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综述
2019-03-28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来自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信息科学、组织学、行为科学的学者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对此做了大量研究。近70年的时间里的文献可谓浩如烟海,本人仅简单地整理了部分文献,试图梳理清楚近70年来二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五种主要的理论视角:“技术决定论”、“组织决定论”“技术社会建构论”“技术结构化理论”以及“互构论”。
一、技术决定论视角
技术决定论最早由英国学者伍德沃德提出。1958年,她对英国南艾塞克斯郡近100家企业经过多次调研后发现不同的技术导致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她认为“不同的技术对组织和个人有不同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必须通过一种合适的组织结构加以满足”①。伍德沃德对组织结构的多样化作了解释,技术类型与组织结构呈现相互对应的关系。此后,技术决定论取代了“唯一最佳组织方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观点。美国两位学者李维特和威斯勒将它具体化,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后组织结构将变得重新集权化,中间管理层将大幅压缩”的重要观点。②这篇文章被刊登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成为第一篇探讨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关系的文章。
技术决定论研究者们在分析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具体关系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见解。例如组织应用信息技术后,工作内容是丰富还是单调?组织决策是更趋于集权还是分权?组织的边界扩张了还是缩小了?在这些问题上都没有一致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类型不同所造成的,信息技术分为通用技术和计算技术两种。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会受到不同情境因素的影响,它们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同的情境因素,由信息技术引起的组织变迁方向和形式都会不同,外部环境影响着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技术决定论者的观点是技术决定了组织结构,但技术是否是决定组织结构的唯一因素,学者们并没有提及。
二、组织决定论视角
组织决定论是同时期伴随技术决定论存在的另一种观点,他们对技术决定论提出质疑,既然技术是决定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那么同一种信息技术却有不同结果出现又该怎么解释呢?因此他们提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满足信息需求并且实现统治者的主观意图,它是一种管理手段。这就完全否定了技术决定论。
Galbraith认为组织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对信息的需求以及管理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导致的。统治管理者希望发生这样的变迁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组织结构才会发生改变。因此,组织结构变迁是管理者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实现其政治意图的产物,管理者才是导致组织结构变迁的真正决定性因素。③学者Daft和MacIntosh与Galbraith观点相似,他们通过构建信息需求、信息技术和任务结构三者相匹配的理论模型来说明。
三、技术社会建构论视角
组织决定论中已有社会因素的带入,而技术社会建构论更突出了这种因素,他们认为,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是包含着诸多因素的,他不是单向决定关系,而是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合力。技术的运用及发展过程是受到了内部各种人文因素的影响,而不是依据自己的规律发展的。所以技术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实质是组织系统内部复杂的行为过程,而技术是一种外部力量。社会群体的解释框架以及包括体制、习惯、价值、组织和思想等相关社会因素都会影响组织结构。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在看到社会属性的同时,却忽略了技术自身的物质与结构层面的影响,而且它更多强调行动者对技术的影响,忽略了使用者的影响。
四、技术结构化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技术结构化理论的根源。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结构化是指行动者与组织的结构特征互动的社会过程,人的行动一方面建构了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结构的约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以巴利和奥利可夫斯基等学者为代表的研究学者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来探讨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开创性地提出了“技术结构化理论”。
巴利认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触发机制,只是触发而不是决定了组织结构的变迁。他重点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后组织结构为什么要改变以及如何改变的问题,更加注重过程导向。美国学者奥利可夫斯基系统阐述了技术结构化理论。她认为,信息技术一方面是行动者运用过程中的物质性结构体,另一方面也是在使用中重塑的社会性结构体。信息技术在进入组织且运行后充当制度的客体,从而失去与建构者的联系而变成组织结构的一部分。设计者和使用者都赋予了信息技术结构,包括物质性和社会性结构,并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了组织结构的一部分,这就是她所说的信息技术的两重性。
技术结构化理论强调了结构演变的过程,把之前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的一对一发展到了一对多的关系。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看到技术在与组织结构的边界,仅仅考察了组织系统的内部领域。
五、互构论视角
邱泽奇作为互构论的代表在分析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关注技术的实践性和外源定制性等特质。“探寻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并注意到了技术的应用环境、结构多样性以及结构变化的差异性。”④互构理论关注到了关系背后的各方因素,因此,对现象的解释更具说服力。他认为之前的理论均“因为忽视了技术的实践性而没有获得技术与组织关系的机制”。⑤所以他通过研究传统制造企业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发现技术与组织的关系是一个技术提供方和技术使用方之间相互建构的过程”⑥。
互构论是技术与组织结构相互构建的过程。应用一种新的技术,会事先设计好一套技术方案给技术使用者试用,使用者之后会提出关于技术及组织内部的反馈,设计者再根据此反馈做出适当的调整。经过多次双向互动,最后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并适用的技术。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既有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刚性和可塑的弹性,又有组织结构对技术的刚性与弹性,所以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是一种复杂的双向的互动。技术形塑着组织结构,反之亦如此。邱泽奇认为:在具体的组织中,“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不同技术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技术的重要性越强,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就越强(或者叫技术的结构刚性越强)”。⑦二者本身自带的刚性和弹性使互构成为了可能,一方表现出的刚性的一面恰恰是另一方的边界所在。
技术决定论和组织决定论都是对唯一最佳组织结构的超越,但二者都是追求结果而非过程,后来出现的技术结构化理论关注到了内部过程,弥补了之前理论的不足,但它是一个封闭性的系统,并且忽略了约束边界。互构论又看到了它的不足之处,并关注到了技术的实践性。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的深入研究,还需广大学者的继续努力。
【注释】
①曾楚宏,王斌.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观点比较与研究展望.财经科学,2011,3,83.
②H.J.Leavitt and T.L.Whisler.Management in the 1980' 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8(Nov./Dec.).
③J.F.George and J.L.King.Examining the computing and centralization debat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1,34(7).
④张燕,邱泽奇.技术与组织关系的三个视角.学术书评.
⑤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⑥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⑦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