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力行”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以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为例

2019-03-28李金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力行互学核心

李金禄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明溪 365200)

随着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现代核心素养的合格公民”[1]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改革应当回归课堂的本质和规律,即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三明市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推行的“力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基于改革要求,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效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力行”教育的内涵

“力行”出自《中庸》的“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强调身体力行、努力践行。围绕“力行”教育,明溪二实小着力构建“我力行”的高效课堂,推动实现由教师讲授型课堂向学生学习型课堂的转变、由知识逻辑型向学生发展型课堂的转变,从而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力行”教育形成了“三学一引”的课堂模式:即学生“自学”“互学”“研学”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自学”即学生带着学习目标、任务,独立学习思考,或读文章、或看例题、或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互学”即在课堂上,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需要,同桌之间、小组之间或全班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自学互学体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研学”即师生智慧共同作用下,重学巧引地进入深层次、深入性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学生或精读文本、或研究问题、或动手操作实践、或共同探讨来解决疑难、突破重难点,从而促进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一引”即教师的引发、引导,对学生在“自学”和“互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精当、巧妙的引导,对错误进行更正,对学生理解较为肤浅的地方加以深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巧妙的策略,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新知,以完成学习目标。教师的引发和引导,一方面是要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另一方面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深入的研究性学习,促进高效学习目的的达成和思维的发展。

二、强调有效教学的“力行”教育课堂改革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余文森教授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三个指标。[3]因此,学校以“力行”教育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改革,以“三学一引”为抓手,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在学习速度上,通过学生自学、互学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问答、自主讨论、自主评价。自主问答即培养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自主讨论即学生互学,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自主评价即学生的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不同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作出不同的调整。教师则在引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避免了传统的“满堂灌”和“千人一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加快了学习速度。

其次,在学习结果上,“力行”教育明确了以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习为核心不同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是的“谁来学”的问题,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以学习为核心也不同于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关注的是“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针对的是教学内容选择和难度设置上忽视学生学习起点和已有经验的问题;以学习为核心,关注的是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怎么学”,针对的是当前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的问题。以学习为核心,就是要把具体的学习内容,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进行深刻、透彻的学习,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

第三,在学习体验上,“力行”教学强调身体力行、努力践行,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就是以学习为核心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什么,怎么做,如观察实物、读教材、回答提问、相互讨论、发表观点、做练习题、做实验等。“学习活动”不同于“学生活动”。学习本质上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只有按照规律来设计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活动设计要注重直观感觉,让学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概念的形成、知识的发现等学习过程。换言之,教学设计不能停留在转变学习方式层面上,而要深入到学习活动设计层面,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如二年级数学课《分物游戏》,教学重点是学习“平均分”的概念和策略,“平均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小学生感知、理解?动手操作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学具的分一分、摆一摆的操作,通过不同分法的自由尝试和对分成的份数、每份数量进行观察比较,学生感知到“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分的方式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形成“平均分”的概念和策略。这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感知、思维活动过程,是语言表述所无法取代的,从学习体验上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力行”教育课堂改革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4]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更深层次的总结,进一步强调学生掌握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力行”教育就是通过“三学一引”的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同,在经验课程中,儿童是主动的活动者,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扩充与扩展以实现生长和发展。”[5]“力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具体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能力获得的主体。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未来学力”首先是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处理新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这需要通过学生的自学、互学、研学来培养,而不再是简单的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传授。

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进行“有限教导”,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6]因此,教师的“一引”要关注有效性和生成性。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做到引而不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与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师不能照搬课前的教案,而要机智灵活应对,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调整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一引”与“三学”的互动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

在“力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三学一引”是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学”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则是“由学论教”,在学习方式改变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三学一引”,能够有效地保障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力行互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循序力行,让“德融数理”落地生根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身体力行
互学双赢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坚持实事求是 力行“三严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