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收入相对剥夺视角下老年人健康研究进展

2019-04-04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测度群体个体

(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12)

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这一概念是最早由斯托夫[1]提出,莫顿将其进一步发展为与群体行为相关的理论。相对剥夺指的是与参照群体体比较后,个体对其与群体之间的自身不利差异的地位感知状况。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相对剥夺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已受到各界的关注,当前中国的老年人身心健康引发学界的研究热潮。与之相关的研究的内容涵括了相对剥夺影响健康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关于相对剥夺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学界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可分为分为主观和客观这两方面的因素。在主观层面,个体的相对剥夺感产生与其认知程度有一定联系。而在客观层面,则和个体的经济收入、保障程度、资源享有等有关,客观层面根源于不平等。国内相对剥夺研究领域的学者王思斌提到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条件等方面差异是造成个体相对剥夺感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2]本文将基于对个体收入相对剥夺的测度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影响个体健康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评述。

一、个体收入相对剥夺指数测度研究进展

经济收入不平等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焦点问题。若把收入作为个体相对剥夺测度对象并将其转化为个体的收入不平等研究,那么亟待解决个体收入相对剥夺这一概念是如何被测量的。早在1966年,Runciman提出相对剥夺这一社会学概念以来,如何进行相对剥夺的测度研究一直是焦点。[3]在经济学范围探讨相对剥夺这一概念的有关研究丰富,特别是Yitzhaki将相对剥夺概念量化成指数操作,与之相关的理论发展趋于完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相对剥夺测度指标一一提出,大致包括Yitzhaki指数、Deaton 指数、Podder指数和其他基于个体收入的取值范围有关的相对剥夺指数。在这些指数中,前三个指数常被研究采用。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通过收入排序来与贫困基准、参照群体平均收入相比较等进行个体收入相对剥夺的测度。这些相对剥夺的测度模型逐渐覆盖多个社科研究领域,结合老龄化问题研究,这里面个体相对剥夺如何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则是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如表1中所示,总结的是学界常见的个体相对剥夺指数的量方法度。后文将对常见的个体相对剥夺指数测度展开阐述和说明。

表1 常见的个体相对剥夺指数测度

(一)常见的个体相对剥夺指数测度方法介绍

1.Yitzhaki指数

该指数是Yitzhaki提出。他指出当个体所处的参照群体存在收入差异,那么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就会产生。原理就是把所选取的参照群体中所有比被测个体收入要高的其他个体收入与其累积后收入差,然后除以该参照群体的个体规模。也就是说,该指数表明了将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加总后即绝对基尼系数。[4]但也有学者强调要谨慎使用该指数,因为该指数在不同的参照群体的样本构成与收入的规模极具敏感性,该指数会随着参照群体内的所有个体的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成正相关。

2.Deaton指数

基于Yitzhaki指数发展而来的Deaton[5]指,该指数将在参照群体中的个体相对剥夺是将Yitzhaki指数除以该参照群体的全体收入水平后得到的均值。该指数既可以称为Deaton指数,也有研究称之为Kakwani指数。学者Kakwani用相对剥夺曲线来清晰明了地展示了相对剥夺与个体收入之间的关系。Reagan提出Deaton指数使用时是与前者不同的,当使用Deaton指数时,若分配低于参照群体平均收入的个体收入时,这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相对剥夺感。[6]Reagan等人指出其均值即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还有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来利用该指数展开关于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影响个题健康的研究。

3.Podder 指数

Podder等部分学者的研究最提出,于是就叫Podder指数,在其假设中将收入服从正态分布,把Yitzhaki指数中的收入进行了取对操作,再除以参照群体的个数。为了更好处理Yitzhaki指数在参照群体中的个体收入分配与选取的收入范围敏感性问题,于是提出了该指数。[7]之后的研究证明了该指数并不受参照群体全体收入分配大小的影响。

4.其他基于个体收入的指数

Wildman[8]和Mangyo[9]是基于选定的参照群体的收入差异均值来测量相对剥夺的大小。Eibner[10]和Li[11]等学者使用被测个体收入的百分位排序来测量个题所受的相对剥夺。Subramanyam等人则是基于收入分位数来展开验证。上述方法均不被参照群体的整体收入分配的规模所影响,虽无法反映群体间收入的不平等,却是和相对剥夺息息相关的验证方式。

(二)参照群体

关于如何确定参照群体则是测度相对剥夺这一概念中极为关键的一环。翻阅众多研究文献,多数研究基于样本调查方式的局限,大部分采用的参照群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学人口特征、社会关系和地理位置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构建客观中立的相对剥夺指数,那么就得确定参照群体才能让个体进行比较。

1.依据社会学人口特征选定的参照群体

若只是考虑社会关系,则可能模糊个体是如何进行具体比较的机制。于是有关研究就采用社会学人口特征进行搭建参照群体。即使不能明确被测个体有无进行了相对参照,但可以借助不同的参照群体选定来进行实证结果的敏感性分析操作。比较常见的社会学人口特征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就业情况等,在这基础上可以选取单个或多个的人口特征组合来进行设定参照群体。

2.依据社会关系选定的参照群体

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人们很容易把自己与自己社会关系相近的人群来进行比较。英国的Marmot通过使用当时的政府公务员这一参照群体,来进行公务员死亡率的研究。Elgar等学者也在研究中使用同学关系这一参照群体来研究相对剥夺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健康。[12]而Mangyo等人在研究中使用了亲戚、同事、同学以及邻居关系的参照群体,进一步验证基于社会关系这一参照群体的选定对相对剥夺影响个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通过Arc GIS 10.2进行趋势效应分析和Ordinary Kriging方法插值绘制长顺县耕地各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及空间分布图。

3.依据地理位置选定的参照群体

主要是从地理位置来进行划分参照群体,包括国家层面的参照群体、省级层面的参照群体、县级层面的参照群体、市级层面的参照群体以及村级层面的参照群体。除了上述的划分标准之外,也有研究通过社区、一个地区的地方政府以及一个国家的东中西部来构建参照群体。但是,在很多文献中其实不仅仅只是用地理位置作为参照群体,更多的是选定有着相同地理位置和社会学人口特征的参照群体。Eibner就是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族与居住地这四种不同方式来搭建参照群体组合展开相对剥夺研究。

简而言之,个体在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是基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特征的社会群体。Deaton等学者选取多个参照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敏感性分析,为了得到的结果是稳健的。但Mangyo指出不同参照群体对相对剥夺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如何选定参照群体有待进一步研究。学界也没有就参照群体选取达成明确一致的标准,常见的方式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和样本数据进行确定。在对中国情境的研究中,Park验证了在中国基于城市或农村选取的参照群体相较其他选取方式而言结果为显著。部分研究中选取与居民居住地较为接近的地理位置来构建参照群体,因为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即便城镇化取得佳绩,但地区间的差异以致不协调问题仍然将长期存在。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间存在着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福利保障程度的差异。

二、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个体健康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发现绝对收入与健康有着显著相关性,引起关注的是收入的间接影响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Deaton根据相对收入假说的描述,对于个体而言,相对较低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社会压力的施加使其患病,并削弱了个体获得有关健康资源的能力。由于个体相对收入的种类多样,既可为参照群体收入的均值、收入的排序与个体的相对剥夺,只有在相对收入展现成相对剥夺之际,才称之为相对剥夺假说。相对剥夺假说指出相对剥夺能对个体健康导致负面影响。Smith等人表明相对剥夺假说能解释个体收入不平等对其健康的影响机制,并从参照群体的收入不平等对其健康影响存在着间接影响机制。但是从收入不平等假说看来,收入不平等能从物质和精神这两大途径对个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学界更多的是采用收入不平等假说,因其聚焦于对收入的总体分配。部分文献指明在社会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地方,个体相对收入较低的健康程度比其参照群体而言情况更差一些。相对剥夺假说侧重于研究个体与其所处的参照群体的收入。本文主要是基于相对剥夺假说进行梳理,并整理现有文献关于老年人相对收入不平等对老年人健康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背景下,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对老年人健康的产生一定影响,国内也有大量文献。焦开山利用CLHLS数据发现基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加剧着城乡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13]齐良书使用CHNS数据指出城乡居民由于各自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差异进而引发了健康不平等。[14]张敏等人通过对中国公共卫生财政资源分配的地区性差异导致社会剥夺,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15]高翔等人指出养老保险对健康减贫有着显著效果,特别要注重农村老年人的相对剥夺感。[16]王宁则另辟蹊径从纵向相对剥夺感来解释城镇退休老年人的健康公平问题。[17]解垩通过CHNS数据验证了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程度高于城镇老年人,且收入不平等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在加深。[18]白志远和亓寿伟采用CHNS数据通过对城乡分割和区域发展这两大差异背景中的老年人相对收入对其产生的影响超过了绝对收入。[19]钞小静和沈坤荣则是将城乡二元结构加入跨期模型之中并得出城乡的收入差距是通过劳动力质量这一因素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20]孙计领等人由CGSS2010数据发现个体不平等指数会受到相对收入的比较来感知不公。[21]付允和牛文元采用2006年和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构建了社会群体横向剥夺和纵向剥夺在内的多维剥夺感模型。[22]任国强等人利用CFPS数据研究通过Kakwani 指数发现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有显著影响,并且得出的结果是支持相对剥夺假说。[23]黄云则利用CFPS从四种不同测度方法来验证个体收入剥夺对其身心健康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均医保的财政支出是有利于个体健康的改善。[24]

综合来看,目前学界关于个体收入相对剥夺的研究一方面是理论探讨,另一方面是实证研究。国内则在研究相对剥夺影响个体健康的机制时,有利用CHNS数据、CGSS数据、统计年鉴数据、CHARLS数据、CLHLS数据。大部分研究选取的是面板数据,可面板数据最大的问题是只能代表当期,而健康的影响因素却应当考虑时间的潜在效应问题。

实证模型选取方面,国内研究通过不同的计量模型来进行相对剥夺对个体健康影响的分析,却没阐述模型选取的优势,也没有通过实证验证理论的可靠性,这些存在不足的方面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同可能是各自采取的数据样本不同、控制变量和参照群体选取的不一样。大部分研究得出相对剥夺对个体健康存在着不利影响,也有研究未能得到显著结果,更有的研究表明结果不支持相对剥夺理论。

目前学界存在了大量关于相对剥夺影响个体健康的研究成果,却还是有一些急需理清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的展开,主要包括下述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是参照群体的选取标准,由于无法得知样本个体选取的何种参照群体来进行健康评价,于是部分实证研究者会采用多种参照群体来分别进行检验,因为参照群体的选取影响着实证结果的差异,并且实证结果依据不同的参照群体是敏感的。可目前学界对于参照群体选取的标准并未形成一致。还有一点就是相对剥夺可能不仅仅来源于参照群体的内部,也来源于参照群体之间。从理论上而言,参照群体之间剥夺更能代表差异性,但现有研究并没有考虑这一点。大部分文章侧重于分析相对剥夺与个体健康间的相互关系,严谨来看这种实证研究对影响机理的验证是不充分的,而充分的机理解释基础时提出相关政策改善意见的必要条件。当前部分研究也阐述了相对剥夺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机理,但都是因果分析,并未进行可靠性的验证。由于相对剥夺与个体健康的关系是双向的,可现有的多数实证文章考虑的是单向因果关系,从而忽视了潜在反向因果关系。但是,使用面板数据是不能得到这一反向因果关系。

二是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部分关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指标未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关于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利用样本数据较为陈旧,部分实证操作并未达成一致标准。并且与之相关的政策研究不多,可政策理论研究是提出老年人福利保障政策的科学基础。究其研究现状,今后的研究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将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对于老年人的不同参照群体的影响是否相同;二是实证验证个体收入相对剥夺从医疗设施条件、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政府服务提供进而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机制,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加入相关变量来观测个体收入相对剥夺的效应变化。通过具体情形的研究来为不同的老年人群体健康的改善制定与之相应的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所以,通过最新的调查数据来确保研究个体收入相对剥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测度群体个体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