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问题
2019-03-28
(长春光华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一、绿色金融内涵
绿色金融的内涵迄今为止并没有在学术界形成统一,业内许多专家对绿色金融进行了研究,人民银行联合财政部等七部委对其定义进行了详细阐述,这是目前为止比较受社会认可的定义,2016年8月31日,其联合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绿色金融指的是对环境友好,防止温室效应,促进人与地球和谐发展的一种金融模式,对所有涉及到环境保护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上的赞助和支持。”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包括兴业银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一)绿色金融业务规模
兴业银行是最早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于2008年10月兴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开创赤道原则应用之先河。从2008年到2018年末,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成果显著,在多项领域创下第一,成为我国第一家开发高效率资金融通产品;首次推出节能减排综合服务;首次推出水资源污染治理方案;首次发行绿色金融证券和绿色金融债券的银行。这些成就也给其他商行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迈向新台阶。在资金融通领域,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绿色贷款、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绿色产品链和服务;在零售领域,面向个人推出低碳主题信用卡,绿色按揭贷款和绿色理财产品等服务。
截至2018年年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在全国已累计为将近17000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16400多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将近8500多亿元。业务几乎覆盖所有主流行业。
(二)业务种类
绿色贷款,作为国内第一家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银行,兴业银行在2006年便对绿色贷款业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前提下,运用赤道原则进行相应规范,建立了完整的绿色贷款系统。在发放贷款的全过程中严格遵照赤道原则各项标准,并将客户的信息列入数据库,确保融资项目不会对环境带来危害。十几年来,兴业银行发放了大量的绿色贷款。截至2018年年末,兴业银行在全国已累计为将近17000家企业提供绿色贷款16400多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将近8500多亿元。由于兴业银行在开展贷款业务时,严格奉行赤道原则,导致其绿色贷款这部分的不良贷款率极低,只有约0.3%,远低于总贷款不良率将近1.6%的水平。
绿色债券,是债券产品的一种创新,顾名思义是指将债权人的资金绝大部分投资到对环境友好,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项目中去。绿色债券与普通债券不同,对所筹集的资金的流向和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了规定。兴业银行最早在2014年便踏入绿色债券研究领域,出台了《绿色债筹集资金管理办法》。在次年11月份获得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债券发行之先河。2016年1月,首期票面利率2.95%,期限3年的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成功发行。首单绿色债券一经发行便风靡全国,获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绿色理财产品,除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外,兴业银行还研发出了绿色理财产品,2016年9月,兴业银行发行了“万利宝-绿色金融”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主要将投资者的资金注入到对环境友好的绿色项目和债券中去,通过金融手段可使投资者间接参与到绿色发展战略中。其参考年化收益率为4.3%。由于该理财产品符合绿色发展政策,拥有环保概念作为支撑,所以该系列产品在众多理财产品中独树一帜,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忠实追随,一周内筹集资金破百亿。
三、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水平有待提高
绿色金融概念提出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属性,肩负环境保护的重责。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应当是信息公开化和流程透明化的。银行业协会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应当全面而具体,这是商业银行作为主要资金融通机构的社会责任所在,兴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信息每年在官网披露一次,远高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频率,但与国际前沿商业银行的披露水平相比,兴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还是比较低。
商业银行一般会对其社会责任的发展状况设立一个长期目标,国际前沿商业银行一般会设立一个5—10年的目标,并将其以书面形式展现给社会公众,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兴业银行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对于如何达到规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求,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划,盲目发展,这就显得发展非常被动。使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效果受到公众质疑。
作为国内金融行业的主流,商业银行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大众形象,信息披露应当具有真实性,不能带有主观因素,一味混淆视听。国外一些商业银行都会每隔一段时间便在特定网站上对有关信息做出真实披露,让社会公众对其业务发展状况心中有数。而兴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不高,报告中过于夸大其词,几乎全是正面信息,让人疑窦丛生。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基本上会对所有重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而兴业银行却没有做到这一点。首先对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没有做出详细批示。其次,兴业银行的主要绿色金融服务群体没有在报告中展示。由于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欠缺,使得社会公众很难对其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做出公正的评价结果。
(二)赤道原则执行标准不明确
发达国家的一些商业银行对赤道原则的执行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而兴业银行的赤道原则执行标准并不明确。最为著名的花旗银行在各项业务中对赤道原则的执行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明确表明主要投资B类和C类项目。而根据兴业银行公布的赤道原则各项数据来看,风险较高的A类融资项目反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B类和C类风险较小的项目所占的比例却较低。这就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不足
发达国家的一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兴业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已有十余年历史,国内其他商业银行都把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作为榜样进行学习和借鉴,但其绿色金融业务的规模仍然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2018年兴业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其绿色金融资金融通余额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约占融资余额总数的48%。而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资金融通余额占比的平均水平就达到了将近70%,这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而兴业银行则相形见绌。
四、促进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信息披露和信息沟通机制
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兴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对于信息披露水平较低的问题,兴业银行应坚持奉行银行业协会出台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其规定进行相关披露。由于我国目前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兴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披露准则和体系,尽快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披露系统,并对其标准做出规定,切实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未雨绸缪,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设立一个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计划,并遵照计划进行发展,并将其以书面形式呈现给社会公众,更好地接受公众的监督检查。另外,兴业银行应在相关报告中向公众表明其具体的长期目标,进而可以让公众及时对长期目标的执行进度进行跟进。同时,兴业银行应对信息披露的长期目标进行量化,运用具体的数据对目标完成的效果进行检验,使公众对信息披露目标的完成进度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二)明确赤道原则的执行标准
赤道原则的实施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由商业银行自身来把控,但银行也不能放松警惕,让自己置身于经营风险之中。因此,兴业银行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赤道银行执行标准,对绿色融资项目的各方面审查更为谨慎和全面,尽量降低A类项目的所占的比例,扩大B类和C类项目所占的比例,降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风险和不良资产的比率。这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环境的保护,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
明确绿色贷款的实施标准,向何种类型的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应有明确的规定。首先,兴业银行要重点关注有关政策的指引方向,分析国家对哪些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实施了限制发展措施,对哪些行业给予了重点关注和资金支持,进而更好地把控项目可行性,降低风险性;其次,要做好贷款资质优化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企业坚决不予发放贷款。最后,切实履行新的贷款政策,大型项目贷款申请必须出示相关文件对其进行审核,以项目获取有关部门审批通过作为授信审批与合规审查的基本要求。
(三)扩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大力扩展其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规模。兴业银行应运用大数据对各类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开发相对应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对环境友好型公司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为其上市提供帮助,从而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其绿色金融的资源应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公平性,还要重视个人消费者的环保需求,开发出更多的绿色金融消费和理财产品。在现在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兴业银行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大规模进行市场扩张,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可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