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三脉优化皖淮旅游景观意象
2019-03-27孙娜蒙
孙 丽,丁 杰,孙娜蒙
(安徽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诞生地之一,皖淮流域的地理地貌、发展历史和风俗文化构成了该地区的基本面貌,即地域三脉是该地区旅游景观的基础。在当代,休闲旅游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当代的旅游景观需构建完整、优质的景观意象,在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映像和口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因此,当代旅游景观设计,需要在深刻分析地域三脉的基础上,将设计发展理念与皖淮地区的基本特征属性相符合,寻找到一条适合提升审美价值、人文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途径。
一、皖淮流域三脉分析
(一)枕水而居的地脉特征
淮河古称淮水,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桐柏山,蜿蜒于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经苏北平原汇入长江。明《五杂俎·地部》曰:“淮者,汇也。四渎之尊,淮居于其一焉。淮之视江、河、汉,大小悬绝,而与之并列者,以其界南北而别江、河也。”浩浩汤汤的淮水成为滋养淮河两岸的先决条件[1]。
淮河流域上游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中下游处于平原,占三分之二,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淮河曾独立入海,皖北地区是淮河在安徽省内的主要过境区域,皖北地区有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个沿淮城市。皖淮两岸四季分明,是中国温带向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带,降水相对充沛,从而水系发达,河流支系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湿地镶嵌在皖北平原。《晏子春秋》记载:“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反映了皖淮两岸人们枕水而居的地理特点,以及由此形成的两岸不同风貌。
场所的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皖淮流域的地理特征鲜明,在当代旅游景观设计中,必须以水脉特色为基础,把体现淮水两岸的地貌特征,作为表现皖淮区域性景观整体意象的重要基础。
(二)励精图治的史脉特征
早在石器时代,淮河两岸就是中华民族祖先生息繁衍的聚居地,南召猿人、沂源猿人、和县猿人在这里聚族而居。淮畔城市蚌埠的双墩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了淮河文明的源远流长。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在淮畔涂山“会诸侯”而天下定。秦汉以后,淮河流域的历史发展更加波澜壮阔。垓下古战场见证了楚汉相争的烽烟,亳州古屯兵粮道,曾襄助曹氏父子问鼎权利巅峰,凤阳龙兴寺是明王朝朱元璋人生起步的风雨港,这些治国安邦的奇才,励精图治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不仅影响了他们的那个时代,也影响后世千年。
千百年来,淮河滋养着两岸生生不息地发展。然而,由于淮河河堤土质松软,河岸低矮,黄河夺淮后,淮河水患非常严重。淮河流域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水患进行卓绝斗争的历史,从大禹治水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无不是在与水相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民生作用,把淮河治理工作作为重点民生项目,多年加强治理,实现了青山绿水环绕,生态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淮河流域的发展史,是与淮水相伴的发展奋斗史,因此,通过当代景观设计,还原历史风貌,表现人类在自我发展史中的奋斗精神,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当代皖淮旅游景观的史脉属性,必须和皖淮人民勤劳奋斗的发展史相耦合,形成对皖淮旅游景观整体意象精神内核的构建。
(三)包容融汇的文脉特征
水是生命之源,滨水而居是人类生存基本条件,人类古代文明都是因河流而发展,沿着河流而扩散。淮河流域地理环境的优越性,促使中国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和融合,在淮河流域形成了中国南北文化转换的文化带。
淮河流域文化璀璨,文化遗产丰富,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在淮河流域繁荣,春秋时期楚文化不断渗透,吴越文化不断向西,加之北方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在这里融汇,因此,淮河文化带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且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区域性文化特征。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的方言,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具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特色;淮上历史名城寿县的青铜器,明显吸收了吴越先进的冶炼技术;从中原地区传入的花鼓灯技术,从淮河上游传播到中游的怀远县,融汇后兼具北方豪放和南方细腻;泗州戏是淮河流域古泗州一代拉魂腔的传承和演进,这些区域融合文化具有鲜明的过渡性、兼容性。
淮水处于南北交界线的位置,深受水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淮河流域体现出包容涵养的文化特征,也促成了道家文化在这里繁荣兴盛。“临淮自古多名士”,老子、庄子、墨子等群贤璀璨,“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水利万物而不争”等对水文化深刻的感悟,促成了勤劳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尚德辩证的淮河人文风貌,反映了淮河人民追求真善美、顺应规律等文化价值取向。
总之,淮河流域南北交接的地理位置,与淮水相伴的发展奋斗史,以及包容开放的文化积淀,构成皖淮景观意象的三个特征属性。在旅游景观发展中,需要根据景点所在地的现实条件,突出优势特征属性,强化与皖淮地域三脉的耦合度,寻找皖淮旅游景观整体意向相一致的优化策略。
二、皖淮旅游景观意象优化策略
当前,国内旅游行业竞争压力巨大,迫使皖淮城市在发展中需要更高的站位,集中整体力量,谋求在大地域圈中的发展,形成皖淮区域旅游的地域品牌,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皖淮城市的旅游景观发展策略,需基于皖淮城市的地脉、史脉和文脉,研究皖淮地域整体意象,宏观结合细节,整体兼顾局部,各要素围绕与皖淮景观整体意象的耦合度,然后针对性加以优化。
(一)基于淮河地脉,优化形成湿地生态游
安徽省沿淮地区属于淮河中游地区,河流、湖泊、洼地开阔密集,湿地类型多样,湿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安徽省沿淮河两侧有低洼地63万hm2,约占沿淮地区总面积的27.7%,是淮河两岸湿地的集中分布区,重点发展这一区段的湿地资源,可以形成优质的湿地生态游[2]。
湿地生态游是体验以水文生态为特色的生命游、灵性游,即到自然湿地中去观赏水坝、湖泊的碧波粼粼,考察水生植物、动物昆虫等生命律动,进行水面泛舟、平台远眺的旅游活动,从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国湿地资源,包括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三大类。安徽省沿淮湿地自然保护区有5处:五河沱湖自然保护区、颍上八里河自然保护区、明光女衫湖自然保护区、霍邱东西湖自然保护区、寿县瓦埠湖自然保护区[2]。安徽省沿淮国家水利风景区有6处:蚌埠龙子湖水利风景区、阜南王家坝水利风景区、凤台芡淮新河水利风景区、霍邱临淮岗工程水利风景区、霍邱水门塘水利风景区和蚌埠闸水利风景区[2]。安徽沿淮国家湿地公园有5处:颍上迪沟国家湿地公园、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淮南焦岗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淮南大通国家矿山湿地公园[2]。
湿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被誉为地球的肾,可以储存洪水,调节径流、改善局部小气候,净化污染,最终达到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但是湿地水系浅显,适合生长芦苇、芒草等喜湿植物,在对湿地利用过程中,湿地景观的主体是水体景观,水体景观在植物景观、水禽景观和水产景观的配合下,形成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景观。基于淮河地脉,优化湿地生态游,是利用淮河中下游水系湿地众多的特点,一方面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地保护和恢复,另一方面在开发中实现旅游综合价值。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首先必须在保持现有湿地面积不能缩小、改善受污染的水质、尊重原有地脉的基础上,注重水体景观的优化,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形成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3]。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学观赏性、可进入性角度出发,进行保护性开发,是建设湿地景观的核心。在基于淮河地脉,优化形成湿地生态游的过程中,还要遵守国家和地方法规,不能破坏性、颠覆性开发,而要采取保护性利用,在进行湿地景观建设的时候,注重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通过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优化,在实现景观更美好的同时,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也要更加合理,生态系统与人关系更为和谐[3]。
淮河优越的湿地地貌,除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是淮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五河县境内沱湖碧波万顷,是皖淮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沱湖水质良好、水草见底,是湿地游的理想胜地。湿地同时盛产鱼虾蟹,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沱湖螃蟹为龙头的知名品牌,湿地养殖业为淮河湿地保护开发提供了资金,农家乐等餐饮服务丰富了湿地生态游的内容。目前湿地生态游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要进一步协调人与湿地的关系,做好湿地经济发展与保护优化的整体规划。
(二)基于淮河史脉,优化形成教育景观游
教育景观游是以参观、游历景点的方式,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达到树立理想、拓宽知识面、提高素养的一种旅游活动[4]。教育景观游的景点,常常是以历史主义、爱国主义等特定题材为内容,通过遗物、遗迹等形式生动还原展示,寓教于乐,这种方式比起课堂说教,学习更加轻松,在观览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淮河流域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篇章,淮河儿女千百年来拼搏进取、生生不息。先祖大禹为平水患,“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被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誉为第一人的孙叔敖,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至今造福百姓;东汉末医学家华佗,为人民解脱疾苦,以神奇医术救百姓于病痛之苦;明开国大将“东瓯襄武王”汤和,晚年抗倭,东南海防取得显著效果;近代史上的淮海战役,更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绝章。追寻这条熠熠生辉的皖淮发展史脉,可以发现淮河儿女奋发图强、求真务实的精神价值,捕捉其中闪现的亮点,可以打造成富有意义的教育旅游景观。
近年来,为弘扬历史精神,各地在新建的景观中,十分注重对于皖淮史脉的挖掘,以此提高教育景观游的品质。蚌埠市张公山风景区湖中岛,以大禹治水治国精神为主题建园,打造国内第一个廉政风景园,充分挖掘大禹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大爱天下的精神,在主题园内建设有“大禹听五音治国”广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雕像、荷花植物园等景观节点,观众在休闲游览中,思想得到感化教育[5]。
(三)基于文脉,优化形成文化景观游
文化景观游是指人们游历人文风光,以欣赏、体验的方式,了解民俗风尚、追寻名人事迹、参加文化活动为内容的、富有文化内涵意义的旅行活动。皖淮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除了有诸多留存遗世的名胜古迹之类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舞蹈有颍上花鼓灯、阜阳剪纸,省级非遗民俗有寿州锣鼓、阜阳抬阁、涂山禹王庙会等,省级非遗美术有灵璧钟馗画、凤阳凤画等,省级非遗音乐有颍上县淮河锣鼓、五河县旱船舞、蚌埠市淮河琴书等。依托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皖淮地方文脉,优化形成丰富的文化景观游,是丰富皖淮旅游景观的整体意向的核心内容。
元代吴瑞《日本用草》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王刘安”,记载的是淮南王刘安在炼丹过程中发明了豆腐制作工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类似记载。流传千年的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在第一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已经名列其中。以淮南豆腐文化为切入点,淮南市每年9月举办豆腐文化节,截止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20届。借助豆腐文化节,淮南市卧龙山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区、上窑风景区等景点开发建设一直在不断推进,八公山风景区按照汉代建筑风格,复建了汉淮南王刘安宫、白塔寺等景观节点,通过豆腐文化游、道教寻源游,形成了八公山道教文化旅游品牌。事实上,在豆腐文化节活动中,淮南文化景观在得到大幅度完善的同时,这些新景观反过来也进一步充实丰富了皖淮文脉,优化了文化景观游的品质感受。
总之,在旅游景观建设中,需根据景观所在地的地脉、史脉和文脉的优势特征,建设与整体意象相符合的各类特色景观,这包括基于淮河地脉,修复发展生态型旅游景观;充分挖掘淮河奋斗不息的发展史脉,形成教育型旅游景观;充分研究南北过渡带的文化特征,基于淮河地域文脉,形成文化型旅游景观。通过这些各具特色不同类型景观,发展形成皖淮流域自己的特色游,提高旅游景观的综合价值。
结语
目前,皖北地区的淮畔城市,都在致力于旅游市场的竞争,而皖北区域的地脉、史脉和文脉是该区域旅游景观发展的根基,是优质发展的不竭动力。优化皖淮景观的形式和内涵,形成基于淮河地脉的湿地生态旅游,形成基于淮河史脉的教育景观游,基于文脉的文化景观游,最终形成优质的旅游景观整体意象,在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映像和口碑,促进皖淮旅游人文社会和经济价值效益的实现。
[1]宋国军,张彦林. 淮河风情[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6-9.
[2]鲁峰.安徽沿淮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水利,2012(6):60-62.
[3]汪芳琳,等.安徽省湿地现状、问题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86.
[4]徐东平,王勇勇.淮河文化与淮北振兴[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5]孙丽.基于淮河流域的地域三脉提升旅游景观综合价值[J].蚌埠学院学报,2016(5):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