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探究
——以安徽省F高校为例
2019-03-27程永生
程永生
(阜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是加快国家创新驱动、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诉求,更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高等学校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但从实践探索情况来看,存在着明显的原动力不够、外驱力不足和内生力不强的现实困境,迫切需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社会创新能力提供可行性样本,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全社会力量。
一、文献简述
马克思曾指出,研究必须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探寻其内在联系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1]。从根本上来说,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的价值正是源于对实践的不断检验和升华,实践的发展又助推了理论的修正和进步[2],不可偏废其一。关于协同创新的既有研究也同样如此,笔者设置“主题=协同创新,或者题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中英文对照)”为检索条件,在中国知网服务平台进行跨库检索显示,从1993年首篇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文献出现,关于协同创新的文献关注度,基本上稳定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但随着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正式提出,协同创新正式成为了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学界相关研究文献出现了迅猛激增的态势,从2010年的237篇直接跃至2016年的3889篇;研究领域也在日益拓展,从最初单纯对企业创新的关注,逐渐延伸到产学研、社会管理、区域发展、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
具体而言,协同创新在高校现有研究的类别层次上,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关于普通高校管理方面,关注比较多的有党建协同机制构建、辅导员队伍协同建设、安全保卫协同模式创新、财务协同管理改革和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等等,都强调要优化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统筹汇聚校内外的资源要素,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氛围,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管理水平。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在高职院校的管理中,致力于“双师型”教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分析及其应用研究,关注较多的有校企合作协同发展、高职应用文化协同建设和具体专业师资培训的协同开展,等等,类似研究无一例外地都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性质和协同创新的指导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依托“行企校”合作模式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也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走向。
综上所述,既有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本文的展开提供了思路性借鉴,但从文献整理结果来看,具体到关于“协同创新”和“校地合作教学”的相关性研究还极为薄弱,截止2018年9月5日笔者以“协同创新”并“校地合作教学”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仅析得文献1篇,主要还是从我国传媒类专业在校地合作方面的成效、问题出发,就如何实现校地合作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最优化和高效化提出了具体的策略路径[3]。另外,从上述既有间接研究来分析,随着协同理论的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业已成为学术热点之一。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关于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催生了协同创新时代的到来。
二、基于协同创新进行校地合作教学的价值探讨
核心概念是价值探讨的逻辑起点,价值共识是概念外延的有效拓展。协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哈肯于1971年首次提出,认为整个社会环境都是由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子系统构成[4]。协同理论一般意指两个及以上的主体,通过协调配合作用共同完成既定目标,从而在目标效果上,实现组织整体效益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的一种活动或方式,常被形象地描述为“1+1>2”或“2+2=5”等[5]。而创新的概念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于1912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将生产要素进行再次组合,产生创新效率质变,从而提高生产效益的活动[6]。所谓协同创新,从词源的层面而言,即“协同+创新”的组合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协同模式的建构,创新资源要素的组合衔接,破除学科专业和体制机制等壁垒藩篱,在充分释放协同双方互补优势的同时,进而达到效益和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协同创新是当今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之一。“校地合作”从一般的区位意义上而言,指的是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区域或其他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广泛合作。具体到资源要素层面而言,校地合作是指院校与政府、企事业之间,以各自既有掌握的资源优势为前提,通过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的流动,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实现校地资源利用和共享的最优化,进而以各自生成新的资源优势,来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7]。
校地合作教学是校地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检验当前校地协同创新理念的重要试金石,是推动校地之间资源共享、价值共建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实践载体。可以说,通过校地合作教学,可以把双方看似毫无关联而内在联系丰富的元素创造性地连接在一起。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过程既是对协同创新理念的检测,又是促进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基于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向的转变,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强化,迫切要求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等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地深度协同合作,合力推进协同发展,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增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为此,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系列改革举措助推校地协同育人: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随后教育部正式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通过启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方式,指导推动高校加强校地合作。特别是教育部“2011计划”,自启动实施以来,不仅在全国迅速启动建立了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而且从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标准认定等层面,引导和鼓励地方、高校紧盯国家、行业以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联合国内外的优势力量,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主动开展深度合作和供给侧改革,有效解决了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推动下,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着力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等单位部门合作,加大协同创新、合力育人力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战略层面部署了应用型转变策略,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两个主动”出发,做到办学思路“四个转到”,即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创新驱动“两个发展”能力[8]。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9]。因此,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协同创新视角进行校地合作教学的探究,既符合当前国家政策的基本导向,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更是新形势下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是新形势下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诉求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伟大变革,知识更新和技能更新正以空前的加速度在迅猛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革,从传统的知识本位迅速转向能力本位的教学导向,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未来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必备素养,而且要让提升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是新形势下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对“钱学森之问”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回答。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校地合作教学研究,有助于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中,落实“把服务社会作为发展要求,把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的理念,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深度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回归教育的本源,促进学生积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再者,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其与社会的关系便成为争论的经典命题。大学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子系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灵魂的集中反映[10],其保存、传递和发展专业知识的根本功能从未改变;同时,大学也是社会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完成社会身份认同,适应外部逻辑的“时代表达”。大学日益成为了服务社会和引领时代发展的专门组织,而组织功能的发挥又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教条化、单一化和静态化的传统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长远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理念,改革构建新的适应我国国情并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校地合作教学势在必行,是新形势下实现知识传承与创新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如上所言,深度应用转型是时代和国家赋予地方本科高校的使命和责任,地方高校必须因时顺势、主动作为。要实现转型,其关键点就是形成高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其中建立良好的校地协同创新机制就是首要关键。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曾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必须坚持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11],主动深化内涵发展,主动服务地方发展,主动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因此,从学校现实出发,无论是以需求、就业为导向,还是“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定位要求,都需要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宏观质量、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主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便是当务之急。基于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有利于地方本科高校瞄准区域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办精特色专业、办强优势专业,加大满足区域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有效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主体优势,形成学科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的良性互动,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来实现协同发展,共同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校地合作教学的现实困境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是当前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诉求。但理论的价值认同不等于现实的实践推动。从F高校的实证分析情况来看,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依然存在着若干障碍,制约着校地合作协同发展的持续深入和教育教学的成效。
(一)学校推动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原动力不够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协同创新的理念去推动校地合作教学,学校层面的主动作为是关键。从目前现状来看,一方面,部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深度融入校地合作的空间较小,影响了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深入推进和合作可能,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对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认识不够深、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以F高校为例,该校拥有63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传统的老牌地方本科院校,拥有研究生、本科生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57人、在校学生1.8万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拥有66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重点学科。近年来,F高校围绕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开始实施了“精办教师教育,兴办非教师教育”的战略转型,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真正在全校范围内推进协同创新校地合作教学的只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为数不多的11个专业,不到总专业数的1/5,且程度不一、效果不一。同时,在已经推进校地合作教学的项目中,依然存在很多核心环节执行缓慢甚至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同样以在F校执行较好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按照校地合作教学的办学计划,学校主要负责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的技术原理等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而校地合作的另一方也是“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的合作方——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云应用、云开发平台和网络设计规划、维护优化等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教学和实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受制于学时、场地和课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原本的合作实践内容,只能以单一的校内教学替换,必然导致协同创新脱节。更为严重的是,类似的矛盾冲突,在实践中往往是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协调的,亟需从观念层面澄清对协同创新的认识。
(二)地方对实施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外驱力不足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校地合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享,更需要地方政府的主体支撑和政策支持,否则必然导致这种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出现“中梗阻”,深度共享将会停滞不前。在国家层面,相应的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能找到的最为权威的,当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其中首次提出了要制定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要求,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12],这为校地合作中政府层面的主导地位指明了具体方向,但遗憾地是没能形成具体的、可执行性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纵深推进。
同样如此,如上所言的F高校和F市之间也建立了校地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共同确立了包括协同创新、合作教学、人才培养等在内的建设方案,为助力F校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权威部门的法律法规作为强制性的约束条文,仅仅依靠单纯的一纸协议来推进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显然无法真正规定校地双方的权利义务。落实成效的好坏更多是取决于双方部门的自发状态,有的时候甚至是取决于双方主要负责人的“私人关系”,体制机制不利于协同创新。从国内外一些好的经验来看,要走协同创新的发展之路,必须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不能紧紧停留在“精神鼓励”层面;必须有健全完善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形成良性的协同创新合作教学的外部驱动循环系统,但从实践层面来看,这种良性循环的外部建设道路依然很漫长。
(三)师生对推进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内生力不强
教师和学生是校地合作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也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而现实的问题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让学生抛去校地合作中“精致的利己主义”,立足长远、享受纯粹性的学习,却是很难做到和不切实际的。比如在校地合作教学项目中,学生更多地倾向于有一定经济收益的带薪顶岗实习,而对需要自费拓展的一些学习模块,学生会自觉选择放弃,根本不愿意关注相关模块的潜在价值,致使学校不得不放弃相关模块的设置。对于校企合作中常见的工读结合或者顶岗实习的方式,更有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其就是企业和学校联合剥削学生的剩余劳动价值。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校企合作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抑制,而且注定将无法走向深化[13]。
在F高校虽然尚未发现上述极端案例,但是由于作为老牌本科高校的长期办学底蕴是传统的基础学科,师资结构也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双师型”教师,这是该校在去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反馈意见中,专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建议要多措并举引进一些企事业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种师资的缺失必然导致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推进困难:一方面教师的科研成果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上,与企业现实问题有一定差距,其自身的科研兴趣和学术积淀均难以承担企事业的科研研发和技术攻关项目;另一方面培养的学生也存在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与企事业单位的现实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四、基于协同创新校地合作教学的实践转向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推动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核心在于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要以协同的理念积极整合有效资源,要以创新的理念推动知识价值共享;关键在于校地多元合作,从教学设计、课程嵌入、实习实训等全环节入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多方共赢,运用协同创新理念,建立起长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一)以督查+问责为重点,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目标协同机制
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各负其责,构建完善 “政府主导、多方合作” 的目标协同机制。地方政府层面的目标重在政策导向、宏观助推,着力提升校地合作的积极性;高校重在主动创新、积极作为,以校地合作教学为契点,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环节;企事业单位层面则重在整合资源、共享平台,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
当然,协同目标的实现,不能仅靠各方的自觉自愿,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督察问责机制,从宏观制度层面确保协同创新校地合作教学的有效运行:一要对协同创新校地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进行监控,明确协同价值导向,确保项目和方案符合国家战略、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二要对协同创新校地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监管,平衡各方利益主体,确保校地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三要对协同创新校地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效进行问责,动态调控协同创新目标,确保校地合作教学实现效率最大化、资源最优化,为协同创新提供强大的持续内生支撑力。
(二)以共建+共享为重点,构建“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组织协同机制
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实现双方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共赢,必然需要健全互为依存的组织协同机制,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松散的战略合作或框架协议上。
具体而言,在政府层面重在顶层设计的组织优化,通过出台助推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规定,增设专门职能,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组织章程,探求符合区域特点、行业特色和合作实际的有效模式,有序引导校地合作教学的深度展开,服务考核校地合作教学协同创新绩效。在高校层面重在组织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智力支持、社会服务等合作项目,整合双方资源,在价值共建中实现“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个根本目标。在地方企业、单位层面,重点在于利用高校的价值创造和成果转移,实现协同创新和现实赢利,推动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产生共振效应,助推社会创新和进步。
(三)以价值+服务为重点,构建“务实合作、规范有序”的体制协同机制
协同创新的校地合作教学具体到微观落实上而言,重点要凸显社会服务和创新价值,各合作方既要从自身管理实际出发,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晰对应的责任义务,又要明确利益分配,有效减少矛盾冲突,着力在体制机制上构建形成“务实合作、规范有序”的内在良好局面。
具体到体制协同上:一方面,要尊重价值创造的契约关系,合理解决双方成果转化中的风险规避和利益分配,为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深化奠定内在体制保障;另一方面,要以多元需求创造为价值引领,求同存异、求同消异、求同求异,充分利用协同创新平台,让知识服务呈现“放大效应”,在逐步提高社会知识存量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移,逐步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这也是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当然,协同创新作为全新的战略视角,能够为校地合作提供新的内涵与意蕴,不仅包括本文讨论的教学合作框架,而且包括合作模式框架、科研协同创新架构等方面。协同创新的范围既包括本文探讨的校地合作,从宽泛层面而言,还包括高校内部知识共享层级,如不同院系之间在科研思想、技能与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等等。但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协同创新理念的校地合作教学进行实践范式探讨。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
[2]程永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视域下城市公用事业政府规制创新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2):8.
[3]秦媛.聚合与创新——校地合作视野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14):30-31.
[4]H.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
[5]屈文谦.基于协同理论的创业学院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3):65.
[6]方维慰.大学大院大所与地方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J].江苏高教,2018(12):71.
[7]刘薇.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校地合作模式探析[J].学术探索,2012(9):129.
[8]教育部.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10-23.
[9]人民网-人民日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7-10-28).http://cpc. 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10]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小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11]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4.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 http://old. moe.gov.cn/ publicfiles /business/ 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13]丁霞,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与探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