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全面质量管理驱动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实践性研究

2019-03-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3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高职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广东 阳江 529500)

过去十几年间,我国的高职教育高速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举足轻重的部分,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输送技术人才。高职教育重点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尺。但是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质量令人堪忧,抄袭现象严重,敷衍蒙混过关,助长了不良学风,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形象和发展前景[1]。

一、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备比较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以笔者所任教的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涵括语教、旅游、文秘、新闻采编、市场营销、水产养殖、模具、电子商务等专业,技术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要求更高。对于专科生,与教学能力相关的实务能力比单纯的理论研究更重要。因此,以单一的毕业设计形式来验收教学成果,并未能检验和锻炼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偏离了高职教育“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培养方向,毕业设计的改革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写作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写作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大致将其归结如下:

(一)老生常谈,新意不多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存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景象。高职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兼顾实习和找工作。据调查,超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47%的学生甚至只用不到10天。而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和学术素养有限,在毕业考核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抄袭现象成为必然的选择。高职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与验收,不幸成为抄袭与反抄袭的较量[2]。

(二)选题雷同,形式单调据

笔者调查,我院某些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近几年鲜有全面更新,仅在原有基础上稍加改动甚至一题不改。很多专业则采取开放式的选题,让学生自主选取与专业相关的题目。而学生选取的论文题目,重复率或相似率较高。近两年,我院逐渐改掉“一刀切”——以毕业论文作为唯一考核的形式,各个专业开始尝试改革,目前以毕业设计和实习报告两种形式最普遍,显得较单调。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职高专三年,实际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为两年。第五个学期原则上允许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外出顶岗实习,而毕业设计恰逢安排于其间。高职的毕业设计,无疑要求学生对之前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回顾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在就业和实习双重压力下,学生仅仅把毕业设计当作急于解脱的任务来完成,因此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未能与实习或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相契合,从而暴露了毕业设计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病。

(四)教师指导方式机械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在毕业设计的分配上,专任教师需要指导的学生明显增加。如我院平均一位专职老师需指导的学生达二十个,这无疑给指导老师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细致到位的指导,变得难以实现。而个别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较低,教学指导经验也有所欠缺。很多老师未能及时发现学生论文创作存在的问题,给予行之有效的启发和指导[3]。

三、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思路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其理念已被借鉴到教学质量管理之中,并对教学质量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包括从组织管理意识到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等方方面面,对毕业设计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因此,该项目的实施能弥补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死板、教条、不切实际、机械化等的缺点;能解决学生不能深层次参与项目运作等问题;能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质量管理对教师、学生、合作企业、学校都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基于所在院校毕业设计的调研,发现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系统可行的改革。匡正的方法应该紧扣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使学生专业学习和岗位实践交叉进行,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接地气”。

(一)选题内容和设计形式的多样化

倡导论文设计的多样化形式,在选题与形式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内容和样式。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理论功底较弱,可以为其提供实践性和动手能力较强的项目,如撰写教学设计、社会调查报告、问卷设计、新闻调查、短片拍摄、新闻摄影系列、广告和方案的策划、翻译文案或交易会实践报告、营销方案设计及实施、艺术(美术或音乐)会展、动漫作品设计、自主创业方案设计与实施等。这个改革措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专业特色,自主选择适合的选题和形式进行毕业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其开拓创新。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团体合作的选题,成果的验收也根据个人的完成状况来评判。

(二)提前开设毕业设计的项目教学

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中后期,而这个时间正好与实习和就业相冲突。为此,我们可以考虑提前开设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教学项目,帮助学生树立毕业设计的独立完成意识。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检索信息,掌握如何收集、整合、运用材料的技能。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论文和设计的规范,如引用他人的信息要参照引用的规范等。二是鼓励学生开展调研、问卷设计、实操性的项目研究,把专业学习融入实践性研究项目中完成。此外,可以适当把毕业设计的任务提前布置,不至于导致实习或就业与毕业设计相冲突。

(三)以实习和就业为任务驱动

我们学院与社会多个企事业单位有校企合作的优势,可以鼓励毕业生根据专业能力和岗位需求,在实际锻炼和思考中形成毕业设计的思路。如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已拥有阳江日报社、广东百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电视台、新浪(阳江)等校外实训基地。计算机系与阳江德尔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阳江电信、阳江联通等,生命与科学系与万事达、喜之郎等,旅游系与保利皇冠假日酒店、华邑酒店等,财经系与东莞市零界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仁源集团、休明盛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个专业都有丰富的校外实习为学生提供便利、优质的平台。学生在实训和实习基地的实际操练,能使之迅速融入社会和专业岗位中,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而我院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互为补充,形成了符合专业特点,适应行业要求的工学结合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手脑联盟”的教学尝试。教师可以在学生实习前,要求其慎重拟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和思路,尽量与校外实习的企业及岗位相契合,在实习过程中充实专业理论和实践,进而在毕业设计中得以完善和体现,凸显岗位性、职业化的特点。同时允许和鼓励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实习教师双重指导,使毕业设计与实习、就业相结合,提高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四)教师因材施教、重点培育

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学生选题、开题、设计的全过程。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可召集学生定期碰面,汇报设计的各个阶段进展,允许师生对其发问和建议,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性启发指导。学生外出实习和找工作,则可采取定期微信群、QQ群、邮箱、电话等远程方式,定期合理进行一对一和多人群组讨论相结合的指导和监督方式。教师应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尽职尽责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完成大学阶段最后一项综合考核项目。从而,尽量缩小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毕业设计与用人单位和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实现毕业设计与实习和就业的紧密衔接[4]。

(五)完善管理机制和环节

针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应有严格规范的制度进行指导和制约。首先,每个系部应成立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落实毕业设计各项制度和流程。其次,完善毕业设计的整体环节和流程。毕业设计应包括初期动员、开题报告会、中期检查、阶段汇报、提交设计、毕业设计答辩等流程。指导老师和学生应严格按照该流程制定设计计划、如期实施、定期检查汇报及汇总。再次,对教师的指导职责和分工应有明确要求,要求指导老师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规范进行指导,使之与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年度考核制度挂钩。最后,对毕业设计的考核验收应有本专业的准则和规范,评审委员会和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等级的评定,最终得出综合的等级评价。等级可分为优秀、良好、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而毕业设计等级的评定思路,可以从如下诸方面予以拓展与检验:第一,毕业设计者的态度是否端正,在创作过程中能否积极主动与导师交流意见,是否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开题之前是否与导师探讨过相关问题,有无相关材料准备。第三,设计内容方面是否符合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体现毕业设计的专业性、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原则。第四,毕业设计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能否达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从字顺等要求。第五,毕业设计者在答辩时,能否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地阐述设计理念,准确流利地回答答辩小组的提问。第六,毕业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着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本项目研究试图紧扣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全面开展以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为改革方向,培养学生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可行性的职业能力,为迎合社会就业岗位对应届毕业大专生的要求及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实际操作方案。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选题高职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