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注药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

2019-03-28叶绵云黄家军黄怡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9年1期
关键词:咽炎咽部等离子

叶绵云 黄家军 黄怡

1.定安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海南定安 571200

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海南海口 570100

慢性肥厚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弥漫性增生所致黏膜弥漫性充血、肥厚及大面积淋巴组织、结缔组织增生,患者以咽部烧灼、异物感为主要临床表现,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1]。低温等离子射频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首选方法,该技术通过促使坏死组织脱落或萎缩,达到治疗目的,但其疗效仅局限于目标组织表层,患者复发率偏高[2]。为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有学者提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方案,以进一步缓解咽部局部充血状态、改善弥漫性充血症状[3]。此次研究观察局部注药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效果与安全性,现将研究方法与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第7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制定的慢性肥厚性咽炎诊断标准[4];2)年龄≥15岁且符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适应证;3)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禁忌证。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合并全身各脏器严重病变。

1.2 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 17~54岁,平均(34.59±6.08)岁,病程1~4年,平均(2.81±0.59)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6~57岁,平均(33.81±6.24)岁,病程1~4年,平均(2.76±0.5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临床研究已获取批准许可,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协议。

1.3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取坐位,以1%丁卡因喷雾行咽腔表面麻醉,每次5 min,重复2次,必要时追加麻醉1次。使用BM-780Ⅱ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德国Sutter公司),将射频治疗仪负极板固定于患者单侧前臂,功率选择3~5档,时间调换为3~5 s,以准接触方式,将射频电极对准咽后壁增生淋巴滤泡,开启开关,见黏膜表面呈白环或白斑等凝固现象即可结束治疗[5]。患者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均在10~20 min内完成,治疗后常规给予抗生素口服治疗,持续3~5 d;每日以漱口水漱口3次,持续7 d。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药治疗: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商品名得宝松,比利时Schering-Plough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4,规格1 mL)咽喉壁局部病灶位置多点注射,各点注药量0.3 mL,见黏膜变为白色疱疹样隆起即可结束治疗[6];每隔1 d注药1次,5 d为1疗程,视患者病情变化给予3~5个疗程的局部注药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显效:咽部异物感、烧灼感、干燥、发痒等症状消失,咽部黏膜未见充血,咽后壁光滑,淋巴滤泡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有效:咽部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消退或好转,淋巴滤泡显著减少;无效:咽部不适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咽部黏膜充血未见好转或进一步恶化[7];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血清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抽取两组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以3500 r/min离心4 min,使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SF-36量表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36个问题,各维度记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8]。

1.4.3 随访 使用电话随访、门诊随诊等形式,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复发判断标准[9]:临床疗效判定为显效或有效,随访期间再次出现咽部烧灼、异物等不适感,达到慢性肥厚性咽炎诊断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临床疗效、复发率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年龄、血清炎性因子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1例患者于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后2 d出现轻微咽干、微痛等不适感,于7 d后症状自行缓解,其余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2.3 血清炎性因子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IL-2均较治疗前升高,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4 d血清IL-2高于对照组,TNF-α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比较(μg/L,x±s)

2.4 生活质量变化

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两组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随访结果

对照组失访1例,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10.34%(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量表评分变化比较(分,x±s)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程绵延、病变部位特殊,患者治疗后易复发,反复发生的咽部烧灼、异物等不适感严重影响着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10]。慢性肥厚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喜食过冷、辛辣等刺激性饮食,以及饮酒、吸烟、粉尘接触、疲劳、情绪激动等均为慢性肥厚性咽炎的常见病因[11]。

当前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为低温等离子射频,该技术可通过将机体组织与射频电极间电解液转换为等离子体的离子蒸汽层等带电离子,促使肥厚组织和淋巴滤泡内细胞以分子单位解体[12]。同时,低温状态下分子与分子的分离可诱导组织蛋白变性凝固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血管闭塞,使组织坏死脱落或萎缩,达到治疗目的[13]。较激光微波150℃以上的治疗温度而言,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温度仅为40℃~70℃,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打开靶组织内细胞分子键,从而在避免直接破坏组织的前提下促使组织体积减容,其操作简便、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不易遗留瘢痕、恢复快等优势也已得到广泛认可[14-15]。然而,由于慢性肥厚性咽炎病因相对复杂,且其发生发展与邻近咽部器官炎症、全身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16],加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仅局限于目标组织表层,均造成临床疗效受限、复发率不甚理想[17]。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6.67%,而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则达13.04%,印证了上述结论。

为提高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局部注药辅助治疗方案[18],此次研究以复方倍他米松作为注射药物,旨在借助其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达到抑制咽部黏膜下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减少咽部分泌物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咽痒、干咳、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本研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33%,且复发率为7.14%,说明局部注药效果确切。与此同时,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在短期内自行缓解,说明加用局部注药并不会影响治疗安全性。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炎性因子改善更为明显,说明该方案在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平衡、调控炎性反应与抗炎反应方面的作用亦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与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相比较,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可得到更为有效的改善,同时,联合治疗方案良好的安全性较好,并且其在降低复发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猜你喜欢

咽炎咽部等离子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S30408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