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让道德与法治课更具生命活力

2019-03-27陆彬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俱进

陆彬

[摘   要]新时代、新教材,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做到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教师只有立足新时代,肩负新使命;立足新教材,吃透新课标;立足核心素养,做“四有”教师;立足教法研究,提升教学实效,才能打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与时俱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1-0057-0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随着高考改革全面深入推进,中考改革策应新高考也成为必然趋势,并统一启用人教版教材。

面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教育改革新的历史定位,作为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如何顺应新时代,把握新教材,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且意义深远。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四点。

一、要立足新时代,肩负新使命

十九大报告指出,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教育强国”,把握教育的历史定位,明确教育的本质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站位新时代,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及党和国家建设的新要求,引领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和价值观。聚集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做好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讲清楚为什么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而不是“落后社会生产”的问题。对此,教师可用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事实加以佐证,帮助中学生理解掌握。如在课堂中播放纪录片《厉害了,以我的国》,通过中国高铁、天眼、墨子量子卫星、蛟龙入海、C919大飞机试飞成功、新能源汽车技术辐射欧美等事物和事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发展成就,而且催生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党和国家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不断努力,且成就斐然,从而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通过以上事例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知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业观和择业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2.精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发展战略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发展变化。我们应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加速国内经济中高速发展增长,也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目前我国综合国力赶超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GDP增长率在6.9%,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客观真实的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展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担当,也是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让学生了解特色外交的新内涵,鼓励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问题,热心国际公益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3.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课堂。比如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我为微行为点赞”,指导学生发现身边乃至社会生活中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小事,记录下来做成PPT,然后在课上交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实际行动,这比说教更能让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立足新教材,吃透新课标

随着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出以及中、高考制度改革全面深入铺开,人教版新教材已投入使用。初中思想品德被“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统编教材取代,必然会推进课程标准的更新。教材的变化首先要求我们吃透新课标。新课标就是新教材的基本纲要和中心思想,深化理解新课标有利于教师抓住重点组织好课堂教学。

1.要把握新教材。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是坚持以“生”为本,要求教师提前自学研究新教材,领会新教材编写的主旨方向,把握新教材的重点、难点、焦点和变化点,尤其理解新教材对学生品质和能力培养的焦点,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要注意呈现出“生活性”,如新课导入生活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等等。因为远离现实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丝毫没有意义和生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与时代脉搏同呼吸共命运,这才能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例如,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下册是法治专册,如坚持宪法至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人民当家做主、崇尚法治精神等都是该教材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同时高度关注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中可以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出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就职时进行了宪法宣誓,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等事例拿出来与学生讨论交流,如国家领导人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昭示了什么?从而使学生理解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再组织学生开展“晨读宪法”活动,让学生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教师只有吃透了新教材,才能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中要注意呈现出“开放性”和“活动性”,如开展互动式教学、进行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等等。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和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的形成。

三、立足核心素养,做“四有”教师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我们教学实践的方向和落脚点。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的引领,因此教师要先具备核心素养,做有灵魂有底气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良好核心素养的学生。

1.要加强师德修养,做“四有”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重视自我学习和修养,严守师德规范,力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从学生身上就能看到教师的影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按照“四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2.要积极践行公平教育,爱生如子。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从课堂做起,课堂教学是平等的,不能厚此薄彼,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课堂上让每個学生都有发言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四、立足教法研究,提升教学实效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法也要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课堂教学实践中可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有趣、有触、有辨、有为,帮助学生理解识记,增强课堂学习效果。一是选择有趣的法治故事让学生听故事、深思考、悟道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趣性。二是遴选贴近教材内容的法律视频,让学生看视频、探本质、受启发。三是教学中挖掘思辨性话题,让学生相互研讨,在辩论中受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四是设计“看图说法”,引导学生践行法治行为,让学生在遵法、学法、守法、护法中有作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从学生抓起,其主阵地就在课堂。

新时代,新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让道德与法治课更具生命活力。因此,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敢于担当,站位新时代,把握新教材,创新教材教法,才能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俱进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教学的思考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质疑,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