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考评体系 探索城市道路绿地养管新模式

2019-03-25张秀明韩梅珍

农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考评体系养护管理

张秀明 韩梅珍

摘 要: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考评体系,将城市道路绿地养护管理工作长效化、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地;养护管理;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城市,省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近年来,济南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2015年底,济南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40%、35%和10.5m2。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坚持“种养并重”的原则,创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机制,大胆尝试新方法、新思路,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道路绿地养护管理综合考评体系并应用于实践,从而使道路绿地景观面貌不断提升。

1 组织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的粗放式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济南市绿地养护监管体系的组织结构不断完善: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是全市城区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济南市城区园林绿化工作;济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简称市园林质监站)协助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公共绿地管理处,具体负责全市城区道路绿地养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各城区绿化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并接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的业务指导。这种分级和属地管理模式推动了绿化养管重心向城区转移,变“一家养管”为“多家养管”,从而可以确保绿地养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实现了道路绿地养护管理全覆盖。

2 机制建设

2.1 丰富规范标准,加强技术支撑

为有效避免道路绿地养护监管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确保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精细化,由市园林质监站编制完成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管理标准,如《济南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考评办法》、《济南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评分细则》、《城镇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标准》、《行道树栽植及养护技术规程》等。经过在全省范围内收集相关资料,征求全省相关专家的意见并多次修改,其中《城镇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和《行道树栽植及养护技术规程》已通过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评审,并上升为山东省地方标准。这些规范性文件和管理标准涵盖城区道路绿地养护管理的各个方面,为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2.2 分级管理,提高养护管理经费的产出效益

在不具备全面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前提下,为使有限的养护管理经费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道路绿地的规模、服务半径、所处区位以及景观和生态功能要求,将绿地进行分级,制定相应等级的养护管理标准,并根据相应等级标准进行分级管理。

2.3 齐抓共管,健全检查与考评机制

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已基本形成了严密的市、区及养护企业三级城市道路绿地养护检查与考评机制。

市级养护管理检查主要由市园林质监站通过对绿地的日常巡查,全面了解城区道路绿地的总体养护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各类养护质量问题,并通过网上抄告系统发送给相关区级绿化管理部门,督促限期整改。市园林质监站还会协助市园林局公共绿地管理处进行月检查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根据不同时期养护工作重点,确定专项检查的内容,如节庆花卉布置、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月度通报、季度通报和年度综合考评等多种手段督促各区绿化管理部门落实整改。考评结果与养护管理经费挂钩,根据成绩拨付经费,从而激励各区养护管理部门不断提高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区级检查与考评由各区绿化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其重点在于随时发现辖区道路绿地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养护企业及时整改,并对养护企业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养护企业的内部检查和考评则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通过专门的养护技术责任人对其养护班组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评价,以确保养护管理作业符合相关技术规程。

三级检查和考评机制确保了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了从原来的粗放型养护管理向精细型养护管理的转变。

2.4 创新手段,构建网上办公系统

济南市原有的绿地督导检查模式是通过填写纸质整改通知单或者打电话的途径实现,具有信息传递不敏捷、失误多、环节多、落实和整改速度慢、数据统计和分析较为困难、考评难度大、不低碳等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实现了道路绿地养护管理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泉城绿网”是一个网上即时处理系统,此系统登录权限分为管理员(市园林质监站)和城区用户(各区绿化管理部门)。通过这个系统,市园林质监站的巡查人员能够及时、快捷的将包括存在问题、对应照片、位置、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等一系列內容的抄告单上传到系统,完成问题抄告和存档工作。同时,各区绿化管理人员通过这个系统及时了解抄告的问题,采取措施落实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回复并上传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整改完成后照片,从而使整改前后形成明显对比。未能按时整改并回复的,根据《济南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评分细则》予以扣分。各区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通过这一系统也能够实现面向具体养护企业的自查记录,将无纸化办公延伸到养护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改质量。

这一系统的建立,促进了市、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信息传递直观、快捷,使数字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5 技术培训,加强指导

2.5.1 依托泉城绿网,加强业务指导

根据不同季节养护管理工作重点的变化,及时通过泉城绿网发布各类通知,如补植、节庆花卉布置、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建立了包括147种园林植物和229种病虫害详细信息的数据库,系统支持模糊查询,可快速、准确的查找、识别病害、虫害,正确选择防治方法,从而指导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2.5.2 积极举办各类技术、管理培训

市城市园林绿化局每年结合园林绿化管理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如园林植物修剪、大树复壮技术措施、草坪建植、病虫害防治等,并邀请资深专家进行授课,实用性强,深受各区绿化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的赞赏。各项培训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道路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3 绿化管养新模式主要成效

绿化管养新模式实行以来,各区绿化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普遍重视养护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绿地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对抄告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形成了道路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街道景观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 王福章,孙晓萍,吴媛.浙江省杭州市:创新质量保证考核体系 探索绿化管养“杭州模式”[J].城市建设,2009(3):48-50.

作者简介:

张秀明(1986- ),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标准编制、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等;韩梅珍(1966- ),女,山东莱阳人,本科,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标准编制、园林植物引种分类、园林科研等。

猜你喜欢

考评体系养护管理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西宁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道路绿带路缘石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的作用
浦东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