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9-03-25易朝辉段海霞

农业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场因素家庭

◎易朝辉 段海霞 兰 勇

当前,我国面临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弱化等严重的“三农”问题,走出农田“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等困境迫在眉睫。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股强劲势力,对于推动农业建设、促进农村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家庭农场可以提高农民种田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解决“谁来种田”这一问题十分有效。因此,在家庭农场的研究中,通过明确其定义、特征、问题和对策,探究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备受我国学者关注和推崇。本文试对家庭农场进行学术研究,综述如下。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及特征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研究

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土地制度息息相关[1],是农业制度演变的必然结果[2]。农业部指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如表1所示,现有研究主要从经营方式、经营主体和组成要素三个方面来界定其内涵。

表1 家庭农场内涵的界定

(二)家庭农场的特征研究

家庭农场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不仅能和其他经营主体联盟,还在政府与市场的合力下多元化发展[3]。在新时代背景下,家庭农场具有家庭经营、规模适度、专业生产、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五大特征(如表2所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家庭农场的特征也有所改变:经济上,商业资本持续注入,商品化水平稳步提高;技术上,农业机械化广泛普及,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制度上,国家帮扶力度逐年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经营成效显著提升。

二、家庭农场的问题与对策

(一)家庭农场的问题研究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对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农村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现实意义。但实践结果却表明,我国家庭农场陷入了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外部环境中,土地流转困难、基础设施落后、获政府扶持少、认定制度不完备、金融保险服务不足、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4-6]。内部条件上,流动资金紧缺、农业管理人才匮乏、人员培训不足、品牌意识不够、营销能力不强、人工成本高昂、抗风险能力弱等成为家庭农场的发展瓶颈[7-8]。

(二)家庭农场对策研究

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经过200多年的不断发展,这一经营模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并实现了可持续经营。在我国,有关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的研究可分政府扶持、社会资源和家庭农场三个层面(如表3所示)。

表2 家庭农场特征的研究

三、家庭农场的影响因素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首要形式,家庭农场的影响因素多且杂。本文将家庭农场影响因素简称为目标层,并对其分类(如表4所示):(1)将家庭农场影响因素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即主因素;(2)结合实际,列出各主因素的构成要素,即子因素;(3)根据家庭农场特点,对要素进行阐述,形成具体指标;(4)最终构建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体系。

四、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用

现有研究表明,受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只能在一定水平上提高生产绩效[9]。在不同土地规模下,劳动力配置、农作物培育模式、生产技术方法和农户经济效益都存在明显差异[10],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随其扩大呈 U 型曲线的变化规律[11],并在劳动生产率为评价标准时实现规模经济[12]。可见,适度规模不仅是家庭农场自身优势的体现,且对其效用至关重要[13](如表5所示)。

表3 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的研究

表4 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体系

五、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综观现有研究不难发现,家庭农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该主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内涵界定不一致。尽管大多数研究都采用农业部对家庭农场的定义,但只说明了其主体性和业务,并未回答它在“三农”中的本质特征和功能。未来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家庭农场作为企业化法人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重审现有研究,选择与自身研究目标相符的界定方式。

表5 家庭农场规模效用的研究

第二,问题对策不深入。当前研究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但仍需深化。首先,家庭农场的问题不仅源于国情,国外经验借鉴不当、全球农业发展和自然环境变化等都可能阻碍其发展。其次,许多研究提出了家庭农场整体发展策略,缺乏对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难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三,影响因素缺实证。已有研究揭示了农户、组织、市场和政府等影响因素,尚处于理论解释层面,仍需要实证检验。此外,有关部分因素对家庭农场的影响,不同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结论。例如,规模与家庭农场的关系,有正相关、负相关和U形曲线关系三种实证发现。这些“悖论”未得到一致解释,有碍对家庭农场的全面认识。

第四,规模效用研究不足。虽然学术界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但缺乏一个成熟、完整、公认的价值指标体系,并出现了样本选择不科学、量表来源不权威、分析过程不严谨和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相关研究仅探讨了适度规模对家庭农场绩效的作用,制度环境、技术条件、产业结构等要素与它的作用机制都有待探索和检验。

(二)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深化研究内容。首先。应进一步阐明家庭农场的定义、内涵和特征,并深入剖析国内外典型案例,设计出发展对策和路径选择。其次,应聚焦家庭农场的成长性,深入探索其影响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发生机理,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

第二,创新研究方法。一方面,应运用多样化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模型构建、案例分析等工具,对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另一方面,既要关注成熟或现有家庭农场,更要注重有过失败经验、效益不佳的新创农场。

第三,丰富研究视角。一是分析单元的焦点应转向农业体系,将家庭农场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放在一个体系中进对比,展现出其比较优势。二是应整合家庭农场内外部因素,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家庭农场发展。

第四,完善研究理论。首先,应当整合战略、创新、营销、人资等现有理论到家庭农场的管理中。其次,还必须引入新的理论,如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和共享经济等理论,更深入地分析家庭农场运行的内在逻辑。

猜你喜欢

农场因素家庭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农场假期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农场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一号农场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丰收的农场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