UBI车险等项目,都将使其在未来车险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第三,车险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代理市场或将逐步萎缩,“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服务”将成为保险公司长远竞争的终极武器。

随着保费充足度的下降,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减小。为适应市场竞争,保险公司将不得不降低车险费率水平,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幅压缩当前相对较高的车险费用率。代理渠道或代理人原本利用信息不对称、靠佣金差生存的局面将很快被打破。针对中介市场,据了解,国际上成熟车险市场的中介手续费率一般在10%—15%的区间,远低于当前国内中介机构的水平。缺乏服务场景和用户黏性的渠道和代理人依靠收单业务快速扩张的行为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国银保监会梁涛副主席就曾在2018年底的车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目前来看,在车险的几方参与者中,中介机构获得高额手续费,保险公司得到保费收入,而车险客户利益却不同程度受损,中介机构获得的高手续费与其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并不匹配。当前保险公司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市场费用中,对于客户服务方面的投入不足,没有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而车险是典型的服务型产品,客户对服务的依赖度非常强。

未来,在“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服务”的大背景下,提供快速、简洁的服务必将是各家保险公司下一步优化服务的方向。比如,中国平安的“智慧客服”,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在线办理理赔申请、保单信息确认等保险服务,接待一个客户的平均经办时长为8分钟,最快的用时3分钟,件均服务时长将从传统模式的4天缩短为10分钟,为住所偏远或时间不便的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中国太保“云柜面”服务,基于生物识别、智能路由、远程视频及大数据风控等技术,把服务柜面延伸至千万太保客户和每位营销人员身边,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此外,还可精准识别业务风险,依托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前端实时对比及后端多维智能模型审核,强化风险精准识别,切实维护客户权益。

当前,车险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险企要稳中求进,坚持创新,坚持保护消费者权益,以消费者是否真正得到实惠、消费者是否满意,作为关键考量因素,从而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车险保险公司定价
30万元的MPV搅局者来了!传祺M8宗师系列为什么定价贵?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基于改进DeepFM的车险索赔预测模型的研究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车险监管力度加大,24家机构被叫停商车险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利用Fabozzi定价模型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