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执行情况研究
2019-03-26阚顺玉
阚顺玉
摘 要:随着我国失能老年人数量的不断扩大,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成为全社会长期关注的话题。上海市是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试行城市之一,所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已经试行的嘉定区和金山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需求老人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为我国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问卷调查;执行情况;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2-0062-03
引言
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户籍总人口共1 450 万人,其中 60 岁及以上人口计 457.8 万人,占比 31.57%,较 2015 年新增1.36个百分点;截至 2017年末 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计 2 163人,每 10 万人中有 14.9 位百岁老人。可见,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非常高,整个社会的养老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同时失能老人与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论是失能还是半失能老人都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存在老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面对重大疾病不能及时有效的医治等困难。对于如何提升社会养老问题,恰当地应对人口老龄化自然而然成为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课題之一。
随着《关于开展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颁布[1],基于上海作为全国第一个试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一线城市,我们选取了从 2017 年 1 月起已经试行的金山区和 2018 年 1 月1 日起运行的嘉定区进行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跟踪调查,了解老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度、满意度,聆听养老机构、护理员以及家属等人对该政策的改进建议,初步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政策及学者观点,对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全面试点的改进路径进行探析。
一、研究背景分析
根据实际社会现状可知,大部分老人主要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经济来源大多是子女的赡养费和养老保险。他们认为和子女一起生活是安享晚年的最理想的方式。而80 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出现失能情况的,有经济能力的选择去养老院的居多,但他们有种种顾虑以至于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如舍不得离开子女、认为养老院或敬老院条件差、养老院的护理人员服务水平低等。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很多老人表示并不了解[2]。并且缺乏对护理保险的认识,老人们并不愿意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前缴纳护理保险费。如果缴纳的护理保险费用较少并且政府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则大多数老人愿意参加护理保险。本文的调查研究对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实际试行情况的了解有帮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市实行的长期护理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选定正在实行的金山区和嘉定区,通过走访两个区的养老机构和社区以及城镇居民,初步了解到长期护理保险在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中的现状,以及老人对待长期护理的费用政策的评价、人们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情况。
三、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自填式和访问式问卷调查方式[3,4],对采访老人发放问卷,一部分是由老人自己填写,另一部分是通过询问老人具体情况,由调查人员详细记录信息。最终共发放 200份纸质问卷,有效问卷 189份,有效率达到 94.5%。
(一)参与调查的老人情况分析
1.老人年龄情况分布情况:60—69岁占比为30.77%,70—79岁占15.38%,80岁及以上占53.85%。参与问卷调查的老人年龄平均都在80岁以上,其次是70岁左右,最后是60岁。
2.参与问卷的老人每月的养老金收入情况:收入在3 000元以下占比30.77%,3 000—5 000元占比57.69%,5 000元以上占比11.54%,上海市生活水平较全国其他城市比较高,老人的生活水平较高。
3.参与调查的老人的身体状况
4.老人对长护险了解以及需求情况分析见表1:
5.参与调查人员办理长护险人数情况
问卷中参于办理长护险的老人所占比为60.77%,剩余39.23%的老人包括有对长护险不太了解的,有对长护险有怀疑的,也有即将要办理的,也有申请评估失败的。其中参与购买长护险人员的大致年龄层次为:年龄在80岁以上占了66,66%,年龄在70—79岁的占19.05%,60—69岁占了14.29%。
(二)老人参与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分析
1.老人用于护理费用的支出情况
老人愿意支付护理费用在100元以下的占比19.05%,300—499元占比19.05%,500—799元占比14.29%,000—1 999元占比33.33%,3 000—4 999元占比14.29%。
2.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的原因分析
担心负担不起住养老院费用,能接受长护险的费用支出占20.69%;不愿意过分依赖儿女的占24.14%;认为长护险的护理方式比较专业的占17.24%;认为长护险适合自己的占3.45%;自己是五保户,国家承担其费用的占34.48%。
3.申请长期护理保险情况分析
选择护理形式情况分析:选择社区居家照护的老人占19.05%,选择养老机构照护的老人占80.95%,目前参与调查人员中没有选择住院医疗护理方式。
参与调查的老人中,有38.1%的人对长期护理政策是非常满意的态度,有52.2%的老人比较满意,有9.7%的老人是不满意的。从调查情况来看,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老人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也有老人认为服务人员经验不足、年龄过大,服务质量没有保证;少量人认为支付费用偏高。
4.老人享受服务过程中问题反馈情况
在养老机构享受服务的老人,对于服务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已经被解决的占37.5%的比例,正在解决的占42.3%,未得到解决的占20.2%。说明:参与调查人中,有38%的老人认为应该加强护理员培养培训机制、服务质量要有所保障;23%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提高失能等级评估效率,缩短评估时间;最后,有49%的人认为政府应该购买第三方服务,发展社会组织的参与,应该多探索与养老保险,降低长护险金重复支付的风险。
(三)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状况分析
此次调查中有总共有73人未参加办理长期护理保险,这些人对长护险的需求情况分析如下。
1.不愿意申请长护险的理由分析
不太清楚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占30.25%;认为年老时自己能够完全自理占14.34%;子女能夠提供所有的护理服务占11.12%;经济负担重,承受不了占19.41%;传统观念意识强,认为长期护理是家庭的责任占18.72%;其他占6.61%。
2.愿意申请所能接受的每月费用情况
大部分老人更愿意接受的费用在每月300—400元,收入高的老人也接受更高的费用。
四、总结及建议
结合调研实情,发现上海市长护险试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很多老人表示并不了解。老人们并不愿意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前缴纳护理保险费。(2)如果缴纳的护理保险费用较少并且政府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大多数老人还是愿意参加护理保险。(3)访谈过程中了解到,非上海市户籍人口没有资格申请长护险;部分老人丧失选择长期护理服务的权利,而此类老人同样存在经济压力大等问题。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对政府长护险政策的顺利实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完善配套政策,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护险模式[5],进一步明确长护险相关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并加大宣讲力度,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是长护险、申请前后的区别,完善异地办理和护理员人力资源管理等[6]。(2)明确界定养老服务与长期护理服务、医疗保险费用和长期护理费用、工伤保险待遇和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之间的区别。(3)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管理,建立统一的领导架构,并且及时进行信息传递,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矛盾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戴卫东.长护险试点需把握五个关键和难点[J].中国医疗保险,2017,(3):29-30.
[2] 杜霞,周志凯.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榆林市的微观样本[J].社会保障研究,2016,(3):41-50.
[3] 王玉君.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3,37(4):19-32.
[4] 叶丽芳,黄贤金,马奔,汤其琪.基于问卷调查的土地督察机构改革设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77-82.
[5] 王群,丁心蕊,刘弘毅,沈易非,梁少博.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8,(6):41-45.
[6] 荆涛,金缦.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探析——从理赔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3):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