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农业标准化建设措施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者现代农业标准化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3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也已经被提上日程,迅速的缩短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农业为基础,需要向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不断转变,逐步建立完整的农业标准体系,一步一步提升农业经营者的科学技能和自身的管理能力,增强农业经营者的自身的现代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意识。我国的农业发展比较落后,高科技农业生产方式发展不足,农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不理想,不能形成体系化综合管理,这些一项一项的问题都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现代农业的涵义

现代化农业是采用现代化的机械农业设备,同时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农业的生产工作,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利用现代社会高效率和便捷的信息通信能力,进行市场需求的调查,进而控制农业的生产。

面对当前国际农业环境的变化,竞争不断加剧,以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国际对于农业的需求,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需要快速进行,从而应对国际农业环境的挑战。同时,国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用良好的环境保护来为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就现在的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来看,我国在部分方面,比如管理和组织,经营和机械智能化农业设备等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可以与当代国际先进农业水平相当。

(二)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1.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缺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的主要劳动力受教育能力较低,普遍是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所以对于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很好的操作。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出去外省就业,从而留下的都是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和妇女。因为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缺乏文化知识,所以不能很好的接受现代化农业的建设理念,从而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农业从事者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以及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由于相关的农业从事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不能得到很好地运用的推广,以至于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信息化进程一度受到了阻碍,这是目前我国农业情况需要重视的一点,也是农业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非常基础但是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2.农业产业化水平欠佳,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从我国目前的农业体系结构来看,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迈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过渡阶段,跨越速度很慢,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农业现代化机械的配置非常不平衡不齐全。我国依然没有走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保留着小规模种植生产,同时兼顾于经营和销售,造成专业化程度低,整体竞争力分散。

3.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难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为了建设标准农业化的生产体系,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农业社会的整个服务系统是为了农业的整体发展所服务的,其中涉及到农业的很多方面,从农产品的生产到农产品的销售,以及通过市场需求来调控农业生产的相关分配额度。

4.抗御风险能力不强

从我国的气候来看,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不是很好。一方面是相关的自然灾害情况发生时,不能很好地进行抵御,同时良田的数量和比例较低,水渠等水利工程不是很完善,灌溉设备基础设施比较少,对于病虫害的预警不及时甚至缺失。另一方面是对于市场的应急风险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者不能与市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由于中间农产品经销商的存在,导致农户不能很好地了解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所以农户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动向不能掌握,导致了农业生产者的抗风险能力不高。

二、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农业标准化涵义

农业的标准化需要制定一系列原则来保证,比如对于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从生产前期、生产中期和生产后期进行全程的监督,定下良好的生产标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规范和相关的实施标准,逐步的带动农业的发展,帮助农业生产者不断积累生产经验,对于优秀的农业产品进行快速推广。同时,从农产品的销售层面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引导,确保农产品的销路和销量,保证农业生产者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全方面的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进程。

(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实施

1.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农业是一个开放和巨大的复杂系统,既涉及到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多环节,又具有多样性、区域性、差异性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基地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这种整体的规模比较小,导致综合服务系统体系不能良好的为农业的发展服务。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于如何推动农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制定相关的计划,建立良好的保险和风险担保等一系列保障服务。

2.狠抓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

我国农业在向高端农业环境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对于农业生产者的受教育程度低,学习和接受能力不足,对于新事物和新技术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造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因此我国需要对农业生产者和从业者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标准化意识,培养农业标准化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保障。

3.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与应用推进机制

构建标准化研究、示范和推进体系。标准化研究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工作。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没有科学系统的指导,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低,并且产量低,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以及相关农产品经销商对于工业成片聚集收购的需求。因为农业生产者处于一种独立作业的处境,所以农产品经销商需要从众多的农业生产者手中进行农产品的收购,这样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不必要的收购成本。我国应当建立相关的标准化体制和相关的条例。

三、结语

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条艰难并且漫长的道路,这个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和农业生产者的通力合作。标准化是衡量我国农业现代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的一项指标,也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和力量之源。现代化农业对于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因此要不断提升农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合作,保证农业市场的良好运行,因而需要更加重视标准化的基础和保障能力,这样才可以又好又快的发展现代化农业。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者现代农业标准化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俄罗斯农业生产者收益或因出口关税损失10%~15%
标准化简述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农业生产者补贴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