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思考和尝试

2019-03-27屈红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

屈红花

[摘   要]在当前的小班化课堂中,部分英语教师仍然在践行着传统大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活动。小班化背景下,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的途径有:激活已有知识,以旧带新;小组间展开合作与竞争;实施有效的奖励。

[关键词]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1-0034-02

目前的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绝大部分英语教师仍然在践行着传统大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45分钟的课堂,教师从默写单词到讲解上一堂课留的作业,最后再讲新授课的内容。一节英语课的大半时间都被英语教师的讲解所占据,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甚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更别提精彩生成了。这样的课堂,教师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很安心,因为他们认为该讲的都讲了;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此乏味的一节英语课无疑像失眠者要面对的难熬漫长的黑夜。这样的课堂只会一点一点地耗尽学生那原本就微不足道的英语学习热情。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英语成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是在情理之中。做教研时,我们却常听到当局者们这样抱怨或哀叹:自己都这么尽力了,而学生还这样如朽木不可雕,唉!现在的学生整天不知道在忙什么,真不好教啊!每每听到这样的抱怨,笔者总在想:这些教师为什么不去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呢?为何不去改进一下自己的教学呢?

另外,笔者还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一堂课成功与否时总会纠结于这堂课有没有教完预设的内容。笔者并不赞同这样的观念。难道教完了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就一定意味着这是一堂好课吗?教师的教学就成功了吗?事实证明未必如此,而且这正是传统英语课堂的弊病所在,它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活动,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习得了什么知识,是否获得了学习能力方面的提升。

一、小班化背景为英语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传统的课堂上,由于学生人数偏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极易出现“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为教师顾不过来那么多人,课堂秩序也容易失控,教学活动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只好无奈地放弃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践行着单调低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听。而当前随着生源的减少,班级人数也在渐渐减少,所以有很多学校在实施小班化教学,我校也不例外。小班化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师生多方面多渠道互动。小班化就是为了让教师能跟每个学生都有交流与互动,学生之间能有多元交流和沟通。在小班化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小班化的这一教育理念与高效课堂的要求不谋而合。高效课堂要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二是满足升学的需要。满足升学需要并不是要迎合应试,而是让升学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所以小班化的背景为英语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大班教育中单一的讲与听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去创设师生和生生互动和交流的平台,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有相应的进步。

二、使小班化英语课堂更高效的教学尝试

l.激活已有知识,以旧带新

以旧带新就是从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并自然地引出与之关联度极高的新知识,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8B Unit 1中要学习一种新的时态——现在完成时,其中涉及动词的过去分词,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为了给学生做好学习现在完成时的铺垫,得先让他们通过复习初一学过的动词过去式来熟悉一下动词过去分词的构成,所以笔者抓住了寒假返校第一节课的好契机,把学生分成5人一小组,先由组长负责安排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谈论自己在寒假期间经历的最有趣或最难忘的一件事,然后,每小组再推荐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分享他的故事。在这些学生分享故事的时候,笔者将他们所涉及的动词写在黑板上备用,待学生分享完趣事后,笔者让全体学生说出这些动词的过去式,并给学生呈现它们的过去分词。紧接着,笔者就很自然地把现在完成时这个新的知识呈现给了学生:Winter holiday has been over. These interesting things have happened already but now you can still remember them clearly or even you can remember forever.这个热身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激活了已有的知识——动词的过去式,并很自然地引出了即将学习的动词过去分词及现在完成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小组间展开合作与竞争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相互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若在小组合作中引入组与组的竞争激励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当然,小组的划分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原有英语水平,学习小组通常可以由2人、4人或6人等组成。

我们在上习题课的时候,不难发现不管教师怎么强调习题中出现的高频错误,总有学生仍然不会订正,有极少学生甚至思想分神,根本不听教师的讲解,所以,即便检测已做过的习题,学生的错误率仍然会很高,这就意味着教师的习题讲解课是低效的,对于某些学生来说甚至是无效的。基于此,笔者尝试对习题课进行改革,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方式来解决习题中的问题,并结合一定的激励措施。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异质小组,每一项练习给学生一个时间限制,让他们先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并确保组内每位同学都能正确地解释每道小题的题眼,哪个组先讨论完,哪个组就可以先举手,抢到这一项的解答权,然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就可以向这一组的任何成员提问,若解答得完全正确,那么负责解答的同学平时成绩就可以加1分,接着其他组的成员继续提问,抢到解答权的小组的成员继续解答,直到这一项练习没有任何问题。若小组成员解答得很棒,全组每个成员可以额外各加一分。实践证明:这一习题讲解策略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堂的即时检测和课后巩固反馈来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3.实施有效的奖励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首次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列,进一步明确语言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这意味着国家的语言政策更彰显“人”的意义,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思想。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看在眼里,喜在脸上。学生需要教师的赞许和认可,对学生来说,教师运用有效的奖励机制就是一种较好的认可方式。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是有能力学好英语的,但总是动力不足,不愿意开口读背英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挖掘出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笔者就在每个单元的每个课时中精心挑选一些句型、简短的语篇或一段5个轮回的对话,每天让学生自主选择写配套的笔头作业还是做教师挑选的口头作业。选口头作业的学生,第二天必须到笔者面前来默写,默写得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平时成绩加2分的奖励,加分的信息及时公布在教室的公告栏上,并随即利用一线平台向家长通报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尝到了一定的甜头,并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课后选口头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这着实让笔者心里偷着乐,越多学生选口头作业,越让笔者感到这一教学策略的成功。学生通過主动背诵默写,英语语感也越来越棒,解题的正确率越来越高。

英语高效课堂是每一个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小班化教学为英语教师实施英语高效课堂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只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肯想办法,多动脑筋,充分利用当前小班化这一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够打造出英语高效课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班化的“化”
读英语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酷酷英语林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