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2019-03-26唐红祥张祥祯贺正楚

中国软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增量竞争力制造业

唐红祥,张祥祯,吴 艳,贺正楚

(1.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2.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3.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一、引言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构成[1]。2017年中国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保持了较高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现代化经济体系符合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质量和效益须优先发展,其着力点在实体经济上,应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见,发展高质量、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强国梦想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罗斯托将经济成长分为:传统社会、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过渡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其中一个特征便是人均实际收入提高后,衣食住行之外的耐用品消费增加,比如汽车。国际经验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按照“衣食-住行-康乐”路径演进,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高额消费会增加[2]。2017年,世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国家已达123个,中国人均GDP为8643美元。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地理方向绝大部分是面向全球的高额消费国家。与国内外不断增长的高额消费需求对应的是: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低端、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国际化品牌欠缺以及低端制造产能过剩。日益增长的高额需求形成倒逼机制,催化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小到产品品质和质量,大到产业发展质量,都亟待关注。

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较大的国际竞争压力[3]。2000-2016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为9.4%,全球平均增速仅为1.9%,显示出强劲的比较优势。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平均劳动成本增长速度却由危机前的1.5%攀升到1.7%,同期全球平均劳动力成本则是由1.5%下降到-2.5%,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相对优势下滑。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世界第一,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却只有美国的35.5%。中国制造业产品遍及全球,但“人口红利”消失、产业价值链低端、全球贸易环境恶化也是事实。世界各国开启了重振制造业的风向,发达国家相继出台“再工业化”战略,通过产业大调整大重组,重构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业尽管规模大、数量多,但平均劳动成本的上升和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下滑恰恰反映了质量发展上的不足。产业国际竞争力内忧外患的同时,产业结构、创新等质量指标亦未得到优化。可见,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是当务之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制造业质量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重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质”而非“量”,研究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整体性、协同性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研究,学界多集中在国际贸易、企业质量管理、产业发展质量的研究。国际贸易方面,多集中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测算,往往以出口产品平均单位价格作为代理变量进行分析[4-5]。由于价格不等同于产品质量,学者们又采用产品复杂度指数[6]、回归反推法[7]、内生性处理[8]等方法拓展了出口产品质量的计算。并采用异质性模型[7]、需求结构模型以及多重工具变量[8]、面板模型[9],研究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也有学者基于微观的产品视角,对制造品出口质量和制造业质量进行计量分析[10-12]。在企业质量管理方面,利用统计检验[13-14]、元分析法[15]、结构方程模型[16]、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17]、知识转移中间变量[18]、企业特征变量[19]等模型和工具,研究企业质量管理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多数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发展关系。产业质量研究视角提升到了产业层面,从顾客对产品满意的微观企业质量测算转向了产业规模、结构、技术的发展理论。产业发展质量的研究,目前多聚焦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质量的测算。指标注重产业质量和效益、产业结构与规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构建,测算方法涉及DEA、Ward聚类、主成分、时序指数等方法[20-25]。总的来看,关于产品、企业质量的微观研究较多,服务业、工业发展质量也有一定研究,但关于制造业发展质量的专题研究几乎没有。

关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和影响机制分析。首先是评价研究,包括指标体系、方法和研究视角的探索。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进出口数据法,即市场份额法,以进出口商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26-29]。有学者采用生产率、利润、动静态指标构建等方法对进出口数据法进行改进[30-31]。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学界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产业价值链层面:基于价值创造、实现和分配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32];基于比较优势和全球价值链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33];借助出口技术复杂度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度[34-35]。也有学者认为,应该跳出国际贸易微观产品研究视角,回归产业本身,从产业环境、产业支撑、产业创新三个维度对国家或区域的产业进行评价与比较[36]。其次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验证了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是国家贸易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贸易竞争优势来源于规模效益[37]。到20世纪80年代末,波特的钻石模型采用企业管理的思想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模型。随后,有实证表明,产业集聚能从总体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仅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38]。总体而言,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比较丰富,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设计也很成熟。

关于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研究。一是认为质量是“因”,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果”。有学者认为,构建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的核心是要素质量[39]。实证表明,出口质量的升级与我国出口产品在海外的市场份额是正向关系[40];制度质量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正影响[41]。二是认为二者之间应该协同发展。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有所提高,但国际竞争力不强,应该扩大开放促进二者共同发展[42]。三是将制造业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糅合到一起。结合“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竞争力环境”的标准,以及波特的钻石竞争力模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对不同国家、区域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进行评价[20,43]。上述研究,比较偏重微观产品质量与产业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验证质量与竞争力的正向发展关系。也有少量研究对产业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协同发展进行初步探析,或是将产业质量与竞争力糅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但是,对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研究几乎没有。基于微观企业、产品视角研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质量的研究很丰富,产业视角的研究却不多。接下来,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发展的逻辑论证;二是在互动理论基础上,选择产业层面的中观视角或企业产品的微观视角对指标体系的构建;三是采用耦合模型对二者进行互动的测评,判定互动发展程度,进行时间序列的预测。

三、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分析

质量是顾客对产品满意度的表示,一般从消费者角度进行测评,比如一台电脑软硬件的好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发展代表着生产、消费以及福利水平的变化[23,44]。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所以,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研究,既要将微观的产品研究视角转向中观的产业视角,还要从需求的评价视角转向供给侧的评价研究。在借鉴工业发展质量研究的基础上[24],以发展经济学为思想,结合“十九大”报告和国内学者对高质量经济体系的解读,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包括:在保持适当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高质量和效益是制造业的核心,具备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高效的生产系统,发展动力是创新体系。可见,制造业发展质量应以产业为主要研究视角,从供给侧进行探索。

普遍认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制造业的产出,即产品在国际上价格、市场份额的竞争力体现。所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往往通过贸易竞争力得以体现。贸易竞争力的衡量主要基于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份额等指标进行评价,也有学者强调利润、生产率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与制造业发展质量依托生产要素实现发展,从供给侧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生产效率不同的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国际需求的表现,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反映,故仍适合从微观的货物进出口视角进行竞争力的探析。

(二)共同演化视角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

演化经济学强调个体与个体、系统与系统、个体与系统等不同主体、层级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其个体与系统互动的特征,历史与地理动态变化的特征适合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45]。比如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演化[46-47]、产业耦合互动发展[48-49]。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反映制造业的实力,是具有不同行为特征的经济系统。根据前文的研究,理想条件下,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具有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特征,故适用共同演化理论研究其中的互动机理。

1.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与内容

从供给侧来看,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进行“三大变革”,即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这种发展经济学的思想为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以产业为研究出发点,制造业质量发展过程涉及如下演化子系统。首先,经济发展质量系统:一是速度效益的平衡,制造业应该重“质”而非“量”,从规模转向速度与效益的平衡发展,制造业要以一定增长速度为基础,效益是产业质量的经济反映,二者协调发展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二是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供给数量,这是中高端供给的表现,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产品供给的保证。其次,效率系统:消除制约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金融、保险、运输、科学研究等生产服务是制造业生产运作的服务保障,是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媒介。最后是动力系统:制造业发展的动能是科技创新能力,比如新产品生产能力代表制造业的科技转化力和商业化运营表现,科技经费的投入又保障了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潜力。以上子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共同演化,才能促进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

从需求侧来看,亚当·斯密的出口剩余产品理论和缅甸经济学家迈因特都认为外国需求是国内需求的延伸。制造业依托国内的生产要素禀赋,在经济效益驱动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供给商品,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制造业领域产生了相应的产业结构、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等。在满足国内需求基础上,因为国际上的需求,剩余的产品被销往国外。一般而言,产品质量好,国际竞争力强,需求也更旺盛。所以,产品的国际需求反映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国际需求越多,产品出口越多,市场占有率越高,产业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越强。多数研究者认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可从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两类系统表现出来,这两类系统的竞争力来自于国内生产要素禀赋的投入、经济效益的驱动、产业结构和市场机制的安排等。制造业除了对外出口,也有同类产品的进口,形成了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的一大突破即认为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资源禀赋,还有制度、技术等带来的优势,比如规模经济[50],这正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因素。故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市场份额和产业内贸易形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协同发展,共同演化,整体构成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演化的互动机理

制造业通过经济发展质量系统、效率系统、动力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生产出符合国内外需求的产品。经济发展质量系统平衡生产规模、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保证制造业由“量”向“质”的转变,而高质量产业结构提供的中高端供给能满足高额消费需求,使产品更具出口竞争力,不仅提升国内市场份额还能占据国际市场份额。效率系统通过消除市场体制机制的各种障碍,使得市场资源自由配置,同时各种生产服务协同发展,保障了制造业高效率生产和规模经济产生的可能,为国际市场需求提供了保质保量的产品,提升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高质量的动力系统是创新资源的培育基地,是制造业产品兼有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潜在动能,动力系统的发展可从科技创新目前实现的商业价值和创新潜力表现出来。上述子系统协同发展,从供给侧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各子系统又通过市场的选择机制和扩散机制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共同演化。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著名的“雁阵形态理论”,该理论解释后发优势国家通过贸易提升本国产业结构的路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国际市场份额的变化会促使出口国进行商品结构、产能、技术创新的调整和优化,进而演变为产业结构、市场机制、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此适应和催化产业的良性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受影响,尤其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外贸易依赖程度高,不少制造产品出口受到波及。我国及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去产能等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调整的战略规划,国内市场反应迅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逾15%,低端制造产能过剩得到抑制,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生产质量得到优化,进而保障和升级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会促使制造业通过调整市场机制、创新动力保证规模经济和技术差异的延续,这是出口贸易获得低成本和技术优势的另一来源。除此之外,出口国会相应调整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更新发展动力和效率系统,保证出口产品获得价格或价格的竞争优势。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刺激下,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大系统,一个从中观产业层面,一个从微观产品层面,实现内部子系统、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系统之间协同发展,共同演化。互动机理如图1。

图1 共同演化视角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机理

四、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以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共同演化的互动机理为基础,坚持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和可测性的原则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指标数量过少,研究结论过于单薄;数量过多,同质性指标堆砌。因此,在数据可寻基础上,结合学者的经验,选择能反映互动系统特征的代表性指标。

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用d表示)的指标解释。(1)经济发展质量子系统注重平衡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故采用产值增速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代表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与效益。中高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代表中高端制造业在产业中的供给,是结构优化的表现。(2)效率系统注重市场资源配置与生产服务的供给。非国有企业的比重高,代表经济主体自由化程度越高,故非国有经济占经济活动比重可以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程度。生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的效率保障,是制造服务化的粘合剂,故制造业服务规模是服务效率的体现。(3)动力系统代表制造业发展的创新动能,包括已实现的创新商业化价值和潜在价值。新产品开发到产出,尤其是新品的销售,是创新商业化的价值体现,以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数表示。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则代表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创新潜力。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系统(用c表示)的指标解释。(1)出口竞争力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观反映。贸易竞争指数反映制造业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显性优势指数是制造业产品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体现。这两类指数是国内外学者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最常用指标。(2)市场份额是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的体现。出口额占世界比重越高,表示该类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竞争力越强。(3)规模经济是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体现,通常用产业贸易指数进行评价,该指数为0,即完全产业间贸易;指数为1,为完全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5,产业内贸易份额与产业间贸易份额相等;指数趋向1,规模经济存在可能性越强。

(二)模型构建

1.数据标准化

(1)

(2)

表1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评价指标

2.系统互动发展状况研究

(3)

3.互动协调模型

耦合系统模型测算系统之间的耦合、互动协同程度取得了较好效果[48-49,51],两个子系统的互动程度可采用的耦合度模型为:

(4)

(5)

(6)

4.系统增量的互动评价

上述评价方法虽然能全面而系统地对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水平进行测评,但不能凸显指标评价的动态性特征。因此,参照唐晓华[51]的研究过程,引入增量特征的评价模型,对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增量资源”在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进行系统评价,由此分析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在互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发展方式。设分别为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与国际竞争力系统在t年时指标j的增量原始数值,参照前文的模型推导,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和熵权的计算,最后得出互动协调度模型:

表2 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水平的判定标准

(7)

5.GM(1,1)灰色预测

GM(1,1)灰色预测模型被广泛用在社会系统、工程控制、经济管理等领域。该模型适用于小样本的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采用该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协调度进行预测,提供制造业未来发展所需的参考数据,对制定经济计划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设时间序列x(0)有n个观察值x(0)={x(0)(1),x(0)(2),…,x(0)(n)},累加生产序列x(m)={x(m)(1),x(m)(2),…,x(m)(n)}。以m=1建立白化型灰预测模型,其微分方程为:

(8)

根据最小二乘原则,可得参数a、b。求解微分方程可得预测模型:

(9)

还原模型,可得预测值

(10)

该模型要求通过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中,小误差概率P>0.95,均方差比C<0.35即为优等级;P>0.8,C<0.5即为合格。当分辨系数为0.5,关联度大于0.6即可。若P值和C值精度不高,可通过残差序列重复建模进行修正。

五、实证过程与结果

(一)数据处理

制造业发展质量体系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保证数据可得,具有连续性,采用规模以上企业分行业数据进行归类整理。(1)《中国统计年鉴》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值数据不全,为保证数据一致性,采用销售产值进行替代,该指标是被销售产品的价值体现,相较产值,更能反映行业产品被市场接受情况,既从量上反映制造业的生产规模,还从质上体现了制造业产品被市场接受的情况。(2)中高端制造业参考文献[55]对制造业的分类,包括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化学纤维、橡胶、塑料、非金属矿物、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制造、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3)生产性服务业包括:(F)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批发零售业;(J)金融业;(L)租赁和商业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4)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有4年左右的时滞[54]。故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数的计算,新产品销售收入与新产品开发经费有4年时差。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商品的数据来源为UN COMTRADE数据库。商品查询采用SITC分类,按照邹薇[56]、范纯增[57]等的分类,SITC一分位5-8类可视作制造业产品,此类数据在联合国、海关及商务部具有较完备的资料,也得到较多应用。在中国出口额中,有一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故关于国际竞争力指标的计算,应该剔除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价值,借鉴金碚[3]、郑明身[58]、曹德[59]等的方法,采用调整系数减去含有外商投资部分的出口价值:

vc1=[(Em-βm×γm×Em)-Im]/[(Em-βm×γm×Em)+Im]

(11)

vc2=[(Em-βm×γm×Em)/(E-β×γ×E)]/[Ewm/Ew]

(12)

vc3=Em-βm×γm×Em)/Ewm

(13)

vc4=1-|[(Em-βm×γm×Em)-Im]/[(Em-

βm×γm×Em)+Im]|

(14)

其中,Em表示中国出口的制造业产品,Im表示中国进口的制造业产品,E为中国出口的全部货物;Ewm为世界出口的制造业产品,Ew为世界出口的货物。βm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制造出口额占在全国制造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因制造业外商出口数据获取困难,借鉴郑明身[58]的方法,采用外商所创造的出口额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额所占比重β进行替代。γm表示中国制造业外方资本金占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的比重。γ为中国货物生产企业外方资本金占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的比重。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6年调整系数见表3。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水平测算结果

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熵权的计算,得到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系统各指标的权重,见表4。

根据综合发展水平公式(3),得到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发展状况,即两类系统的内部协调发展态势。具体数值见表5,现采用图2进行直观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大体经历三大发展阶段。2001-2008年,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高速增长,这与我国自2000年加入WTO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相吻合。此阶段国内外需求强劲,中国制造业加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强;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长,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08-2010年,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爆发,全球市场疲软,各国收紧信贷,国内外需求均受到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受到波及。但受“4万亿”投资的刺激,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平稳过渡,与此对应的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略有下降。2010年以后,世界经济慢慢复苏,需求回升,国际贸易得到恢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出现小波增长;与迅速回温的国际贸易不同,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到一个稳健发展时期,制造业发展质量整体下降,现实中政府和企业坚持去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创新力,所以发展质量的综合水平相对下降,但发展较为平稳。总的来看,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对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发展拉动力较强,2001-2008年,制造业发展质量综合发展水平先国际竞争力而上升,国际竞争力水平则紧随其后而上升。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除了受国内产业发展质量影响,还有来自于国外需求的影响,故2008年以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受发展质量系统影响相对不明显,二者出现小波涨和跌,但总体发展较为平稳。

表3 调整系数取值

表4 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权重

图2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2001-2016年)

利用matlab软件测算出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ud、uc和互动水平值,见表5。2001-2016年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总体互动发展一直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由初始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在2008年时攀升至良好协调发展水平。2001-2004年,制造业发展质量综合水平持续提高,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波动幅度较大,故互动濒临失调。2005-2008年,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皆为增长态势,二者出现互动协调状态,到2008年成为互动效果最好的一年。好景不长,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成为互动协调的分水岭,此后互动水平有所下滑,尽管我国出台诸多产业发展政策和贸易政策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此后一直保持了在中级协调的稳定状态。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水平较为协调,且呈现出增长到稳步发展的倒U型模式。

(三)系统的增量互动水平评价

对增量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熵权的计算,得到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系统各指标的权重,见表6。

表5 2001-2016年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水平及类型

表6 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权重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具体数值见表7,现采用图3进行直观分析。与图2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稳中增长,又稳中放缓不同的是,增量的综合水平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强-弱-强”的M型小波动趋势。尤其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系统的综合水平,2001-2008年,2008-2015年,非常明显的两个小M型模式,但2008-2015年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略低于2008年以前,这与现实世界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是吻合的,也与我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的整体经济环境是吻合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水平整体呈现出比较明显的M型大波动趋势,在2008-2009年跌入谷底,这说明,相较产业发展质量,面对外需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从图3还可以看出,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综合水平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增量综合水平变化的拉动力比较明显,发展质量先国际竞争力升,又先国际竞争力而跌,国际竞争力则紧随其后。2013年以后,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系统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系统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利用matlab软件测算出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系统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ud、uc和互动水平值,见表7。2001-2016年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总体呈现出较明显倒U互动模式,由初始的初级协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但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濒临失调。2001-2004年,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系统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系统皆出现增长态势,互动渐渐达到中级协调阶段。2005-2008年,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系统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系统小波增长和稳健发展,出现中级协调互动趋势。但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成为增量系统互动协调的分水岭,2009年二者甚至濒临失调。2009年以后,我国经济政策导向出现变化,由过去的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增长,表现为经济发展动力和效率系统的变化,高速的增量投资模式转向稳健的速度与效益的协调发展模式,由“量”到“质”的经济增长转变模式较为明显,突出的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增量系统的稳健态势,国际竞争力增量系统受国际需求影响增长略为突出。总的来说,2009年以后,受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影响,增量系统呈现出初级协调的稳定互动趋势。

(四)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协调的预测

预测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协调的走势,对于制定产业经济计划,调整经济战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中国在2008年、2009年历经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尽管有强劲政策支持和及时战略调整降低了经济危机的损害,但仍属于长周期性的宏观经济波动事件。2010年以后世界经济慢慢复苏,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稳定,故选取2010年以后的数据进行预测。预测时间长度为“十三五”规划截止完成时间。

图3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2001-2016年)

年份/年指标uducCdcTdcDdc互动发展类型20010.39860.32940.99550.36400.6019初级协调20020.52240.40030.99120.46130.6762初级协调20030.68860.37220.95450.53040.7115中级协调20040.57410.55370.99980.56390.7509中级协调20050.29160.84330.87390.56740.7042中级协调20060.43460.81960.95170.62710.7726中级协调20070.49460.80770.97070.65110.7950中级协调20080.31480.95490.86360.63490.7405中级协调20090.37010.14400.89810.25700.4804濒临失调20100.55220.62830.99790.59030.7675中级协调20110.21250.80910.81180.51080.6439初级协调20120.17700.72140.79550.44920.5978初级协调20130.38190.56120.98180.47150.6804初级协调20140.34640.50210.98300.42430.6458初级协调20150.26070.47610.95630.36840.5935勉强协调20160.45870.46001.00000.45940.6778初级协调

首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协调度进行预测。第一次建模,P值为0.98,C值为0.43,关联度为0.97,小误差概率精度高,关联度符合要求,但C值略偏低,为提炼模型精度,对残差进行重复建模,第8次建模,C值为0.34,P值为0.99,故P值和C值都达到优等级,进而得到预测结果,见表8预测值Ⅰ。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十三五”规划期间,互动发展类型为中级协调,保持了2010年以后互动发展的平稳路线,但要谨防互动协调度略有下降的趋势。其次,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互动协调度进行预测。第一次建模,精度P为0.95,C值为0.15,关联度为1.03,各检验均通过且符合优等级。为此,采用第一次建模的数据进行预测,见表8预测值Ⅱ。预测“十三五”期间,增量互动发展类型为初级协调,延续了系统增量稳健协调的发展趋势,且协调度未来会微增。可见,在保证现代制造业“质”的发展基础上,提升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协调度,是平衡制造业国内外发展,协调产业与产品有机反馈的重要路径,根据预测结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提升。

六、结论与启示

其一,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类系统的总体互动情况。两类系统在2001-2016年综合发展水平皆出现先快速增长后略微下降的发展态势,其中,国际竞争力综合发展水平在金融危机过后迅速反弹增长,发展质量系统内部相对平稳。两类系统的互动协调发展呈现“倒U”型模式,互动先增强后减弱直至平稳,保持了在中级协调的状态,这是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实施一系列经济调整战略后的结果。据预测,两类系统在未来几年一直是中级协调的互动状态,且略有下降的趋势。总体而言,两类系统的内部协调状态和整体互动情况符合世界宏观经济走向,而且实证表明,二者的互动状态,尤其是国际竞争力内部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易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坚持制造业质量的提升,由内而外的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互动稳中有增的发展。降低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改变单纯的出口导向策略,扩大内需,提升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制造业对国际经济危机的抵御力,协同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内部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发展。

表8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协调发展预测

其二,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互动。两类系统增量的综合水平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强-弱-强”的M型小波动趋势,其中制造业国际竞争力M型波动强于发展质量,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发展质量增量的综合水平趋向于稳定,而国际竞争力增量综合水平仍有小波复苏。这说明,制造业发展质量一改过去的增量速度发展模式,更注重稳定发展,符合速度与效益平衡的经济模式,受外需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与此相对应,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水平出现很明显的“倒U”型模式,在经历金融危机后,2009年的互动水平跌入濒临失调阶段,此后虽有所恢复,但一直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根据预测结果,增量系统未来几年将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中。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对采用投资、出口等增量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要保持慎重的态度,尤其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二者要实现协调式发展,应该从追求速度和规模“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质”的稳健方式。

基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对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内容与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演化理论对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在这基础上进行互动指标体系的构建。选用耦合模型构建中国制造业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模型,对两类系统总体和增量的综合发展水平、互动协调度以及预测值进行分析。实证结果与现实经济环境大体一致,但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影响因素,各因子如何影响对方的系统等问题有待探析,这也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增量竞争力制造业
导弹增量式自适应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全现款操作,年增量1千万!这家GMP渔药厂为何这么牛?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