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中考历史复习的助推剂

2019-03-28刘文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纪年中考解题

刘文静

(福州城门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0)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复习是强化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途径,是人们获得知识、技能的必要手段。[1]复习课既是学生系统化整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应试技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中考复习课受制于集体授课机制和有限的课时,教师只能关注学生的整体情况,对基础扎实学生的培优和基础薄弱学生的补差,则很难兼顾,因此,不少学生感觉复习课重复、乏味。若能将微课应用到中考复习中去,则可对“大一统”的教学内容形成有益补充。

一、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是在微型学习理论指导下,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核心知识点讲授、实验操作、疑难问题解答等环节展开的教与学的过程和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2]微课最核心的要素是承载教师讲述内容的微视频,除此之外,还包括与教师讲授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巩固练习等其他辅助性资料。它们之间相互组合,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资源单元。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微小的片段是一个个大专题的精细化切割,能让他们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微课”有如下特点,一是教学时间较短。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一节时长5-10分钟的微课,更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让他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二是内容针对性强。每个微课程仅针对1个知识关键点进行详解,知识的组成基本单位由段变为点,更吻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三是资源容量较小。一节微课的容量仅数兆至数十兆,资源所占容量小,且格式多,便于终端携带,能够让学习者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二、微课在复习中的运用

1.聚焦核心素养,突破教学难点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历史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培养时空观念的首要前提是明确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解读有关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以及不用纪元法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

2017、2018连续两年的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都考查了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转换,2019年福建省考试大纲的样卷中,还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公元前年代的判定方法。对于这种涉及时间转换的考题,一直让许多学生十分苦恼。虽然教师在复习课上反复讲解,但仍有一些学生不能理解,以至于在考试中反复出错。如果教师再花费课堂时间进行讲解,既拖延了复习进度,又浪费了已经熟练掌握这一知识点学生的宝贵时间,怎么办呢?为此,笔者特地录制了一节《历史时间转换法》的微课,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种纪元方法——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展开讲解;内容包括公元纪年的由来和世纪、年代的计算方法,民国纪年的由来和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的转换方法。8分钟的微课,图音并茂,将抽象的知识用最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既详细讲述了方法,又融入了变式训练,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和练习,从而帮助他们最终掌握历史时间的换算方法。

2.解析难点题型,归纳解题方法

材料解析题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通常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几则历史材料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有效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逐一解答问题。材料解析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对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

面对中考历史的重点,亦是难点的题型,许多学生有严重的畏难情绪。如何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快速掌握解题方法呢?经过精心的准备,笔者制作了《材料解析题解题策略》这节微课。主要是将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细分为步:一、看材料,了解大意;二、读设问,回归材料;三、理思路,组织答案。

首先,引导学生通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初步感知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大意。接下来,教会他们审读设问词,明确考查的方向,然后带着问题重新回归相对应的材料,进行细读。细读材料时提醒学生注意做到:1.联系所学知识,将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加深对材料的理解;2.注意阅读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以及省略号两边的信息;3.除阅读正文外,特别注意材料中的提示性文字以及材料出处,注意从这些文字找出材料叙述的时间、国别以及作者等暗示信息。最后,在整理思路,组织答案的环节,教会学生论从史出,所写答案要紧扣材料并注意语言的精炼。如此讲解,对方法的来源进行深挖,对解题的步骤进行分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突破考试难点。

3.比较知识异同,锤炼思维品质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是对若干个事物或现象加以比较,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3]正是通过比较,我们才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异同,归纳总结历史规律,评论分析历史史实。这种比较类的试题,在近年的中考和各地区的质检试题中经常出现,也是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题型。

为了帮助学生展开思维,立体构建知识,笔者录制了《常见的历史事件比较方法》系列微课,帮助学生了解考试中常见的三种历史事件比较方法:(1)同类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如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提醒学生在复习时,注意从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影响、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同类历史事件所包含的共性或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规律。(2)将同一时间段内的中外历史进行横向比较。例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改革内容和影响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处境。(3)同一国家或地区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如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英国光荣革命和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和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等。通过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学会从一个长时段来认识某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沿革。系列微课在帮助学生进行古今中外知识的比较过程中,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提升了他们的思维品质。

此外,微课的内容还可以选择教学复习中的重点、易错点、综合点、归纳点、演绎点和拓展点等关键点。总之,微课在中考复习中大有可为。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微课助力中考,让微课“微中见大”“微中见强”,为历史教学的复习增质提效。

猜你喜欢

纪年中考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用“同样多”解题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稀里糊涂大纪年(下)
稀里糊涂大纪年(上)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