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正确处理林业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2019-03-24郭玉红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防护林森林资源林地

郭玉红

(磐石市吉昌林业站,吉林 吉林 132300)

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承担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多年来,林业一直徘徊在发展经济与破坏生态环境的矛盾中,随着林业六大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启动,已逐渐把发展林业经济与保护森林资源协调统一起来,但危机仍然一直存在。

1 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1.1 林地流失严重

在农区,防护林是保证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生态屏障,防护林建设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这些林地是维持防护林生长发育的基础。由于农业改革起步早,实行联产承包对防护林的冲击很大,利益驱使部分农民为了眼前的小利益扩大耕地面积,将目光盯在蚕食防护林林地上,通过人为破坏、机械损伤,逐渐蚕食着对农业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防护林的林地,形成滥砍乱占林地,毁林开垦,变林地为耕地的局面。对于这种行为光靠行政部门去管理,一时还难以控制,加上宣传不到位,广大农民对防护林作用、功效认识不足,认为防护林建设影响了农业生产,是多余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在农林交错区,近年来由于农业效益日益凸显,木材价格的日益走低,毁林垦殖现象比较严重,林地流失也日益严重;在林区,毁林种地或种参等情况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林地流失。而法律对侵占林地的处分目前又比较轻,法律威慑力量不足,结果造成毁林开垦屡禁不止的现象经常发生,同时这也是造成广大农区林业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另外,社会消耗始终是林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林政管理人员少,管护现已形成了资源大家拿,大家吃,大家用,滥砍盗伐林木事件和行为屡禁不止,林政处罚对补种树木没有认真落实好。凡此种种,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林地流失现象。

1.2 资源接续不上

资源接续是目前林业企业生存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当前的国有林场虽然能暂时可以维持生计,但与前10年的情况相比,已出现了资源接续不上、比较严重的青黄不接的情况。最为直接的表现是林木平均胸径下降了近10个径级,公顷出材量也下降了近10 m3,可采资源越来越少,中幼龄林比例过大,近、成熟林比例过小。结果就是目前我国林业出现不容乐观的现实:一是森林资源面临逐渐枯竭,二是森林质量下降,三是林地利用率低,单位产量不高。因此,培育好现有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接续成为当前我国林业发展面临十分突出的问题。

1.3 森林资源被破坏严重

依托森林资源开发其他产业,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对森林资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在沟系承包经营中,养鱼池、林蛙卵化池、越冬池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森林资源;发展养殖业过程中的牛羊践踏过的造林地,苗木成活率低,从而导致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发展林下经济同样也会造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如林下或林间种植药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如黑龙江省东部山区一些国有林场前几年在发展林下参的过程中,由于直接利益的驱动,过度开垦林地种参,曾一度造成森林资源较为严重的破坏,幸好管理部门发现及时,使得这一情况得到有效制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 协调好发展林业经济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关系途径

2.1 坚持保护资源与发展林业经济并重

针对生态环境脆弱,森林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要切实加大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力度,要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一手抓发展森林资源,搞活经济。要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保护是前提,发展是积极地保护,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开发利用资源,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局部经济发展。在确定经济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时,首先要考虑是否会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会对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破坏,或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目标,使之在不破坏森林资源或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确定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人口、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加大林政管护和林政执法力度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保障,只有依靠健全的法律,才能有规范的社会活动。林业生产周期长,保护工作难度大,因此我们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贯彻好《森林法》,并加强宣传与普及,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为林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3 努力做好林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传统的林业产业化结构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需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当前我国林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东北地区而言,传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经济已成为历史,在保护培育好现有森林资源的背景下,发展林下经济成为该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如东北地区重要用材经济树种红松,需对其进行重新认识,笔者认为目前应大力发展红松坚果林,建立采种基地解决今后造林工程培育优良种源外,同时可以解决林业富余职工的就业,增加林业收入,成为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条件的林场可以利用收回来的林地对现有林地进行林冠下种植人参、五味子等药材,对现有的灌木林地和灌丛地进行改造,开展林参间作,努力发展林下经济;另外,应充分利用梢头木、枝丫柴等木材剩余物,加工木炭、削片等到产品,向木材深加工要效益等,开展好林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2.4 走科技兴林之路

林业即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它发挥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林业资源要按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要在林业内部优化配置林种树种结构。要实行科技兴林,推扩先进技术。高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集约经营,科学管理,从而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生态功能,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加快林业的经济建设,对于林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出台制定相应的政策,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 结语

面对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努力协调好发展林业经济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我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意义重大。因此,统筹兼顾,协同保护与利用关系,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林业经济,促进林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防护林森林资源林地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