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低年级小学生加减法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2019-03-25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刘大左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刘大左
“数与代数”是数学新课标上明确的四大教学内容之一,每册的教材都离不开数,尤其是计算教学,由此可以看出计算能力在学生数学素养发展中的重要性。系统的计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习惯,发展数学思维。虽然老师们平时都能把握计算教学重点,但是反映在试卷上,口算、笔算题失分不少,因此,提高计算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
一、多创设情境,体现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计算教学也要创设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接近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进而主动优化算法,理解法则,体现实用价值。
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可以为大家创设“上下车”的情境:公共汽车上原有15人,到站后有9人下车。激发学生提出减法计算的问题——“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思考“你有哪些又对又快的计算方法教给大家”,促使学生将现实的问题转化成内在的运算需要。学生通过尝试,发现了14-9=14-4-5=5、14-9=14-1-1-1-1-1-1-1-1-1=5、14-9=10-9+4=5、14-9=14-10+1=5这4种方法,为优化“破十法”的算法和总结退位减的算理打下基础。
二、多方式互动,夯实基础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基础就是一年级上册的10以内的加减法。多年的一年级教学中发现,10以内的加减法,例如3+5,有用数手指或画图形的方法,先数(画)出3根手指(图形),再数(画)5根手指(图形),最后合起来数,得到结果的;有用“接着数”的方法,先数出3根手指,接着往后数5个数,或者先数出5根,接着数3个的;还有熟记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根据记忆直接得到结果。前两种方法称为“构造事实”法,后一种称为“提取事实”法。提取事实法能够大大加快口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
提取事实法需要丰富数字事实,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升“构建事实”。低年级课堂需要多方式互动,夯实计算基础。笔者在一年级上学期的前一半教学时,经常采用“开火车”“我说你写得数(听算)”“看题写得数(视算)”“对口令”等方式,利用每节课开始的3分钟进行10以内口算的练习。这些口算题来源于近期计算教学内容,来源于近期学生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题。实践表明,坚持这样的3分钟口算训练,能够集中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脑动力,数学的口算直觉逐渐形成,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大大提高,为以后的解决问题节约了时间。
三、多方法迁移,优化算法
随着计算难度的加深,光靠记忆远远不够,因此,教学中还需要多方法迁移,优化算法。迁移是利用同类型教学内容中思考方法有内在联系的互相沟通,在迁移中优化算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思维。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进位减”,以“9+3”为例,有的用数数的方法从9再往后数三个数10,11,12,有的用连加法,9+1+1+1,还有的用“凑十法”,9+3=9+1+2。通过全班展示交流,最后绝大多数孩子优化出“凑十”。 经过一个星期的强化,全体同学对“20以内的进位加”已能熟练掌握。
再比如,20以内的进位加出现过这样的计算过程图(见图1):
图1
图2
图1是“凑十法”的流程图,计算9+3,想9和1,凑成10,把3分成1和2,先算9+1=10,再算10+2=12。这个流程图到了一年级下册的几十几加几,变形为以算式的形式记录计算的先后顺序。例如,39+3=□,先算□+□=□ ,再算□+□=□。批改作业时,笔者发现全班45个同学,做对的只有13个人。集体订正时,笔者联想到图1,将39+3的计算过程改编成图2,让学生看图2,同桌讨论计算过程再订正,全班除3个同学外都能顺利写出过程。这里就是利用20以内进位加的流程图进行计算方法的类比迁移,有效地沟通了知识的先后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多渠道内化,强化法则
理解算理之后,应是归纳计算法则。计算法则可以使计算的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随着年级的增加,计算法则的内容更充实。教师帮助学生内化计算法则,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结算知识结构,发展数学思维。
计算法则的概括与归纳应从已有知识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开始。例如,笔算“加法和减法”这个知识链,就是从100以内整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得出“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计算法则,然后从100以内的整数进位加、退位减中归纳出: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接着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归纳出“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再然后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它的计算法则跟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整数、小数的计算法则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沟通了知识联系,优化了知识结构。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情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方式互动、多方法迁移、多渠道内化,才能使计算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